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糊管理对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启示

时间:2022-03-18 08:45:44

论模糊管理对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启示

摘要:模糊管理不是不管理,更不是糊涂管理,而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理性和非理融的文化管理。模糊性已成为现代中小学课程管理必须处理的重要对象,有必要在课程管理实践中试行模糊型课程管理。实施模糊型课程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尽可能减少硬性控制和具体指示,创设一个平等、研究和相对开放的管理空间。

关键词:模糊管理;中小学课程管理;

模糊型课程管理时下,模糊管理已应确定型管理不足之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路线之一。然而,关于模糊管理理论在课程管理方面有何借鉴与应用,却尚未引起学界和中小学管理界的应有关注。中小学课程管理研究是一个尚待拓展的领域。笔者认为,借助模糊管理的研究成果加强并推进课程管理的理论研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仅以解决当前学校课程管理中存在的诸如管理体系封闭化、管理过程程式化、管理主体物化以及管理手段老化等突出问题为例,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在深入研究当今课程管理新情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包括模糊管理理论在内的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中的合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建一种充分体现现代学校课程管理的整合性、开放性、研究性和高效性的课程管理运行新机制,使上述诸问题迎刃而解。本文基于模糊管理视阈,尝试为创建该机制作初步探讨,以期为完善中小学课程管理提供参考性依据。

一、模糊管理:探源与涵义

模糊管理可谓自古就有,肇始于道家文化的“无为而治”思想就是明证。当然,人们现在所说的模糊管理,一般是指20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有坚实的方法论、人性和文化等方面基础的(现代)模糊管理。知晓其理论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把握模糊管理的思想精髓,体悟其深刻的涵义。

(一)模糊管理的理论探源

1.模糊学──模糊管理的方法论基础

19世纪以来,随着天文、物理、化学等“精密科学”学科群的相继形成,精确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被广泛使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精确方法、机械决定论横行的20世纪(尤其在60年代后),人们发现,整个世界不是那么有章可循,都可做到精确化和数字化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日益感到不那么胸中有“数”、得心应手了,精确方法日渐受到挑战。正如模糊学的创立者札德所指出的: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我们作出关于系统行为的精确而有意义的陈述的能力将降低,越过一定的阈值,精确性和有意义(或适用)几乎成为相互排斥的特性。于是,模糊性和模糊方法逐渐受到重视,系统科学的模糊思维在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为模糊管理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2.全面自由发展人──模糊管理的人性基础

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因此,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对人类本质的认识。东西方管理思想史中对人性的假设,都因其片面性而不被人们所推崇。笔者认为,只有“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假设才能够在管理中充分地尊重人的价值,做到顺应人性,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全面自由发展人”是理性与非理性高度统一的“全面人”,“非理性诸因素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关系随机涨落,决定了对人的管理不可能完全规范化、清晰化,而只能是有限的规范、不十分清楚的界限以及人文和人伦的方法”。模糊管理最主要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既把人当做手段,又把人当做目的,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从而促进人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效能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自由发展人”假设正是模糊管理的人性基础。

3.中西文化的融合──模糊管理的文化基础

现代模糊管理中的模糊无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模糊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是一种求善的文化,倡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和之以乐”。对道德修养和道德示范的倍加推崇,造成中国古代社会管理讲人情、重人伦,由此带来了管理中的诸多非确定性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道家和墨家,分别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尚贤”“尚德”,更是以提倡“模糊”而著称。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重和谐、重关系和重直觉”的总体特征,往往造成管理合人情而不合法理。而以游牧文化为基点的西方文化则强调管理理性化,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重技术和数量分析,追求管理中制度化、法制化和准确性,是一种求真的管理文化,但在管理中却难以做到以善感人,以圣洁人,往往造成管理合法理而不合人情。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促进了这两种不同的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整合与互补。模糊管理正是这种整合与互补的产物。

