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扛在肩上

时间:2022-03-20 02:03:25

把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扛在肩上

5月14日凌晨4时,贵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办公大楼灯火通明。

102名特警队员饱含着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和深情,斗志昂扬、整装待发。

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这支由贵阳特警组成的抗震救灾抢险队将赴四川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手臂可以不要,但背包绝不能丢”

14日上午7时50分,贵阳市特警抢险队飞抵成都双流机场。一下飞机,抢险队就与同期抵达的,来自武汉、福州、江西、南京、合肥、郑州、青岛、上海、哈尔滨、南宁、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的14支特警队共计2000余人乘车赶赴四川省体育馆集中,由四川省公安厅组织车辆分派灾区。

中午,贵阳市抗震救灾抢险队抵达都江堰市,接到徒步奔赴受灾最为严重的汶川县水磨镇进行抢险救援的任务。为了确保抢险队组织坚强有力,抢险队指挥长刘晓渝对抢险队102人作了具体分工,将抢险队全体成员分成7个小组,分别是指挥组、宣传组、后勤组、机动组和三个战斗小组。考虑到灾区物资缺乏,为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后勤补给队立即返回成都采购食物、水等补给用品。当后勤补给队在成都采购生活用品时,成都贵州商会的王女士听说贵阳警察即将去前线救援的消息,马上购买了100多双军用胶鞋赠送给抢险队员。由于出发时走得仓促,抢险队员大都穿的是警用皮靴,而救援队要经过近1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才能到达目的地。这100多双胶鞋真可谓雪中送炭,为抢险队顺利到达目的地,以及后期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

时间就是生命。

5月15日中午1时许,抢险队70名队员作为先遣队从都江堰徒步开赴汶川县水磨镇。5月16日9时,抢险队第二梯队也从都江堰出发,步行进入汶川。

一路上山高路险,余震不断。

抢险队队员每人背负40公斤物资,在一边是山、一边是河的崎岖小道上曲折前行。山上不时滑落的石头滚入水中,发出闷闷的响声。

突然,队员张志强脚下一滑,背上的背包突然向左方摔过去,眼看背包就要掉入江中,他迅速用手抓住,因手臂不能承受40公斤的重物突然下坠的力,顿时脱臼了,但张志强仍死死地抓住背包,他知道一旦丢手,40公斤的物资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事后张志祥回忆,“手臂可以不要,但绝不能丢掉背包,因为里面装的是灾区人民的生命。”

经过8个小时的生死穿越,抢险队最终成功抵达水磨镇,并顺利与先遣队汇合,在水磨镇几个村落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

指挥长刘晓渝看到当地群众受灾严重、生活困难,立即叫队员们拿出抢险队的自备药品、干粮和水,分发给当地群众,并将抢险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开展工作。一组由随队的医务人员带领,在水磨镇老人村挨家挨户地为村民看病检查,并向群众发放医疗药品;一组队员仅仅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帮助群众搬运石棉瓦1000多块、清理出300平方米的空地,搭建了3间60多平方米的临时用房,还为灾区群众挖建了急需的临时厕所。

在治疗中,队员们了解到白石村有一位名叫甘建的村民在地震中腰椎骨折,伤情较重,无法行走。刘晓渝立即派张坚等几位队员,将病人抬到寿江大桥渡口,通过水路转移到都江堰救治。当已坚持了3天的甘建看到特警队员时,哽咽地说:“贵阳特警真好,感谢你们!”

大灾之后,如何生计是个严重问题。看到当地已经成熟的金灿灿的大片油菜菜地,抢险队号召灾区群众,收割油菜籽,开展自救。在特警队员的带领下,灾区群众纷纷参与到收割油菜籽的行动中,几十亩的油菜地只花了几个小时就收割完毕。

一天的劳累后,特警队员正准备休息。水磨镇老人村一名老人,从家中拿出了一桶已存放多年的白酒,拉着抢险队员的手说:“战士们,你们辛苦了!我这里有一桶酒,你们拿去。喝点酒暖暖身,擦擦脚解解乏,你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们比我更需要它!”

