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研

时间:2022-03-21 01:53:36

新课程教研

一、明确职能,转变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强调“各级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要加强与师范院校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联系,发挥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优势,形成实验区工作的专业指导力量。教研人员要转变教育观念,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为中小学推进教学改革服务”。“要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王湛同志再次强调“各地教研部门将推进课程改革作为教研系统的主要职能”。这些精神明确了教研机构在新形势下的工作职能及教研员的工作角色、任务和作用。教研人员要进行职业角色创新,尽快成为课改探索的组织者、合作者、研究者、指导者。

教研员要由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转变为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超越形态各异的课程与教学实践,努力追踪中外课程理论和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汲取养料;克服重学科知识而轻理论的片面倾向,突破狭隘的视域和落后的观念,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观照和研究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课改实践。

教研员要由共性化课程的规范者转变为个性化课程的催生者,鼓励教师挥洒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拓展课程实施的弹性空间;引导教师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大胆、自觉地去突破指令性课程范式中形成的种种清规戒律,以创新者的姿态去塑造个性化课程。

教研员要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定者转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将教研工作方式由自上而下的鉴定式转变为与教师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讨式;更新教学评价的操作要领,变简单化的课程约束为促进教师特长和教学特色的发展,不以教学方案的详尽、课堂结构的完整、教学容量的饱满、板书设计的精致等传统观念,限制教师教学个性的充分展示,使形式化的检查、观摩朝有内涵、有品位的制度化方向完善;同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鼓励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

教研员要从繁琐的事务者、一般教研活动的主持者转变为教研活动的合作者、指导者、服务者、帮助者。教研员与教师应成为合作伙伴,一起进行研讨,共同促成专业发展。

毫无疑问,教研员仍具有教学管理的职能,只是管理方式和方法有了变化,交流、沟通、评价本身既是一种服务、指导,也是一种管理。如何正确处理研究、服务、指导、管理之间的关系,将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认清形势,明确要求

长期以来形成的完全自上而下的课程运转模式,使得教研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单向地向一线教师诠释国家课程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具体意见。教研工作的主要意义是规范日常教学、实施共性化课程、鉴定教师教学水平。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仅仅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属者存在,教师教研主体地位的缺失,抑制了教师的自由创新,也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于我们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教学研究应该以新课程为导向,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不断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针对教研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因此,我们尝试建立培训、教研相结合的教研工作方式,把课程培训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使课程改革同时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技术普及的过程。新课程实验伊始,教研室就推荐了各学科首批实验教师名单,并带领参加省市级课程培训活动;还利用双休日、暑寒假组织了分学科教材教法培训班、中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培训采取了多种形式,除传统的专家讲座等形式外,“自下而上”培训、“互动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实践式”培训,受到教师们的空前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旋律。

通过培训,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在形成新理念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以理论指导实践,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我们教研室负责成立了中小学各科课改研究小组,提供了多项课改研究课题,并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新课程教研活动。为加强研究,还分别确立了十所中小学作为课改实验基地,教研室定期去指导、督促其课改工作。教研室还组织十五名教研员分赴十五个乡镇的中小学进行课改、教科研专项调研。为加强宣传,教研室创办了内部刊物《新课程》、各科教研员建立了个人网页,传播课改信息,交流课改经验,开展课改研究。教研室还与进修学校联合举办了新课程教学设计评比。在常规教研活动中,我们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教师发展为核心,力求教研活动专题化,指导问题真实化、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为加强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和互动,教研室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构建了区、片、校三级学科教研网络,还定期举行跨区域五县市教研活动,并倡导跨学科综合教研、课题联动式教研等。

三、学习研究,提升水平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针对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教研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加强业务学习,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目前中小学教师对未来最主要的通用知识,如工具范畴、人格范畴、社会范畴和常识范畴的知识了解不多,甚至知识的广度还不如学生。大多数教师只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内容性知识(事实、概念、原理等),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科实质性知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框架、概念体系)和章法性知识(学科研究方法和思维特点),学科信念及发展等。我们教研员要率先学习,帮助教师弥补该方面的不足。教研员还要加强对其它学科知识学习,以求学科本位的教研倾向的纠正。并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我们教研室非常注重学习,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单周为政治学习,双周为业务学习。业务学习由各教研员自选主题进行学习研究后再对大家作讲座,并相互交流探讨。实践证明,该种方式效果很不错。

通过学习,教研员在具备较好教育专业理论素养的同时,逐步确立与知识经济社会相一致、相协调的现代教育和课程理念。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我们进行教育科研的落脚点,作为我们工作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二)加强反思,注重教研方法的创新,提升自我教研水平

反思是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同理,教研工作的反思,是教研员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能使教研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反思能梳理和结累教研工作思路及经验,反思能发现教研工作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改进完善教研工作。要倡导教研员形成系统化的自我反省机制,在实践中应建立制度化、经常化的反思渠道,通过安排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内容,对照个人的实际情况,列出自我发展进步时序表,并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帮助教研员经常与自我对话,使自己对过去进行的教研经历,当下正在进行的教研活动进行概括、归纳、评价,使教研员自己能清晰地看到自我成长的轨迹,并规划自我发展目标。

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课改任务的艰巨性;教研员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这种角色的双重性,要求我们必须灵活地选择多种教研科研方法,特别要重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要吸收国内外教研成功的经验,认真反思自身在研究方法上、在研究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当前课程改革实际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使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如何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真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何改革课程评价,优化教学管理等课改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深入研究,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推进教学创新,提升教研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合作,营造群体发展的良好氛围

教研工作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专业水平,然而,新课程综合化的特征、课改任务的艰巨性,要求教研员打破学科界限,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平等的方式与更多的人加强合作。

要加强同事间的合作。多年来的分科教学,把教研员禁锢在自己学科的壁垒之中,往往很少涉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同事间的交流、合作与学习,将是走上综合的必经之路。

要加强与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合作。教师是一线工作者,有更多更直接的实践体会、经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方式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配合,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与各界的合作交往。

要加强与其它教研室、科研院校的合作。各地的差异性、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达到取长补短之效。与院校合作能获取更多理论支持与指导。

总之,我们要打破自主学习之间的相互隔离,提倡经验共享,承认自身的不足,通过相互间的协调、沟通,谋求他人的合作、帮助,使得他人的扶持成为自身发展的有益资源。同时,在团体经验共享的过程中,个人也能将自己成熟的经验推广给别人,从而营造以个人发展为基础、群体共同发展的良好情境,有助于群体的共同发展。合作意味着开放,开放预示着提高,并在提高中蕴含着创新与开拓。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目标。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凝聚着现实的关注,教育责无旁贷,也无法推诿,推进课改,教研员“匹夫有责”。既然课改的历史选择了我们,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和信心创造历史。

上一篇:激励手段运用教学 下一篇:班主任专业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