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男人》:为世界做一件美丽的事

时间:2022-03-18 07:45:11

《植树的男人》:为世界做一件美丽的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爱的那本图画书。

也许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也许它籍籍无名,并不为人熟知。

也许它普普通通,并非出自名家手笔。

但,就是在某一时刻,感动了我们……

方素珍

“播洒阅读种子的花婆婆”,中国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

大家对《花婆婆》的故事都很熟悉了,我也是因为翻译了这本书,而立志成为 “播洒阅读种子的花婆婆”。目前有很多男士也加入了为孩子讲故事的行列,所以,我在台湾培训故事志工时,都会特意提及一个男人的故事,那就是法国小说家让·乔诺笔下的人物,现已改编成图画书——《植树的男人》。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阿尔卑斯山下,普罗旺斯高原上,曾经是一片干旱的黄土地,没有树木,没有河水,村民都离开了!

有一个名叫布菲的牧羊人,他的家人都过世了,五十多岁的他,从平地搬到这里,一边牧羊,一边播种。

他花了3年的时间,埋下10万颗橡树的种子,虽然只有2万颗发芽,最后只存活了1万棵橡树,只有十分之一的概率,但是,他仍然辛辛苦苦地种树,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担负拯救大地的任务。

布菲放羊吃草的时候,他就爬上山坡,用一根1米长、拇指粗的铁棒,向下挖一个洞,把精心挑选的种子放进去,再盖上泥土。山坡不是他的,土地不是他的,他不管这些,只管种树,在这片高原上种下橡树、桦树和山毛榉的种子,他努力地让光秃秃的高地长满了树木。

布菲就这么一直种下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在种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还是在种树,战争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他也不再放羊了,因为羊群会啃掉他种的树苗。于是,他改养蜜蜂,因为蜜蜂能传播花粉,传播生命!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变化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终于,高地焕然一新了,散发着丰腴的光芒。

这些,都是布菲的杰作。

很简单的行为,很普通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很多人都做不到,但是布菲做到了!

布菲持续种树34年,直到89岁死去。30年后,荒地变成了人间天堂,有泉水,有溪流,人们又回到了曾经遗弃的房舍。

几十年的辛苦,几十年的坚持,几十年的爱心,几十年的付出,布菲栽植出了一片诗意的高原。他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只要身体力行和持之以恒,就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2011年,蒲蒲兰绘本馆计划引进这本杰出的图画书——《植树的男人》,蒲蒲兰的业务总监纪文胜先生专程赴加拿大拜访了该书的绘者——弗瑞德里克·拜克先生。拜克先生不仅仅是这本书的绘者,在实际生活中,他和书中的人物布菲一样,也长期在自己的家乡种树,我觉得这是本书最令人动情的幕后花絮。

拜克先生说,他一直热爱大自然,爱绿色、蓝色,爱种树,事实上,在看到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男人》之前,他自己就已经种了3万棵树!

拜克先生自豪地说:“我这辈子一共种了10万棵树!现在老了,种不动了,但2010年两次去我的农场(距蒙特利尔100多公里,以‘让·乔诺’的名字命名),看到已经长成茂盛的森林,真的非常欣慰。当然,更让我自豪的是,因为《植树的男人》的动画片和图画书在各个国家的问世,使得受到鼓舞的孩子每年为全世界多种了几百万棵树。”

拜克先生的这番话,让纪文胜先生忍不住感慨地说,布菲只是作家让·乔诺虚构的人物,而拜克先生却是活生生、实实在在的“植树的男人”。

我也深受感动,我希望我们这些努力推广阅读、努力为孩子们讲故事的人,都能像布菲和花婆婆一样,每天播下一粒阅读的种子,埋下一个美丽的梦想,为世界做一件美丽的事!

上一篇:诱惑攻势 第1期 下一篇:妆物科学还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