“留下联系方式,以后有困难就找我们”

5月17日,抢险队在汶川县水磨镇老人村帮助当地村民收割地里的油菜时,听当地群众说起当地一名叫于平玉的妇女生活十分困难。后经了解,于平玉家住映秀镇,由于丈夫和老公公在地震中双双身亡,她带着5岁的小孩赶到老人村投奔其舅舅。由于地震灾害,舅舅家也遭到了破坏,3人的生活相当困难。了解情况后,抢险队全体成员立即为该妇女和村民们捐款,由于出发时时间紧迫,队员们携带的现金不多,可大家最终还是筹集到5000元。当公安民警许裕龙、曹斌将其中的1500元交到于平玉手中时,于平玉当即跪倒在地,泣不成声。许裕龙、曹斌急忙上前将她扶起,并拿出纸笔,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于平玉,并叮嘱她,如果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与贵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联系,大家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她渡过难关。

“有贵阳警察巡逻,我们安心了”

在搜救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抢险队伍并没有休整,而是连夜赶往距都江堰市5公里的幸福镇奎光路派出所,投入到救助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中。抢险队到达的第二天晚上,就抓住了一个小偷。

5月20日凌晨1时50分,巡逻第一组民警谭毅至华侨商贸城附近时,发现一男子形迹可疑,欲从商贸城左侧进入商贸城,立即喝令其站住。该男子慌乱之中,将一黑色塑料袋丢在地上,落地时发出金属声音。民警立即上前将其控制后进行盘查,发现袋内装有7种共计18件各类撬门开锁工具,立即将其移交派出所审查。据查,该男子名叫李飞,系外省籍人,当晚持作案工具欲趁灾后无人值守,进入商贸城行窃。

抢险队巡逻组在巡逻过程中,也很注意救助群众。一次抢险队队员王伟、戴煜巡逻至奎光辖区阿坝州公安局干休所时,接到干休所一退休老民警求助,称干休所已无粮无药,两位队员立即返回救灾物资发放处领取粮食和药品,背到了干休所。

5月19日晚至20日,抢险队在幸福镇奎光辖区共出动警力124人次,救助受灾群众150人,帮助126名受灾群众看病。

急灾区群众之所急,想灾区群众之所想。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巡逻队员的身影。20日凌晨3时,奎光派出所所长赶至抢险队驻地求助,该所接到一项一级警卫任务,因为警力有限,急需80名警力参与此项工作。刘晓渝立即安排80名民警,协助奎光派出所于20日清晨7时投入到一级警卫工作中,至中午12时,确保了警卫工作万无一失,圆满完成了任务。

生命和财产安全有了保障,当地群众看到昼夜巡逻的特警,高兴地说:“有贵阳警察在巡逻,我们有了安全感,这下安心了。”

而下夜班的巡逻民警们顾不上巡逻的疲惫,带着熬红的眼睛,又投入帮助抢救四川工商学院被地震埋在废墟中的物资的任务中。队员们帮助学院老师从可能发生垮塌的学院二楼财务室中抢救出了学院近30年来的人事档案和学生档案,并从学院三楼微机室中抢救出了7台记录重要信息的电脑。

为感谢救援队员所作的一切,奎光辖区群众为抢险队送来了大量生活物资。甚至距离抢险队驻地30公里的安龙镇玉兰村村民得知抢险队在附近驻扎的消息后,也特意熬了4桶稀饭送来。村民代表激动地说:“你们从贵州赶来,为我们抢险救灾,真是感谢你们了!”

截至5月21日,抢险队共救助受灾群众2200余人,诊治灾民200余名,发放了4万余元的药品、食品,为灾区群众捐款5100元。贵阳特警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公安部有关部门和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在贵阳特警的巡逻守护下,奎光路辖区人心稳定,社会治安平稳,抗震救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贵阳市公安局宣传处供图)

上一篇:贵州群众抗震捐款10个感人故事 下一篇:共建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