(二)模糊管理的涵义与特征

一提及模糊管理,不少人就习惯与糊涂、无序、不作为、经验管理等字眼相联系,这说明人们对模糊管理尚缺乏应有的认识。何谓“模糊管理”?宏观抽象而论,它是在综合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先进成果的基础上,以系统理论尤其是模糊理论为指导,吸纳人本管理、古代朴素管理中有价值的方式方法和理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独特的管理方式。它是超越简单的精确化的科学管理,是向系统整合的人本管理复归。微观具体而言,它指在管理中,在掌握管理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透析不确定或原本清晰的事物的模糊性所在,抓住事物矛盾的“融合点”,用考核等常用手段引导管理对象的行为,以实现对某一目标值的软控制。由上可见,模糊管理不是不管理,不是单纯的经验管理,更不是糊涂管理,而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理性和非理融的文化管理,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同时又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凡是一切费力搞不清或搞清了反而效果不佳的问题,都可施以模糊管理。

模糊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具有深层次的内涵特征。

1.整合性。即模糊管理是通过系统整合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对象方面,根据目标需要将他们分别组合,使他们取长补短,构成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群体;管理方式方面,既对过去各类管理方式进行系统整合,又与当今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管理过程方面,注重管理活动与管理对象之间的磨合,不断运用相应的具体管理方法对之加以管理。

2.过程性。即面对管理中的全面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问题,不追求理性化的精确,而是更多依靠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迸发的“灵性”“悟性”和“直觉”等非内隐知识来应对。管理者的“直觉”和“悟性”是在管理主体间多边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目的是使过程中的管理活动更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而日趋完善。

3.开放性。即对各种活动尤其是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进行松散管理。模糊管理不强调过分细致的分工和对工作程序的强制规定,而是围绕提高工作绩效,从宏观的、原则性的角度出发,粗略地提及一般性的要求。它强调一种内外部环境的互动,强调利用工作环境中的一切有利条件,允许人们自主变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更大的空间里,以更大的自由度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二、模糊型课程管理:一个应然的启示

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随着生产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和复杂化。“社会咳嗽一下,学校就要感冒。”置身于一个极度变异、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小学课程管理实践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最明显的是──面对诸如课程评估、学校人际关系处理等大量的模糊现象,受二值逻辑思维禁锢的学校课程管理者,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进程中,愈发感到追求量化的精确性、规范性和整齐性的艰难和困惑。

仅以时下兴盛的目标管理为例,虽然目标管理具有不少优点,比如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目标的可度量和分解易带来良好的绩效等,但无论是目标的形成还是目标的实现过程,无论是绩效考核、激励标准,还是职责权限、任务范围,受多种内外条件的限制和影响,都难以做到精确量化,只能模糊区分。就目标体系而言,目标中的定量指标,都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仅靠精确管理是难以实现的。对于那些诸如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建设良好的课程文化,特别是对于师生评价等定性指标,更需要借助于模糊概念,靠综合、分析、借鉴以及假设等模糊思维来把握。否则,目标体系固有的僵化、短视化和非确定化特点,将大大消减学校目标管理效能。

中小学虽没有高校那么具有复杂性和松散性,但也是个育人的组织,无疑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多因素影响课程管理系统品质参数的状态下,课程管理目标往往是相互冲突、模糊的,具有很大的或然性,而且在课程决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管理全过程充斥着大量的模糊现象。可以说,模糊性已成为现代中小学课程管理难以规避、须认真处理的重要对象。

从忽视模糊性的存在,把它作为消极因素对待,力求消除模糊性,到承认模糊性的存在,把它作为积极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深刻变革。作为21世纪的学校课程管理者,理应转变管理理念,秉持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在正视模糊性存在的基础上,学会用多值逻辑思维和模糊方法来把握、处理管理实践中的模糊现象,在实施目标管理进程中,适时、适地进行模糊型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管理效能。

何谓“模糊型课程管理”?它指课程管理者以模糊思维和模糊理论为指导,在肯定对象的复杂性、模糊性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理论和模糊数学模型,对课程编选、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科研进行分析、决策、评价和调控等管理的一种新的科学型课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管理运行机制,模糊型课程管理在实践上的突出特点是肯定对象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注重管理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要求用权变和模糊的思想实施人本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主、科学的课程编制管理

