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开出奥运合作伙伴

时间:2022-03-21 02:45:57

玩笑开出奥运合作伙伴

2005年,在大连市的一幢写字楼里,一家新广告公司开张了。这家公司规模一般,即便在大连,也不是很有竞争力,更不用说在全国的影响力了。这家广告公司主要是承办小区楼体广告,即把广告牌放在小区的楼体内。虽然广告客户群非常直接,但这种广告方式并不为人们所了解,所以业务开展得并不顺畅,很多广告位都闲置着。要想让公司走出困境,必须迅速提高它的知名度。

老总绞尽脑汁。花巨资做广告进行宣传?不可能!那么,有没有既能利用自己的资源,又能迅速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呢?他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这一闪念,就是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合作伙伴。当老总把这个想法跟员工们说时,公司内一片哗然。有的员工说,能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的,都是资产上百亿元千亿元的国际大公司,如可口可乐、联想集团等,我们的广告公司在大连市都排不上号,根本没有可能被奥组委接受。还有人直接指出,恐怕我们连跟奥组委沟通的机会都没有,人家也不会去听一个无名之辈的鸿篇大论。最后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老总似乎变成了“一根筋”,他坚定地抛给员工一句话:“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试一次,有沟通就有机会。”从此他被人冠以“疯子”的外号。

他们还真的试了――殚精竭虑,写出了申请,通过快递送往北京奥组委,然后就是满怀希望地等待。电话铃一响,大家心里都激动万分,特别是以“010”开头的电话号码,更是让人激动,但是,一个月过去了,奥组委的电话并没有打来。可以认定,那份申请,已石沉大海。

虽然认为失望是意料中的事,但老总很快又让员工作做出第二份申请寄出,在这份申请里,加入了新的合作内容,广告宣传的策划案也更加完善,但又等了一个月,又一次石沉大海!

老总并不灰心,他依然召集大家仔细研究了奥运会的比赛场地,他决定在场地所在的几座城市加大业务量,很快他们拥有了两万个广告牌。申请也写得更完美了,第三份、第四份、第五份……待写到第七份的时候,老总开玩笑地说,连他自己都成了写策划案的高手了。员工们都笑了,大家跟着“疯子”老总在做着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第七份申请,依然没有成功。但员工发现,一年多来,他们一次次地修改策划案,一次次地改善自己的业务,公司竟然一步步地壮大起来。这时候,大家听到一个消息,奥组委已经有广告合作伙伴了,所以广告合作的事情太渺茫了……

失败!泄气!但老总却说,再坚持一下,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皇天不负有心人,转机真的来了。奥组委提出了“绿色奥运”口号,提出要把奥运办成“数字奥运”,而公司的广告业务,正好符合“数字”的概念,所以,公司又一次整合资源,完善报告,把申请寄给了奥组委。

不久,奥组委打来电话:来北京签约吧!

放下电话,员工们都非常迷茫地问:是真的吗?不是遇见骗子了吧?待到确认后,公司内一片沸腾,许多员工都流下了泪水。

2007年6月,公司决策层与奥组委在北京正式签约,公司成为奥运会广告合作伙伴。当天,公司的业务量猛增,许多公司都把广告业务投放给它们,它们一天的广告业务量,竟比过去一年的业务量还要多!

这个无名公司完成了“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靠的是什么?是理想?是坚忍不拔?是永不言弃?也许都有,但我想,最重要的,是成长自己,能够打破惯常思维,对目标执著追求的信心和勇气。

上一篇:成功从跳崖开始 下一篇:吃苦是成长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