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顶岗支教实习生人际交往心理学习经验

时间:2022-03-22 03:21:26

高师顶岗支教实习生人际交往心理学习经验

摘要:杜郎口中学,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学,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奇迹”——高效课堂。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学理念下,真正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杜郎口的学生会学习、会思考、敢表达、有见解、会合作。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体现出来的知识狂欢,使人理解了在“零作业”下所创造出的100%升学率。本文就高校课堂的教学成果、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室黑板、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进行阐述。

关键词:杜郎口;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成果

杜郎口中学——山东省聊城茌平县杜郎口镇,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学。从1998年开始,土生土长的崔其升校长,带领一群农村教师,率领一批农村孩子,在远离城市、交通闭塞、条件简陋的农村中学里,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奇迹”,国内外纷至沓来的高层领导、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怀着“朝圣”般的心,犹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齐聚杜郎口,参观学习的人数已达50余万人次。为什么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如此震撼?高效课堂究竟是什么形式?笔者就此从以下方面阐述。

一、高效课堂的教学成果

杜郎口中学始建于1968年11月。20世纪90年代,杜朗口中学几乎是茌平县最差的学校,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核羞居倒数之列,已被列入撤并学校的行列。1997年,土生土长的教师崔其升当上了校长,经反复调研和思考,于1998年从课堂评价标准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步取得成效、走向成功。2005年,杜朗口中学有410个学生参加中考,404个学生顺利升学,其中有287个学生报考了茌平县最好的茌平一中,考上了286人。几年来杜郎口中学迅速由教育教学双差校,一跃成为茌平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国家教育部也多次派人来校进行调研,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各种荣誉称号接踵而来。如今被杜郎口中学誉为具有“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围,很好地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找到了这个支点,就能破解教育的诸多困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杜郎口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学生是人,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差生,都要受到尊重。学生有生命,人的生命自有生命的存在价值和发展规律,生命的规律在于他要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关注生命,关注发展,真正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

教学要求,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由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教育目的定位为,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蓄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

培养出的学生应具有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三、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杜郎口经过长期艰难探索,教改经验逐渐形成“型”,把他们旨在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概括为“10+35”时间模式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10+35”时间模式是由改革最初的“0+45”修改而定的。目的是遏制和矫正教师的“讲”而出台的一项举措。

“10+35”时间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只允许讲10分钟,课堂35分钟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时间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的“以讲带学”“被动接受”以及对教师的过分依赖现象,逼迫教师从“讲”中退出,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与评价。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变“教师中心论”与“教学内容中心论”为以学生为本的“学生中心论”,是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1.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到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集体智慧。

2.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3.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二)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

1.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程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2.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3.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三)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1.预习交流、明确目标: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3.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4.穿插巩固:各小组分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5.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活跃了课堂,解决了大班额合作学习和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问题。

四、高效课堂的教室黑板

黑板是学生用笔来表达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是建立自我反馈和知识训练及巩固的阵地,是产生自信,增强学习能力的神板。为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从2003年开始,杜郎口中学撤掉讲台搬掉讲桌,学生的课桌取消插秧式排放法,变为以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坐,自然形成了组别之间开展相互质疑、相互探究、相互融会、相互碰撞的活动。为了人人参与课堂活动,各班教室的黑板居多:前黑板、后黑板、北黑板、走廊黑板。通过在黑板上的展示,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批改,做到了学习的及时反馈、知识的及时强化和巩固;另外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写到黑板上,起到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作用,因而也就拓宽了学生彼此之间的知识面;还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写字的机会。通过在黑板上书写,学生提高了硬笔书法水平,有效地解决了人们普遍担心的计算机时代学生不会写汉字的问题。

五、高效课堂的教学环境

在改革实践中,学校十分注意改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种。软环境主要指语言、人际、管理等;硬环境主要指教学手段、设备技术等。

(一)软环境

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包括板书、导语的准确精炼;文字的规范;体态语言恰到好处等)、师生关系的融洽化、课堂管理的科学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硬环境

校园展示牌:展示教师自己对教育的感悟。

教学楼走廊语录牌:展示学生自己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感悟。

教室内外的大黑板:是学生每天展示自己学习的重要载体。

学生双色预习本:预习笔记,小写作,为展示课深化学习做准备。

英语角、校园广播系统: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场所。

书法展示台:学生课外练习书法的场所。

教学楼门厅里的评课板、反思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杜郎口中学的校园环境朴实无华,带有几分乡土气息,但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师生在这样的舞台演练着他们的本领,展示着他们的才华。

七、对高校教学的思考

(一)高校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发展,教育规模和学生数量不断扩大,学科建设日益完善,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高校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真正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这是我们高等教育取得成就的一面。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培养的人才可能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一面:动手动脑能力不强,知识设计面窄等问题。

(二)从杜郎口中学汲取的高校教学经验

1.创造友好的学习氛围,大学生也需要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在课堂上和教师同学交流思想,交流学习,交流心得,始终创造一种课堂是交流的平台,是知识碰撞的殿堂的氛围,这样学生在课下会积极地去读书,去记笔记,以便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况且,每个学生看的书种类繁多,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这样课上的交流就如同这个学科的小型研讨会,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主动学习,怎样学习。

2.懂得尊重,尊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条件,作为高校,更应体现这一精神,高校的学生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不同的社会背景、成长经历塑造了他们不同的性格、求学态度。作为多元思想云集的高校,尊重每一种文化,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积极展现个性的自己,从而使校园呈现和谐的文化纷呈的殿堂,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懂得求真知,塑造有社会担当的品格和精神。

3.高校更应该注重启发精神,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和“三三六”模式所体现的就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变得主动,变得积极。高校的大学生不应该沉浸于网络,沉浸于对社会负面的过度思考,而应珍视现在这求学的机会,求学的环境,高校应该不断举行常态化的论坛和讲座,让大师的语言、神情、做学问的方法和精神去感染和启发大学生,激发他们求知问知论知的热情,真正使高校到处弥漫着学问和知识。

八、启示

专家学者评价说,杜郎口中学是中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统一的典范,给“迷茫”的中国教育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率先迈出的这一步,将推动中国教育一大步。它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值得倡导,真正让教育得到了回归——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意义在于实践,在于创新,希望我们的教育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王淮龙、韩金山,《课堂原生态》[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2.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7

3.王耀华,《高师音乐教育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第九批教改项目课题)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浅谈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表现主题 下一篇:90后大一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期望调查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