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篮球跳投命中率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18 05:23:40

关于篮球跳投命中率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1

摘 要 目前篮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率越来越高,随着2015年中国男篮在湖南长沙获得亚锦赛冠军,重返亚洲之巅,篮球运动火爆全国,中职篮的职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各级职业联赛日益完善,群众性的篮球运动从频率到质量也稳步提升,篮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潮。随着篮球战术研究的深入和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篮球的对抗性越来越强,防守的重要性受到广泛认知,依靠出色的防守意识、灵活的防守脚步和对空间及身体的控制,防守运动员的防守面积不断增大,防守能力显著提高。跳投作为篮球运动的主要得分方式,面临日益强劲的防守,命中率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其中既有防守运动员因素的作用,也有进攻运动员自身因素的作用,本文就深入地探讨篮球跳投命中率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篮球进攻寻找破解之法,为篮球防守增添加强之术。

关键词 篮球 跳投 命中率 影响因素

篮球运动实际上就是进攻与防守的较量。而跳投作为篮球运动最重要的得分方式,自然成为防守和进攻双方都重点关注的对象。而跳投的命中率直接关系到得分效率,如果防守方能够了解影响跳投命中率的因素并加以利用,就能够进一步提升防守成效;反之,进攻方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合理规避,也就能够提高得分效率从而取得胜利。

一、跳投技术动作的规范程度能够影响命中率

广义的跳投技术动作是指从持球开始到投篮结束一整套完整的系列动作,包括持球,下肢蹬地发力,腰腹用力向上伸展,手臂向前上方伸直,手腕向前上方伸直,手腕前曲(翻转),手指拨球,以这几个重要部位为核心,全身综合发力将球投出。持球动作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加强对手指指端对球面的适应,从而加强对篮球的控制;同时,注意对方防守运动员的站位,选择恰当的投篮区域和投篮时机。因此,持球动作若不规范会造成运动员对球的控制不到位,造成后期投篮动作的变形,出手后球的运行轨迹偏离甚至是脱手,此外,还会造成错失投篮时机,引发强行出手,从而降低跳投的命中率。跳投动作的规范化首先要求投篮动作要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需要手、臂、腰、腿等个身体部位的协调配合;其次要符合动作的结构,需要起跳、伸手、展腹、拨球等动作有机结合;而且要符合力学原理,需要综合分析投篮距离和角度后将力量合理分配到身体各部位,形成合力。规范化的跳投技术动作可以产生合理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规律性的旋转、适宜的投篮弧度和入射角等,从而提高命中率和得分效率。反之,不规范的跳投动作不仅会影响投篮命中率,比如手腕用力过大,会导致出手球速过快,运行弧线过短,导致投短;有时投篮动作不规范还会导致运动员受伤,比如起跳投篮后,若下肢力量分配不足,很有可能导致落地不稳引发脚踝等部位受伤。

二、跳投时机和空间选择是否适宜能够影响命中率

跳投时机和空间的选择是以进攻运动员对赛场的观察和对个人能力、习惯的评估为基础的。对赛场的观察包括篮筐距离、角度,防守球员站位和队友站位;对个人能力、习惯的评估则是指运动员对个人投篮习惯、投篮把握、熟悉的命中率较高的跳投区域的综合评判。一般来说,运动员在自己熟悉的跳投区域远离防守运动员是最佳的跳投时机和空间选择,但是,这种机会少之又少。在实际比赛中,运动员越靠近自己熟悉的命中率较高的区域,越远离防守运动员就能获得越好的跳投时机。获得好的跳投时机,第一可以通过与队友的战术配合,如挡拆、反跑、空切,摆脱防守,靠近篮筐或进入自己熟悉的跳投区域,第二可以依靠个人持球突破,依靠速度或运球技巧突破防守,第三可以利用对手失误,造成对方防守的失位,比如可以利用假动作,骗防守运动员起跳,再利用时间差从容跳投。在合适的时机跳投,能够获得较强的投篮信心,较轻的防守压力,从而能够提高命中率,通过配合获得好的投篮时机并命中还能够鼓舞队友的信心,加强团队配合。反之,跳投时机选择不当,不仅耗费体力,投篮的命中率也会下降,强行出手次数过多还会影响队友的心态。

三、运动员的心理起伏能够影响跳投命中率

运动员的心理也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比赛不同于训练,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运动员的心理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比如对方运动员在语言和肢体上的碰撞、刺激,观众的喝彩,裁判执法的尺度,队友情绪的影响等等。因此,运动员在训练场上的跳投命中率并不等同于比赛中的命中率。如果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心理控制能力,能够及时调整情绪,会使跳投命中率相对稳定,趋于自己的实际水平。如果运动员情绪化严重,则较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跳投命中率起伏较大,会出现大失水准或超常发挥的现象,长远来看,命中率不稳定会阻碍球员的发挥,影响球队获得胜利。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历史上曾出现多名“关键先生”如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拉里・伯德、罗伯特・霍里,在比赛的决胜时刻能够保有很高的命中率,甚至投中绝杀球,一击决胜。支撑他他们总能投中关键球的是对获得比赛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个人能力的高度自信。这是典型的心理状态影响跳投命中率的案例。

四、体能因素能够影响跳投命中率

在篮球比赛中,就跳投命中率而言,下半场比总是低于上半场,这主要是体能因素作用的结果。充足的体能能够让运动员对身体和力量的支配更加从容,能够保持规范的投篮动作,从而提高跳投命中率,反之体能不足会影响运动员的起跳、出手等一系列动作,降低命中率,良好的体能可以通过赛前系统的训练获得,运动员也可以合理分配体能,将充足的体能投入到关键的时间段上。此外,体能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运动员面临体能下降的情况可以选择改变进攻方式将体能因素对命中率的影响降到最低。

经过细致的分析和深入地思考,笔者发现跳投动作的规范程度、跳投时机和空间的选择、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起伏以及体能状况都能影响跳投命中率,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应将这些因素作为规划战术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许清溪.影响篮球跳投命中率的因素及训练方法[J].体育时空.2012年10月.

[2] 徐晓伟.对篮球比赛中影响投篮命中率因素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0月.

上一篇:浅析竞技跆拳道运动员选材在初选阶段的几个要... 下一篇:运动员竞赛申诉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