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万能的流感疫苗吗

时间:2022-03-21 01:12:45

自从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立起流感全球监测网络以来,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每年都要对各国疾控中心上报的流感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出来年有可能流行的流感类型,以使疫苗厂商未雨绸缪,研发和储备有针对性的疫苗。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政府提倡医护人员首先注射甲流疫苗以达到防护目的,但调查显示有超过30%的护士拒绝了这一建议,理由是甲流疫苗仓促赶制,一旦碰上变异,还得再注射一次。

流感疫苗为何还不能像其他有着光荣历史的同类一样,能够做到一次接种,长期有效呢?

变化多端

这个话题还要从流感病毒自身的特性谈起。和大部分病毒一样,流感病毒也是由核心的遗传物质、外周的蛋白外壳和最外层的包膜组成的。此外,凸出包膜的还有两种非常重要的糖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酰胺酶(N)。不同病毒类型就是根据“H”和“N”的不同而划分的。

“H”与“N”不仅在病毒分型和感染上扮演重要角色,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它们还常常成为设计流感疫苗时所使用的靶点。所谓抗原性,是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因此一旦流感病毒袭扰人体,就如同大摇大摆闯进区域的一伙盗贼,会立刻引起免疫系统的关注。尽管如此,流感病毒依然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快速突变。以“H”和“N”为例,它们几乎能做到几年一小变(抗原漂移),十几年一大变(抗原转移)。这使得免疫系统虽然能够对新病毒及时作出反应,但很多时候在机体组织作有效反击之前,病毒就已呈全面入侵的态势了。与此同时,旧款的流感疫苗好比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几乎完全丧失了精确的抗病毒能力。因此,为了预防流感,人们不得不每年都去挨上一针。

一击中的

鉴于当前流感的流行状况以及流感疫苗的短板所在,许多科学家都希望能找到流感病毒的死穴,并以此为敲门

砖,研制出具有广谱性、能够对付所有流感病毒的疫苗。

这一征程的第一步是找到合适的靶点,目前研究已经有了突破。流感病毒上的确有一些变异并不频繁的保守蛋白,M2蛋白就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自从流感病毒被发现以来,这种蛋白的突变频率一直非常低。

除了保守性外,抗原性的强弱是衡量靶点好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由于M2蛋白在流感病毒表面含量极低,在这方面就不太遂人愿了。相比起“H”和“N”的大盗形象,它如同“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的小偷,很难激发免疫系统展开全面动员,迅速产生大量针对病毒的抗体。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研究者沃尔特・菲尔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M2蛋白膜外区的基因(M2e)与一种名为HBc的乙肝病毒基因连在一起,然后将这种融合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经过培养,大肠杆菌产生了很多M2e-HBc融合蛋白。在试验小鼠身上的试验表明,这种融合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M2e蛋白的抗体。在2008年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当中,78位受试者中有大约90%的受试者也成功产生了抗体。

在科学家眼中,流感病毒还有更多死穴等待挖掘。不久前,美国和法国研究者联合发表文章称,他们在血凝素结构中的茎干部位发现一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相当保守的靶点。同样,人体免疫系统依旧无法察觉到该区域的抗原性,但是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在体外生产出对抗它们的抗体,并且可以达到长期有效的目的。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旅美中国科学家隋建华介绍说,他们在实验室中对数以亿计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数轮扫描,最终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中和一大半现有的流感病毒,其中就包括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和1918年西班牙流感H1N1。

当真万能吗

万能疫苗的名字给人们带来无限美好的遐想,但这种疫苗是否真能发挥全面的防疫作用,还需要坚实的临床试验数据来说话。

尽管从原理上说,只要疫苗设计的靶点能回避掉病毒身上突变率较高的部位,得到的疫苗就应该具有“万能”效果,但不少研究者认为,流感病毒作为一种与人类长期共存的病毒,其“聪明”程度远超过人们的想象,那些之所以还未突变的保守部位,可能是因为还没有接受选择压力的考验。就像抗生素的大范围使用导致抗药性菌株频频出现一样,以M2蛋白或其他保守部位为靶点的疫苗付诸实用,有可能营造出一种特定的选择压力,使那些具有抗性的毒株凸显出来。

传染病专家、东伦敦大学教授龙・卡特勒在谈及M2e疫苗时,不无警告意味地表示:“这种疫苗一旦大面积推广,有可能促使流感病毒的M2基因开始变异。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万能疫苗的效果就跟传统疫苗区别不大了。”

美国病毒学会会长、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彼得・帕莱斯提到,真正意义上能够对抗所有株系流感病毒的疫苗恐怕要在5年~10年后才能出现。其实,现今的当季疫苗,可以使健康成人的感染率降低70%~90%,即便对于新发病毒,有时也会产生部分保护效果。

(摘自《南都周刊》)

上一篇:刘翔的398天 下一篇:我记得你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