发挥国土资源优势 加速推进林口“两型”社会建设

时间:2022-03-23 01:06:29

发挥国土资源优势 加速推进林口“两型”社会建设

摘 要: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发挥国土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成为摆在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

关键词:国土资源优势;加速推进;林口“两型”社会

结合工作实际,从战略和实践层面谈几点设想:

1 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必须要强化耕地保护工作,巩固现代农业基础地位

耕地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人民有饭吃的国计民生的大事。当前,从我县的土地基本县情来看,人均耕地由建国前的11.6亩下降到现在的5.6亩,耕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中低产田面积较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达200多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2%,加上重大建设项目及矿产资源的开发,都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可开垦后备资源不足,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基于县情,今后必须要把保护耕地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推进耕地保护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体系,确保我县耕地保有量实现13947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实现119878公顷。积极引导农民在科学的指导下在原有的耕地上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二是以农业生态建设推进耕地质量水平提高。要搞好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综合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对农村畜禽饲养、农业设施、养殖水面用地管理,充分利用未利用土地,防止滥占耕地,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运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壤肥力,采用科学的耕作保护方式,防止耕地荒漠化和沙化。三是以实施综合整治推进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结合“两型”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以土地综合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建立由政府牵头,整合国土、水利、农业、交通等涉农资金,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的新机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四是以强化执法监察推进耕地保护红线落实。加强动态巡查网络建设,实行县、乡(镇)、村三级联合执法监察,从源头上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特别是破坏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明确巡查任务、职责以及巡查范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监察网络,确保土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

2 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必须要强化国土资源保障,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国土资源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县着力做好转方式、调结构这篇文章,不断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统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好务,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结合“两型”社会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国土资源保障,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上下功夫。将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到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开源节流和挖潜盘活同步推进,用好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坚持“盘活农村、改造城镇、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思路,通过“腾、节、增、换、挖、拓、收、扩”八种方式,形成以农村为主、以城镇为重点,在农村盘地、到城镇挖地、向开发区要地的节约集约用地格局。二是在推进土地市场运营上下功夫。通过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制度,以市场运作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合理利用,通过发挥土地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通过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将盘活工矿企业闲置土地与推动旧城改造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方面实施对接,达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三是在打造矿业经济强县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我县“三石”资源储量大的优势,积极招引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推进精深加工,打造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做强矿业经济,逐步消灭“原字号”,提高矿产品附加值,面向黑龙江东南部重点建设矿业生产“五大基地”,打造区域矿业重镇。四是在实现资源依法管理上下功夫。资源的一切利用情况必须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办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抓住优势矿种,精心规划布局,采取以大并小、兼并重组、取缔关闭等措施,全面推进矿山整合,对私采乱挖的小矿山、小矿点重拳出击,大幅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采水平。

3 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必须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土资源永续利用

建设“两型”社会,要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加快建设宜居林口,必须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有所作为,要大力推进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以用地结构调整促进节约发展。综合考虑政策、经济、区位和环境等因素,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对经济的贡献率。要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在土地供应上向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倾斜,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领域用地,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二是以地质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灾害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最大程度地减轻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遏制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建立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监测机构,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制度。三是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绿色发展。加快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和百矿披绿工程,开展“绿色矿山”行动,不断完善地质环境治理投资机制,多渠道调动社会资金,通过护坡、填坑、栽绿、挖沟等,加快修复损毁山体,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加快实现林口县资源的永续利用。

4 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必须要强化管理方式创新,推进国土部门提能善政

当前,面对服务和保障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国土部门要切实强化“四个着力”,不断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着力解放思想,以主动作为破解“两难”。要把保障全县大项目建设用地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主动、提前介入,加强与用地单位、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对新上重点项目要摸清拟上项目数量、位置和用地规模,尽可能地争取主动,超前研究落实用地指标、规划调整等工作,有针对性地搞好全程跟踪服务;对重点急需项目,要指导帮助项目单位组卷报件,实行专人负责全程服务,全力推进,确保项目按期开工。二是着力管理创新,以主动作为服务发展。将精细化理念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主动出击,提前介入,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变开门等客为出门拜客,淡化管理者形象,淡化用地者、采矿者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印象,树立服务员形象;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利用土地、矿产资源招商引资,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发挥资源效益,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创造条件,努力置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三是着力制度创新,以主动作为保障发展。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努力提高把握全局、驾驭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决策水平、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设思想过硬、执政能力强、服务大局成效突出的发展型领导班子,要突出重点抓落实,打破常规抓落实,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四是着力作风建设,以主动作为优化环境。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把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自觉弘扬清风正气,确保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项目负责人注意事项 下一篇:莲湖风景区水质监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