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议论文写作训练的九个步骤

时间:2022-03-20 04:42:18

谈议论文写作训练的九个步骤

摘要:议论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求注重文内功夫和文外功夫相结合。而这种写作训练,又有赖于科学的指导,有计划地分步骤进行。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训练,必然导致事倍功半、少慢差费,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在训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程序合理安排训练步骤。

关键词:议论文 写作训练 步骤

议论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它要求写作者具有比较坚实的基本功夫,而“功夫”又不可能靠读几本《文章写作技法》之类的书速成,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的训练过程才能逐步形成。

鲁迅先生曾经回忆过自己小时候学习作文的经过:

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绝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

这里所说的大概是十九世纪末期我国旧式作文教学的情形。近一个世纪以来,作文教学仍然承袭了过去的许多做法:“读”(阅读)与“做”(写作)的结合;反复地进行训练;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并采用圈点法,等等。同时,又有了一些改进――加强了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与讲评,并作了不少新的探索与尝试。但是,目前作文(包括议论文)教学的状况还是很不能令人满意的。作文教学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们常说,作文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鲁迅先生曾把自己作文的心得或方法归结为“多看和练习”。叶圣陶先生说得更为具体:“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略谈学习国文》)而这种写作训练,又有赖于科学的指导,有计划地分步骤进行。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训练,必然导致事倍功半、少慢差费,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

因此,为适应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议论文写作的科学化训练的研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实践意义。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九个步骤:

一、一题多体,一事多体

一题多体,指用同一个标题写几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例如“机遇”、“责任”等作文题;一事多体,指根据同一个材料写几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事”取广义,指材料,包括图画。例如:有一年高考作文题提供了一幅“挖井”的漫画,要求先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然后再写一篇议论文;有一年高考作文题提供了一个“车站旁发生的事”的材料,要求写两篇文章:一为记叙文,一为议论文。

训练的目的是“明特点,辨文体”。这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的步骤:从记叙文和说明文训练到议论文训练,主要解决学会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掌握议论文体裁的特点的问题。

二、一事一理,多事一理

一事一理,指根据一个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材料”的外延很广泛,包括:生活事例、历史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名人言行、文艺作品中的细节、新闻报道、漫画、笑话、寓言、童话、成语故事等。“理”指道理、事理、观点,即论点;多事一理,指根据多个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当然,“多个材料”在内容上是有关联的。例如,清代著名作家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段话: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痰瘤。

它的主旨是以蚕食桑吐丝、蜂采花酿蜜、人吃饭长精神为喻,指出人应善于读书。椐此材料作文,可以确立论点为:要善于吸取有益的营养,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并可把“论点”加以浓缩,拟出标题为:要善于吸取;学会“活”读书;切莫“死”读书、读“死”书。

再如,有一则材料:

人们在绿化环境,美化生活。小李利用阳台一角,栽上一棵葡萄树。今日施肥,明日浇水,到了夏天竞结出了几串小葡萄。他高兴得不待葡萄果子成熟,就摘下了几颗,定要同学们尝尝。大家觉得其味苦涩,他却吃得津津有味,觉得很甜蜜。同学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他说了一句很富有哲理性的话:“‘苦涩’和‘甜蜜’是生活中的一对孪生的姐妹。”

它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苦中有甜,甜从苦中来。如把小李那句比喻性的话明白地表达出来,即可作为文章的论点:生活是由劳动和享受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构成的。并可拟出如下标题:“苦涩”和“甜蜜”同在;“苦”尽“甘”来;“苦”中有“甜”,“甜”中有“苦”。

训练的目的是“抓主旨,立论点。”主要解决根据材料确立论点并拟题的问题。给材料作文,首先要正确理解材料,掌握概括归纳、演绎引申、类比推理等方法,学会从材料中提炼或生发出观点来。

三、一事多理,多事多理

一事多理,指根据同一个材料,因所取角度不同,而可提炼出多个论点:多事多理,指根据多个内容上有关联的材料,因所取角度不同,而可提炼出多个论点。

例如,下面这则材料:

挪威人捕沙丁鱼回港时,大量的鱼已死亡,只有一艘船例外。原来这艘船的船长在鱼槽里放了一条鲶鱼。鲶鱼在槽中因环境陌生而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自然会引起沙丁鱼的紧张,也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可从不同角度去看,而提出下列论点:

1.只有不断地运动、发展,事物才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旦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事物就会消亡。(从事物运动的规律来看)

2.事物的生存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事物发展的条件来看)

3.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既要“走出去”向世界学习,也要“请进来”,使外来的先进东西服务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

再如下列一组材料:

1.成语“滴水穿石”。

2.晋代大书法家“临池学书”的故事。

3.我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长年跋涉于奇峰恶水之间,常处绝境,但他没有气馁,没有退缩,而是坚持继续前进。于是,这才有《徐霞客游记》的诞生。

由于着眼点不同,从中提炼出的论点也有区别:

