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主要环节的问题设置

时间:2022-03-21 11:42:33

学案教学主要环节的问题设置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案教学”以其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的优势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案教学”中如何通过各个环节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成了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学习准备”环节的问题应具有明确的靶向性

新知识的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若缺乏旧知识和生活经验,则无法完成新认知的构建,因而本环节着意于解决学习准备问题,关注学生学习“前起点”的唤醒、刷新。如果此环节中我们只是设计几个简单问题让学生做做了事,那么将白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仅不能很好地为后续学习服务,甚至可能因为“开头”不好导致整节课效果不佳。

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学案设计时,“学习准备”这一环节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1.小学里学过的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结合“计算:18÷6=?”加以说明。

2.怎样求一个正数的倒数?结合“求4和■的倒数”说明。

新的设计通过问题直接指向方法思考,增强了问题的“靶向性”,从而“迫使”学生的思维跳出计算本身,主动去思考:“我是怎么做的,怎样得出的答案呀?”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自然就浮现出来了,这样设置之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为本节课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开了一个好头。

二、“学习设计”环节的问题应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间

“学习设计”是学案的核心内容,是一个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生成,亲身体会数学探索的过程。学生要在思考和解答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因而本环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关注学生活动体验的获得,关注思考,关注再创造。

《有理数的除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为完成这一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试着填空:

(1)4×9=36 36÷9=_______

(2)2×(-4)=-8 (-8)÷2=______

(3)(-3)×(-5)=15 15÷(-3)=______

(4)(-4)×■=-5 (-5)÷(-4)=______

(5)0×(-6)=0 0÷(-6)=_______

结合上面的各组算式,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除时,商的符号怎样确定?商的绝对值怎样确定?

你的思考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复习乘法不重要,为了更突出重点,所以每组前面的式子直接给出了结果,后面问题明显放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把更多的思考机会留给了学生,使学生既可以从“互逆”角度,顺延乘法法则,又可以类比乘法的归类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得到真正锻炼与提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反思”环节的问题应具有提升性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反思交流是对知识进一步加工、处理和整合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发现和总结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重要环节。

在《有理数的除法》一课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问题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之前学习的乘法运算有什么关系?

问题2:本节课学习过程中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用到了什么方法?

问题1帮学生梳理本节课基本内容,同时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问题2则意在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基础上,深刻体会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对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认识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升华。

学案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构建,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不断去粗存精,一定能使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作者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江城中学)

上一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下一篇:关于英语词汇教学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