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进的指南针

时间:2022-03-19 05:14:57

我前进的指南针

【摘要】近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新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我认识到,不进行素质教育,就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没有民族素质的综合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活”起来;三、沟通师生心灵。我会以本次改革的精神作为我教育的指南针,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更好地得到落实。同时,让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业绩同步增长。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高中英语 落实

近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新课程改革。这对教育工作者、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实施以来,伴随着它的推进,新的教育理念逐渐主宰了课堂。经过反复探索、深入实践,新课程的主要精神、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以往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有这么一句话形象地描述道:“教师的胆子越来越小,学生的胆子越来越大。”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所取得的令人欣慰的变化。而且,由于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一改过去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局面,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在这次改革中,我认识到,不进行素质教育,就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没有民族素质的综合提高。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素质教育通过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统一来实现。同时,我认识到新课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所以,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所以说,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化: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综合适应能力,而这一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更主要的是要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做一个思维上的领路人,而不是学术思想的硬性灌输。对于英语这一学科来说,此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充实自己,以提高自身素质。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活”起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内在的学习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前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一堂课的框架,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语言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新鲜适度的刺激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活”起来,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认真实践,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又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课堂英语学习中。

3.沟通师生心灵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沟通;没有了沟通,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教师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沟通方法,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面对面的沟通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它可以让老师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在课间,我们可以和学生聊聊天,适当和学生开开玩笑,这样可以调节气氛,有利于学生轻松地表达心中的想法,融洽师生感情。另外,网络是现代学生最喜欢的交流方式,它的交互性和匿名性使学生愿意在网上畅所欲言。我们可以通过QQ群、电子邮件、博客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喜怒哀乐,进而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缩短了师生感情上的距离,达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同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要具体分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以本次改革的精神作为我教育的指南针,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更好地得到落实。同时,让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业绩同步增长。

上一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浅析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