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时间:2022-03-22 06:17:42

林蛙养殖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摘要: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已经在长白山区形成了优势产业,但是在养殖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文章结合林蛙产业实际,提出了加快养蛙产业发展,必须掌握林蛙养殖的关键技术,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科学运用。

关键词:林蛙产业;重要环节;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57-2

0 前言

中国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林蛙养殖产业已经成为长白山区许多县份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腹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林蛙养殖产业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县适宜养殖林蛙的153条沟系全部得到了开发利用,林蛙放养面积达到64万亩,林蛙贮量预计在2亿只左右,林蛙回捕率达到3-5%,每年实现林蛙产业产值8000万元以上,占全县农村经济收入的13.6%。

尽管如此,经过我们认真调查分析,感觉在林蛙产业发展上还存在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结合自己多年的行业管理和林蛙养殖实践,就林蛙养殖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谈点个人看法,观点不一定正确,仅供大家参考。

1 要优选林蛙良种,保证林蛙品质的纯正

林蛙,是指生活在山林中的蛙类。分布在我国的林蛙目前已知有8种,分别是: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昭觉林蛙、日本林蛙、桓仁林蛙、峨眉林蛙、中亚林蛙、阿尔泰林蛙。

中国林蛙惟我国仅有,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部地区共16个省、市。中国林蛙分4个亚种:中国林蛙指名亚种、中国林蛙兰州亚种、中国林蛙康定亚种和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分布于长白山脉及其附近,是中国林蛙4个亚种之中最优良的品种。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具有体格高大、体质健壮、产油率高、繁殖率高等特点,是林蛙中的极品。是集药品、滋补保健品、美味食品于一体的珍贵蛙种,曾经成为清王朝的宫廷贡品,被列为八珍之首。雌蛙的输卵管干燥品即林蛙油,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虚、壮身、润肺、抗疲劳等作用,被称为“软黄金”,林蛙油的价格年年上扬,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近几年,由于林蛙养殖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有的蛙农为了节约资金,已经有部分地方盲目引进了黑龙江林蛙、草原林蛙等,对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造成了冲击。为了保持长白山区林蛙产业的优势,必须注意林蛙良种的选育,可以考虑在长白山区各个县份的不同沟系进行长白山林蛙良种的培育,并结合实际进行种蛙的交流使用,避免林蛙的近亲繁殖和种源退化,特别要坚决抵制其他林蛙品种对长白山区林蛙种源的冲击,保持长白山林蛙的种源纯正。

2 要科学掌握林蛙生长发育的几个重要因素

从事养殖林蛙的同志都清楚,林蛙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有三个,这就是“温度、水分、植被”。气温高低、降雨量多少、植被状况优劣,对林蛙的养殖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温度

中国林蛙是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不仅低而且容易变化。中国林蛙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蛙体大者体温变化相对较慢,蛙体小者体温变化相对较快。其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越大,体温变化速度越快;其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越小,体温变化速度越慢。最适宜中国林蛙成体生活环境温度为20-30℃;蝌蚪在水中的最适宜水温是15-25℃,水温低于12℃或高于28℃时,蝌蚪死亡率很高。

2.2 水分

水分是林蛙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幼体含水量高达90%,成体含水量也在80%左右。中国林蛙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冬眠时用皮肤呼吸。无论用腮呼吸还是用肺和皮肤呼吸,都离不开水。水与林蛙呼吸关系密切的另一方面表现是,水量不足,蝌蚪生长发育的速度会减慢;水中严重缺氧时,蝌蚪和冬眠蛙都会窒息死亡。

林蛙还有两个与水有关的习性值得注意。一是林蛙在森林生活虽然不入水中栖息,但也绝不会离开水源,因为水源散发的水蒸气对林蛙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林蛙对水和水蒸气有很强的敏感性,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准确感知水源的方向和位置。二是林蛙与雨的关系。林蛙春天出河、上山,秋天下山、入河,基本都是在雨天进行,就是刚刚变态的幼蛙,也是在阴雨天才大量上岸。

