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的编制及爱情特点分析

时间:2022-03-20 12:29:36

心理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的编制及爱情特点分析

摘 要: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各学校校园人数不断扩大,适龄的年轻人在校园这个象牙塔里很容易互相滋生爱情,大学生恋爱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与社会恋爱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心理实践教学中不能套用一般社会性的分析结果来分析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和问题,需要制定针对大学生的爱情观量表进行量化分析。该文首先阐述了爱情观量表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实践教学中的作用,然后论述了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的编制方法,最后分析了大学生的爱情特点,以期能对今后大学生心理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心理实践教学 大学生爱情观 量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34-02

1 爱情观量表的概念及其在心理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大学校园具有半校园半社会的性质,在这个较单纯的环境里,许多具有相同教育背景的适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压力较小,不受尘世的纷扰,很容易彼此间产生爱情。爱情可以说是人际交往的最高表现形式,它反映了自身的魅力程度以及与异性间的磨合程度。统计数据表明,大学校园内的恋爱比例高达79%以上,这远超社会适龄未婚青年恋爱57%的比例。大学校园恋爱与社会恋爱有着诸多不同,因此针对大学生恋爱进行研究对于心理实践教学十分有必要。国内对于大学生爱情观的研究较少,且多采用简单的问卷调查形式,专业化的爱情观量表分析较少,还存在着样本数量过少,过度集中某一区域研究的问题,但是研究的总体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较少考虑到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父母的意见也较少考虑到,很多大学生恋爱并不是基于未来的长远发展交往的,大学生恋爱普遍表现为浪漫、享受型。这一点与传统调查研究是一致的。

为了便于心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及时疏导大学生在爱情中遇到的困难,防止学生因爱情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研究大学生爱情观十分有必要。研究大学生爱情观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是采用爱情观量表对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量化分析。

2 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的编制是复杂多样的,编制的核心指导思想还是要基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及特征进行问题设置。国际上已经有较多爱情观研究设计了爱情类型理论量表对爱情进行量化研究,浪漫型爱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大学生爱情量表中代表性的量表是Hendrick编制的五分制爱情态度量表(Love Attitude Scale,LAS),该量表是根据Lee的六类型理论通过量表调查进行编制,曹慧、杨洋等检测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编制一般涵盖以下9个因子:激情、现实、幻想、情感、奉献、矛盾、游戏、浪漫以及理智。当前对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的编制多以Hendricks于1998年设计的爱情观量表――短表作为基础,具体来讲爱情观量表――短表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充满激情的浪漫爱;二是视爱情如游戏的游戏爱;三是对另一半表现出强烈占有欲的占有爱;四是如好朋友相处般的同伴爱;五是看重对方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的现实爱;六是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的奉献爱。编制大学生爱情量表时需要将这6种类型进行区分,还要就爱情观进行不同性别、年纪、专业、是否谈过恋爱以及是否独生子女之间的比较。大学生爱情观量表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主要包括量表信度、因子信度、项目信度、项目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此外,在进行量表可信度分析时,可以考虑采用L.J.Cronbach公式;在进行量表区分度分析时,可以考虑采用皮尔逊积差公式计算区分度。

3 大学生爱情特点分析

大学具有校园和社会的双重性质,作为青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一部分,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相对中学生和社会人士,在恋爱方面有该群体特殊的一些表现。

一是大学生恋爱随意性较强。大学内学生数量大,相对社会交际来讲人口更为集中,也容易滋生较多爱情发展机会,大学生不会特别珍惜交往机会,很多学生没有出于对未来考虑而开始交往,类似于社会上被提及较多的闪婚闪离现象,只是恋爱关系的确立与取消不必受到法律的约束,大学生恋爱随意性的具体表现就是大部分情侣的恋爱周期极短。此外,同学间的恋爱发展状况对彼此间存在影响,比方说周围有较多同学有短期交往经历,那么该同学对于交往时间的认识可能更加开放,会认为短暂性的交往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二是大学生恋爱成功率低。大学象牙塔内多以学习为主要生活内容,学生多由家庭给予生活费,因此很少关注到生活的实际问题,在恋爱方面亦是如此。大学生恋爱时较少考虑到毕业后是否还在一起,毕业后在哪里找工作定居,毕业后两人的薪资水平是否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这些实际的问题,一旦大学生情侣需要开始应对这些问题,很多情侣都因为这些实际的细节问题而不得不选择分手,因此大学生恋爱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

三是文科生恋爱情况比理科生多。可能是受专业性质的影响,文科生学习内容偏于浪漫主义,因此更加感性,也容易陷入爱情当中,且文科生的课程没有理科生的课程复杂系统,可以抽出较多时间来进行恋爱。

四是恋爱公开化程度高。在大学里,恋爱已经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大学校园俨然刮起了一阵恋爱风,大学校园内不恋爱才是不正常现象。去一个个大学,你可以看见一对又一对的情侣双双对对地出入食堂、图书馆、自习室。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恋爱的比例高达79%以上,尽管这一数据的准确度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大学生们在恋爱方面比上个世纪的大学生们更加思想开放,恋爱公开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五是网恋现象比较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门,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个群体,时间较多,思维更加活跃,因此在接触新鲜事物方面比一般人更容易。现在大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平台,在网络上进行交际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的新生活交际方式。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恋爱是由于网恋不必面对面,可以解决实际相处时的尴尬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自由交流的快乐,而且较多网恋的学生仅仅是在网络上寻找安慰,向对方倾述,网恋则迎合了这类人的精神需求。

六是大学生恋爱观不明确。传统的恋爱目标是通过两个人的相处了解对方的个性特点、家庭情况等,然后在结婚前判断两个人是否适合结婚,传统恋爱的最终目的是结婚。但是大学生在进行恋爱时往往是没有考虑到结婚问题的,有很多大学生恋爱仅仅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现在很流行一句话“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爱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也有一些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只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只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这也侧面反映了现在大学生对爱的责任缺乏担当。

4 结语

通过上文所述大学生恋爱的特点表明,大学生恋爱不同于一般性的社会恋爱,因此在大学开展心理实践教学工作时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方式方法,首先应立足于大学生恋爱制定大学生爱情观量表,对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量化分析,然后仔细分析大学生恋爱的特点,最后在对大学生恋爱问题了解充分的前提下进行心理实践教学工作,以合适的方式方法解决大学生恋爱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爱情观。

参考文献

[1] 李朝旭,姜璐璐,刘佳.“爱情”与“友谊”概念表征的差异――基于字词联想的比较[J].心理科学,2009(3):115

[2] 郭霞.对大学生性观念及婚恋态度的调查与思考[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3):132.

[3] 张本钰,林丽华.大学生失恋心理危机干预:基于失恋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易感性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45

上一篇:北欧神话的“魔”与“幻” 下一篇:工业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