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2-03-21 04:41:54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应试教育中,学校教育存在重智力,轻心理;重分数,轻个性的倾向。对学生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较忽视。本文拟对非智力因素的定义、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作以阐述。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学习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59-01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社会对素质教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学开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逐步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因素之一。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目前,人们对非智力因素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W・P・A1exander)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的。他在对人的智力测验研究中发现,在智力测验中有很大一部分变量被人们忽视了,如被试对活动的兴趣、情绪状态等。后来,1935年他在其论文《智力:具体与抽象》中才正式使用“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对非智力因素及其与智力因素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才倍受人们的关注。非智力因素包括四个方面:1.动机2.兴趣3.情感4.意志。

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学习动机就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不仅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而且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是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动力。

3.情感与学习的关系:情感是人对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所谓情感,就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所引起的意识波动性和感染性。情感主要是后天通过教育培养形成的非智力因素,包括热爱、憎恨、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等。而情操的境界更高,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始动作用。

4.意志与学习的关系: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心理、意识的能动性,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目的性和调控性。意志过程:决心――信心――恒心。决心就是立志,信心就是笃信,恒心就是锲而不舍。

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1.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主要动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通过动机的刺激作用。动机能够促进人的行为达到一定目的。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是靠动力来驱使的,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动机,发起的行动就越坚决,持续的时间也越持久。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必然会积极思索,这就促进智力的发展。动机还能把学习中的盲目性、随机性、忙乱性变成指向性活动。

2.调节作用。人的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高兴、快乐、喜悦对学生就起促进作用,痛苦、忧伤、愤怒对学习就起阻碍作用,而情绪、情感则属于非智力因素。它们对智力发展调节作用是非常微妙的,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意志甚至性格对智力因素也有调节作用,在学习中会充满感彩,使得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3.补偿作用。非智力因素能够对智力因素形成一定的补偿作用,尤其是意志和性格对智力因素的补偿作用更大。大量事实证明不少成才的人就是靠勤奋、刻苦补偿了智力的不足。“勤能补拙”“有志者事竟成”都是讲非智力对智力和能力的补偿作用。刻苦学习的人往往有坚定的信念在支持着他,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也不会害怕。

四、影响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因素

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虽有先天的(如遗传因素)影响,但后天影响因素起主要作用。影响其发展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遗传素质是任何心理特质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毫无疑问,它对非智力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如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体貌特征、性别等通过遗传获得的特质,都会对非智力因素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

2.家庭因素。中学生在成人前,家庭生活是其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上学前更是如此。家庭生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形成,并进一步影响其成人后非智力因素自主发展的轨迹。

3.学校教育与社会氛围因素。学校教育对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而且也负有培养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职责。社会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一是通过内隐学习对其产生影响的,二是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知识的传播教育家长和教师,再间接影响中学生的。

上一篇:图示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上的运用 下一篇:大学生责任心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