2.3 植被

每年的5-9月份是林蛙的森林生活期。森林生活期是林蛙生长发育的阶段,森林植被环境对林蛙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林蛙最适宜的森林植被环境是郁闭度较大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森林中上层是20年以上的乔木层,乔木层下面是灌木层,灌木层下面是草本植物层,最下面的一层是枯枝落叶层,也是地表层。枯枝落叶层越厚,对林蛙生长发育越有利。枯枝落叶层越厚,林蛙的食物来源越丰富;枯枝落叶层还是林蛙的栖息场所;枯枝落叶层能够为幼小林蛙遮风挡雨,还可以避免一些天敌的侵袭。

3 要科学掌握林蛙的主要习性和活动规律

中国林蛙的生活习性是三大活动期。即:繁殖期、森林活动期、冬眠期。

3.1 繁殖期

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中国林蛙出河、抱对和产卵的阶段,也就是繁殖期。4月初,随着气温的升高,林蛙解除冬眠开始出河。出河的适宜温度是气温5℃以上。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湿度较大、风力较小的气候,特别是雨天,是林蛙出河的大好时机。林蛙出河一般是下午4点钟左右开始,到半夜12点基本结束。雄蛙最先出河,出河后进入产卵场,开始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林蛙的方式是雄蛙两前肢紧紧抱住雌蛙,整个雄蛙体伏于雌蛙背部。林蛙抱对时,能起异性刺激作用,引起雌蛙排卵和雄蛙。卵子在体外水中受精。林蛙抱对产卵都在浅水区的清水中进行。林蛙抱对产卵后,离开产卵场,潜伏到湿润、疏松的枯枝落叶层休眠10-15d,然后进入山林。

3.2 森林生活期

中国林蛙每年5月进入山林后,直到9月下旬气温降到10℃左右时开始往山下转移,这段时间为森林生活期。中国林蛙在森林生活期始终在陆地栖息生活,不进入河流和水域中。林蛙森林栖息生活主要选择在阔叶杂木林或针阔混交林中进行。它的活动范围一般在其冬眠和繁殖的水域周围2000米以内。森林生活期主要是湿度和食物两个条件必须充足。6-8月份是林蛙一年当中的主要生长发育期,如果山林中的相对湿度达不到80%,昆虫数量满足不了需要,林蛙就可能向别处转移。进入9月份以后,气温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15℃以下,林蛙开始向山下移动,当气温下降到10℃时,便陆续进入水中准备冬眠。

3.3 冬眠期

林蛙入水准备冬眠一般从9月上旬开始到10月下旬结束。这个期间,林蛙在水中生活并不稳定,当水温高于10℃时,就重新登陆上岸,温度降低时又进入水中。11月份以后水温下降到5℃时,林蛙便不再分散栖息,开始集群越冬,在水比较深的地方进行冬眠。

4 要科学掌握林蛙养殖的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

林蛙养殖的重点环节就是从产卵孵化到幼蛙登陆上山以及林蛙下山冬眠等关键过程。这些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必须做到科学掌握,认真把握,万万不可忽略。

4.1 产卵孵化期管理

产卵孵化期间主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投放蛙卵的密度要适当。2年生林蛙产出的卵团每平方米一般投入3团;3年生的投入2团;4年生的投入1团。二是调节好水温。蛙卵在10℃以上温度的水中就能孵化,16-18℃最为适宜。蛙卵在适宜的温度孵化,不仅孵化速度快,而且孵化率高。三是做好“同池同龄”孵化工作,同一个池中都要投入同一日产出的蛙卵,避免出现大小不一的“老少辈”现象。

4.2 蝌蚪饲养期管理

蝌蚪饲养期长达40多天,蝌蚪的饲养和管理是林蛙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主要把握放养密度、蝌蚪饲喂、池水管理三个方面。放养密度:15日龄的蝌蚪每平方米水面不超过3000只;15日龄以后的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1500只,如果密度过大,要及时进行疏散。

