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时间:2022-03-21 06:17:37

科学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具有理论和现实基础,其合理性不容置疑。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为解决众多的现实冲突寻求了正确的方法和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高精神指导,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处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价值观、、民族文化认同等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制度层面上升到价值观层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整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贯推行的精神思想道德体系,从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四项基本原则、“两个文明”、“四有新人”,再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存在基础是一贯相承的,是有合理的生存土壤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制度层面上升到价值观层面,是一大进步。借用M.S.李普塞的一个说法:“效率主要是一种手段,而合法性却提供价值判断。社会群体鉴别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法的依据,是看它的价值取向如何和他们的相吻合。”紧接着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列出了7个导致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政治制度丧失合法性的因素:失业的存在,议会妨碍政府的有效运行,私人暴力增长,工业与农业的二元对立,民族矛盾与部落矛盾,知识分子异化,战争失败带来的屈辱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李普塞的吻合指的是国家行为与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的吻合。换句话说,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单单是靠社会存在的舆论来确立,更要靠国家行为来确立。资本主义国家在随后的发展中,一系列的国家行为导致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他们所提倡的自由、平等与实际的剥削、压迫相互矛盾,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受到不断的挑战和攻击,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连续受到质疑。但是,随着福利主义时代的到来,国家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凝聚力和公民认同感越来越强烈,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又逐渐与国家行为相统一,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文化矛盾不再尖锐。

从这个角度来反观我们的社会,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身的合法性与正义性是无可置疑的,并且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这样的一个价值观与我们党一贯的行为方式是互相吻合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普适性。

中国共产党依据《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并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在当前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正面引导力量,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诸如感动中国的人和事的存在,指引社会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其合理性与现实性是其继续存在下去的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

在整个以经济指标为衡量社会发展对象的进程中,精神文化的要求自然会缩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重新平衡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来补充原有的国家发展模式与行为的不足,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使这些文化理念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样,也具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首先必须是社会主义的,再次“中国特色的”更是点睛之笔。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国家行为模式的分裂导致人的异化和文明危机不断发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克服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对人的发展的束缚。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得以形成,其本质就是人的彻底解放,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呼应了儒家“和”思想中“天人合一”,“天地和谐”,更值得我们欣喜的是,科学发展观已经进入到真正贯彻落实的阶段。从表面看,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只是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方针政策,但实际上却包含了国家价值观的复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与国家行为像契合。同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了机制上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上提出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文化作为软实力,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按理来讲,文化全球化,即意味着多种文化形式并存,相互借鉴和吸收,共同发展。但今日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化,其实质就是全球文化的资本主义化,或称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西方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与中国相距甚远,甚至完全对立。虽然人权、平等、民主、自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在资本主义那里得到了强调并不同程度的得以实现,但是社会主义也同样在追求着这些价值观并更加普遍、广泛地实现这些价值观。社会主义追求的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是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的价值原则。这也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冲突更加强烈的根本所在。与西方欧美国家相比,中国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当各种西方文化不断充斥着东方市场时,东方文化却很难进入西方社会的主流。面对全球化的迅速渗入,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意识形态的最高指导。

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存在着诸如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导致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产生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和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负面思想,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邓小平文选》[M](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

张竞月,女,(1990~),四川省阆中市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下一篇:泸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