1.要方向明确,目标专一。(着眼于“方向”)

2.要有矢志不渝、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信念。(着眼于“信念”)

3.要有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着眼于“毅力”)训练的目的是“选角度,定中心”。主要解决根据材料选择立论角度、确立中心的问题。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这种思维方式与定势思维有别,它要求学生对“材料”尽可能地开拓思路,多角度、多侧面地加以深入思考,从“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富有新意的

观点。当然,在握笔操毫作文时,只能确立一个中心论点,这就要求从众多的角度中筛选出一个最佳立论角度。

四、多种切入,一语破的

多种切入,指切入破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语破的,指用一个极其概括精炼的判断句来表达中心论点。“一语”,即中心判断句。“的”,即主旨,中心论点。

训练的目的是“拓思路,会开篇”。主要解决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中心论点的问题。议论文的开头,就是引论部分,作者要在这个部分提出问题,一般地说,大都要表明观点,提出中心。

议论文有多种开篇的方式:

(1)活用材料 材料

(2)摘录名言 名言

(3)援引史料 史料

(4)引用寓言 寓言、中心论点

(5)反面说起 反面

(6)类比联想 类比

(7)设疑作答 设疑

(8)直入主旨

除“直入主旨”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外,其余各种方式都要借助于某种外物,但也必须很快进入主题。

五、一理一据,一理多据

一理一据,指为一个论点选择一个恰当的论据。据,指论据,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道理论据,还可以是其他能支撑论点的材料。一理多据,指为一个论点选择多个恰当的论据。

训练的目的是“摆事实,讲道理”。主要解决为论点选择恰当的论据并作阐述的问题。论据要可靠、充实、典型、新鲜。选用论据论证论点,对论据(事例、引文等)应加以分析,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例如: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个人“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可取,“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可见,既刻苦用功、毫不自馁,而又虚怀若谷,智慧的花朵就会绽放,才能就能够得以施展,为祖国为人民建立功业的宏愿,也就能更好地实现。

这段话引用鲁迅的名言作为论据,论证“单靠勤奋也还不够,更要有谦虚谨慎、永不自满的精神”这个论点,是十分恰当、有力的。而且,作者并没有把鲁迅的话摆在那里就算完事,而是进一步作了阐述,从而把论据与论点紧紧地扣在一起。

六、一理多面议,一理逐层议

一理多面议,指围绕中心论点从多方面展开论证。议,即议论、论证;一理逐层议,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训练的目的是“列提纲,明层次”。主要解决为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分论点的问题。分论点为并列关系,属“多面义”;分论点为层进关系,属“逐层议”。

例如:谈平衡

1.竞技运动要掌握好平衡。

2.要做好生产与消费的平衡。

3.要保护好生态平衡。

再如:说拼搏

1.无论何种比赛都需要运动员尽最大努力去拼搏。

2.要在科学事业上取得成功更应该拼搏。

3.不但一个人要有拼搏精神,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有拼搏精神。

七、一理正反议,一理类比议

一理正反议,指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证;一理类比议,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比喻、类比方法进行论证。

训练的目的是“找比点,析事理”。主要解决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阐明道理的问题。对比、类比、比喻的论证方法,都是选用一个事物来与论点相比较进而展开论证,但它们与论点的关系又各不相同:

对比(相反)

论点 类比(相类)

比喻(相似)

这几种论证方法都是类比推理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在论证中,要善于找出可比点:在哪一点上相反,可形成鲜明对照;在哪一点上相类,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在哪一点上相似,可作生动形象的喻证,从而深入细致地引申发挥,剖析事理,使人信服。

八、一文三步,多种类型

一文三步,指一篇议论文就其论证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种类型,指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训练的目的是“扣中心,明布局”。主要解决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多样化类型的问题。议论文的布局――论证的结构,取决于作者的构思。前者是后者的外部表现形式。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方法总是相通的,这表现在议论文写作上,就形成了布局的同一性。由于议论文是就某一问题发表看法,一般说来,总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但是,作者各有各的思路,可谓千变万化,文章也就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形成了布局的多样性。

九、多种收尾,独辟蹊径

多种收尾,指结束全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独辟蹊径,指善于别开生面地给文章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训练的目的是“出新意,会收篇”。主要解决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收尾的问题。议论文的结尾,就是结论部分,作者要在这个部分解决问题,一般地说,大都要突出、深化主旨。

议论文有多种收篇的方式:

(1)总结全文 总结

(2)呼应开头 强调

(3)发出号召 中心论点、呼应……开头

(4)深化主题 深化

(5)反诘点题 延伸

(6)提出建议

这些方式,或“卒章显志”,收“画龙点睛”之妙;或延伸深化,得启人心志之效;或与开头遥相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浑为一体;或以反问语气相诘,使文章主旨更加鲜明……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妙用。

上一篇:有米下锅方成粥 下一篇:搜尽奇峰打草稿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