4.3 蝌蚪饲喂

蝌蚪孵化出来一周内,都聚集在卵胶模附近,摄取卵胶模,不吃其他食物。8-15日龄的蝌蚪每万只投放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不超过500克。蝌蚪是杂食性动物,人工投入饲料应当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精、粗饲料搭配,把饲料放到饲养池的水边或水中的采食板上,投放数量以全部蝌蚪都能吃到、吃饱为宜。

4.4 池水管理

池水管理重点包括水质、水量、水温三个方面。水质一定要清洁,不能有污染;水量要充足,全部饲养池不缺水,同时要做到及时排水和灌水,排水灌水时,要保持池水的平静。池水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这个温度最适宜蝌蚪的生长发育。

4.5 幼蛙变态期管理

蝌蚪生长35d以后进入变态期,要及时将变态的蝌蚪转移到位于森林之中的变态池,防止变态幼蛙因为密度过大、食物不足造成死亡。转移变态蝌蚪时要用漏勺捞取,放入有水的水桶中进行运输,此项工作适宜在早、晚进行。

4.6 幼蛙变态登陆期管理

当年幼蛙的森林生活期,如果忽略管理,可能造成幼蛙的大量死亡,因此,降低初变幼蛙损失率,是提高林蛙产量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主要措施是建设好幼蛙活动区。幼蛙活动区一般建立在变态池的周围,面积根据幼蛙数量而定,半径一般在500m左右。首先要处理好活动区的周围环境,清除带刺的枯枝和妨碍幼蛙活动的地面杂物;林下要有草本植物,地面上有10cm以上的枯枝落叶层;林内相对湿度要达到80%以上;活动区内要修出多条人行小道,在河流边搭建多个小桥以方便行人;在活动区内要多处堆放牛、马粪或成捆的鲜蒿等进行野外育虫,保证幼蛙有充足的食物。这个期间,还要做好灭鼠、驱蛇、驱鸟等消除幼蛙天敌的工作。

4.7 林蛙越冬期管理

安全越冬是林蛙养殖的重要技术环节,必须高度重视。林蛙越冬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借助自然沟系拦河修筑塘坝进行林蛙越冬;二是越冬池越冬。目前主要还是提倡越冬池越冬的方法。林蛙实行越冬池越冬主要把握两点:一是越冬池的水必须达到深度,一般要求在1.5-3m,不冻水的深度达到1.5m以上,最好是活水;二是越冬林蛙的密度不能过大,每平方米水面存放成蛙控制在200只以内,幼蛙控制在400只以内。如果出现越冬池缺氧,还要及时打冰眼进行水泵倒氧,避免越冬池缺氧造成越冬林蛙死亡。

5 坚持做到科学养殖、有效利用森林资源

传统粗放型林蛙养殖不仅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而且养殖成本高,商品蛙回捕率低,很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科学养殖林蛙,必须实现养殖的规模化。从靖宇县的情况来看,首先要加大林蛙放养密度,有效利用林地资源。从森林有效载蛙量来看,目前靖宇县的资源利用率还达不到60%,林蛙贮量还不到3亿只,加大林蛙放养密度还有很大的空间。要积极引导养蛙户加大资金投入,逐年扩大林蛙养殖规模,力争三年内林蛙放养密度达到90%以上。其次是要做到科学养殖。对于林蛙养殖的关键技术环节,相关业务部门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林蛙养殖沟系和养蛙大户家中,认真抓好技术培训,从根本上解决林蛙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逐步提高林蛙养殖效益。第三是要积极与林权所有部门进行协调,在沟系承包年限、林蛙养殖场建设、林地使用费交纳等方面,争取得到比较宽松的政策,从而不断加快林蛙养殖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科学养蛙水平,真正使长白山区特有的林蛙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蛙产业知识手册[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林蛙养殖技术[M].金盾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贵友(1962-),男,山东济宁人,吉林省靖宇县特产局副局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科。

上一篇:规模化猪场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池塘鱼菜共生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