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目骋怀,让心情跃然于纸

时间:2022-03-18 11:33:12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科学的教学方法被投入到教育中。其中生活化教学就在教学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活化教学主要是通过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和生活体验相结合,使其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语文知识,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教育 生活化 教学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116-01

语文教学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由于我国的教育评价主要以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的发展。而生活化教学对同学们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实践都有诸多益处。不仅可以增强同学们对于所学书本知识的感悟,更能够提高同学们学习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够加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1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情境

创设生活化情境,主要是通过文字讲述以及情境渲染等方式来让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所学内容。以初中游记类古诗文为例,由于古诗文的作者所生活的年代距离当今十分遥远,因此,同学们无法充分的了解作者所构建的生活场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将作者通过古诗文所创设的场景转换成当今的场景。以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为例,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进而抒发了自己被朝廷贬谪的忧伤凄苦心境。在文章尾部,作者云: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初中生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很好的理解如此精炼的古文。因此教师就必须通过创设现代化的生活化环境来加深同学们对以上悲景和悲情的理解。

1.2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增强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不同于以往枯燥的课本讲义。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中,教师将古诗文中精炼的语言扩充,把作者在其文章中营的情境转化成现代的汉语,形成现代生活的情境,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同学们对于初中古诗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初中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深刻底蕴。如在理解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时,先让学生说说对下雨的感觉,想想同样下雨,人们为什么会有“喜雨”、“悲雨”的感觉?学生很容易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什么意思了,深刻感悟何为“花溅泪、鸟惊心”。

1.3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内涵

在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通过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和记录,通过实践的方式将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为例,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土膏微润”写冬去春来大地解冻复苏的情景,简练而传神;“麦田浅鬣寸许”写麦苗破土出芽的情景。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因此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后,就可以给同学们布置任务,在详细的介绍和指导之后,教师带领同学们进行郊游,共同到野外大自然中去,以便于同学们更好的领略到春天无限的风光。在详细的观察和体会之后,同学们可以根据《满井游记》这篇课文以及生活中对于春天的理解写成一篇《春感》。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更能够加强其对大自然景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内涵。

1.4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沟通

生活化教学不同于以往枯燥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交流与互动。而初中生心理处于一个十分活跃好动的时期,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同学,通过团体表演的方式来增强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教师就可以将同学们自导自演课本场景剧,让学生分小组,分别表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同学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同学们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 对于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2.1将生活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课堂中所教授的知识相结合,进而增进同学们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这就需要更多的生活元素进入到课堂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所教内容相符合的视频或图片进行放映。以《小石潭记》为例,这篇文章中所创设的情境十分凄清寒冷。因此,教师在可以在网上选择行的下载一些幽深清冷的自然景色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观看感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视觉错觉的角度描写凄清幽深的月色美景,初中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很难理解、感悟的,教师可以用视频图片进行情境创设,同学们通过观看符合古诗文情境的视频,就能够深刻理解柳宗元、苏轼借描写景物所抒之情,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2.2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在课后,教师应该总结课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于改正和完善。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此外,教师之间应该经常性相互学习,彼此交换和借鉴教学经验。只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对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和完善,才能使这种教学方式起到更加有效的作用。

3 结语

生活化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所学的书本知识相结合,使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好的体味生活。这种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同学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日益重要,而生活化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兴红.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探求[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07.

[2]韩瑜.浅论中学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策略[J].语数外学习,

2012.06.

[3]郑芳.浅谈生活化语文教学[J].青年科学,2013.01.

上一篇:高中班主任与后进生的交往方式分析 下一篇:李商隐诗歌对宋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