课程编制活动在此主要是指对校本课程的设置标准、考试大纲、教材及教辅材料等内容的编制。课程编制管理,简言之,就是对课程编制活动过程的管理。课程编制管理要体现民主化和科学化,方能保证编制质量。然而,时下的中小学课程管理往往更注重对编制结果的评定,而忽略对人员因素和过程因素的审视,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因编制过程欠缺民主和由此招致的编制结果欠科学,引来不少责难。现代模糊管理理念强调系统整合,注重管理活动与管理对象之间的磨合,从整体上把握管理过程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作用。创建民主、科学的课程编选管理,意味着涵盖课程决策、课程审议的课程编制过程,“向一切人开放,倾听一切人的声音”,积极创设条件,吸引包括专家、教师、领导、学生及家长在内的多元课程主体参与其中,促进课程编制过程与结果的民主和公平;意味着积极运用一切包括模糊理论在内的科学方法进行课程的编制与选择,提高课程编制工作的技术含量,达到优选劣汰的目的。如对预定教材进行评估选用,运用模糊理论中的定性指标综合决策法就是一种科学的好方法。

(二)柔性、务实的课程实施管理

课程实施是教师对一个预设课程采纳、调适、运用的再创造的动态过程。在各种课程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影响下,其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课程实施管理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做到规范化、程序化和进行即成性管理。传统课程管理过于强调程式控制,过分倚重刚性制度,经常性地进行检查、通报等,既难以切实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又容易造成管理主体之间的矛盾和抵触,招致管理主体间性受抑。现代模糊管理人的意识理念以及其开放性,启发我们应尊重课程实施者的工作特点,努力搭建一个柔性、务实的课程实施管理平台──遵循课程实施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充分考虑到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注重课程管理的灵活性和弹性,尽力帮助他们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选修课管理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引入高校的选课制和“弹性学习时制”,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什么”和“如何学”“何时学”的问题上参与选择,教师在改进教学、接受选择中参与竞争;备课管理上,应该实行分层管理,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的备课模式统一要求各科教师;上课管理上要考虑课程设置的复杂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考试管理上应着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更好的发展等等。

(三)重过程、重激励的课程评价管理

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管理者评定学校课程综合发展水平和教师课程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制定的一揽子课程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体系,无疑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评估只是手段,促建才是目的。然而,时下重评轻建、“评”“建”脱节的现象,在许多学校的课程管理实践上也不鲜见。其主要表现为重视对名目繁多的诸如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等评估活动的终极评审,而往往疏于课程建设过程的跟踪与管理。

三、结语

概言之,实施模糊型课程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无为而治”,尽可能避免采取单一的硬性控制,而宜多借助于逐级管理层次的作用,把工作重心转到“方向引导、创设条件、具体帮助”轨道上来,以形成一个平等、研究和相对开放的管理空间,从而在分析混乱的形势的同时把握对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管理。尚需指出的两点是:其一,在课程管理实践中,没有纯粹的精确管理或纯粹的模糊管理。事实上,人们总是在追求精确、规范化的确定型管理的同时,也一直有意无意地应用着模糊管理。未来课程管理发展的总趋势是综合,其管理思想、管理方式趋向于相互渗透、激荡以至融合。“精确管理是基础,是依据,模糊管理是创新,是升华”。在现代管理多元化和课程系统复杂化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管理的模糊性,并力求把模糊管理与精确管理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其二,本文提出模糊型课程管理这一新的设想,毋庸置疑,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还不应视为一种规范化的理论,但即使把它看成是分析性的或描述性的方法,它对当前的学校课程管理理论和实践还是很有意义的,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课程管理实际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复杂的、模糊的管理实际。

参考文献:

[1]冷桥勋,吴宁.模糊管理的哲学探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欧阳锦.模糊管理与精确管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上一篇:创新“四三”模式提高教研实效 下一篇:浅谈教学资源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