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的框架性解读

时间:2022-03-18 02:40:32

“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的框架性解读

【摘要】《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于2010年2月21日至5月1日对武汉市黄陂区的“信义兄弟”进行了大量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试图运用框架理论,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方式等方面对两报的“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进行解读。

【关键词】“信义兄弟” 新闻文本群 框架理论

2010年2月21日,《楚天都市报》用01“导读与索引”版,A02、A03“重点”版3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一诺千金,接力送薪的事迹。2月23日,《湖北日报》也在头版对孙氏兄弟进行了报道。此后两个多月,孙氏兄弟的事迹不仅占据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两大主要报纸的大量版面,还通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荆楚网、凤凰网、网易、新浪等众多媒体的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起源于社会学的框架理论认为,大众媒介的工作不仅仅是报道新闻,更重要的是将新闻组织到已有的框架之中。本文试图通过框架理论,将《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对孙氏兄弟事迹的报道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媒体如何设置新闻框架,向公众呈现“信义兄弟”的媒介形象。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以下简称《楚报》《湖报》)为研究对象。《楚报》作为“信义兄弟”的首发媒体,从2010年2月21日起,连续两个多月用多个显要版面报道“信义兄弟”,其报道规模和声势远远超过其他媒体。《湖报》作为《楚报》的母报,在“信义兄弟”的报道中和《楚报》互相呼应,体现出党报的宣传功能。

本文选取2010年2月21日至5月1日两报与“信义兄弟”有关的新闻文本群,包括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新闻文本群,指的是传者从某一意图出发而将内容相似相近的三篇以上报道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传播的新闻报道群体。它体现在新闻品种上具有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特征,即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进行报道,使受众对这一事件和人物从头到尾有着全面的了解,或是从多侧面、用多种形式反映同一社会现象或一个中心问题,使受众对这一现象和问题有一个整体性把握。①本文主要采用框架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媒体如何呈现“信义兄弟”形象。

二、对“信义兄弟”报道的框架分析

框架理论认为,记者是在报道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报道手段带有一定主观性地建构社会“真实”,这就是记者提供给受众的“框架”。框架的构成要素,如议题、报道方式、报道技巧等都是媒体价值取向和思想倾向的反映,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将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方式等方面对两报的“信义兄弟”报道进行对比分析。

(一)“信义兄弟”报道成为媒体的重要议题

报道数量是媒体对一事件关注程度的标志。2月21日至5月1日,《楚报》举全报之力,采用立体宣传手段,刊发消息、特写、通讯、评论、图片等新闻报道165条(幅)。在其子报大张旗鼓地报道“信义兄弟”的同时,《湖报》也从2月23日至5月1日刊发相关报道81条(幅)。简单地从数量来看,《楚报》的报道数量是《湖报》的两倍,但如果考虑到这两份报纸不同的功能定位,可以看出《湖报》的报道数量和声势也是罕见的。如果对比同一时期《湖报》上的其他新闻,“信义兄弟”的报道数量位列第一。而《楚报》作为一份完全市场化的报纸,其受众是“现代都市民众”,覆盖面也主要是武汉,这也就决定了它对发生在武汉市黄陂区的新闻情有独钟。

报道版面标志着媒介对某一新闻的重视程度,新闻价值越高、对受众影响越大的事件,就越有可能占据更重要的版面,在版面中的位置也会更加突出。从版面上看,《楚报》共用了65个显要版面(其中01“导读与索引”占16版),多以整版形式出现;《湖报》共用了37个显要版面(其中01“要闻”占14版),多出现在头版重要位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楚报》和《湖报》都对“信义兄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信义兄弟”报道已成为媒体的重要议题。

(二)媒体试图立体报道“信义兄弟”

本文将两报对“信义兄弟”的报道体裁划分为消息、通讯、评论和图片4类。这里的评论包括本报评论员文章、转载外报评论、记者手记、专家学者言论和读者(网友)言论;图片均不计座谈会专家学者照片。从图1可以看出,《楚报》的图片占报道总量的40%,消息占36.4%。《楚报》在用大量文字报道“信义兄弟”的同时,将亲友的悲痛、领导的关怀、读者的关注用图片直接呈现给受众,体现了“用情感和情愫来作为报道的价值取向”,试图挖掘出“事件本身和人物命运中感动你我他的东西”②。除大量使用图片和消息外,《楚报》还用了20篇长篇通讯详尽报道了孙氏兄弟践约守诺、接力送薪的行为及其原因,充分展现了社会各界对兄弟俩的肯定和崇敬、对孙水林的追思。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楚报》大力运用评论体裁试图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思想扛起主流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旗。

图2显示,《湖报》的消息占报道总量的46.91%,其次是图片27.16%,这种消息配合图片的形式,与《楚报》的报道意向是相同的,同时,《湖报》也积极使用通讯和评论,对“信义兄弟”进行深入报道,对受众加强舆论引导。

因此,两份报纸均采用了多种新闻体裁,全方位多层次地立体报道了“信义兄弟”。

(三)报道方式体现了媒体差别

报道方式是建构新闻框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新闻框架的建构过程,是新闻工作者使用语言或符号选择事件、凸显事件、重组事件、形成公众议题等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过程,也是新闻媒介如何介入受众主观选择客观现实的过程。在“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中,两份报纸在报道手法上存在差异。

1、对事件性质的界定

《楚报》为文本群确立的主题是“信义兄弟 接力送薪”,“感动中国”一词在文本群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湖报》定下的基调则是“‘信义兄弟’感动神州”。可见,《楚报》为挖掘新闻蕴藏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对文本群进行提炼和升华,迅速给孙氏兄弟贴上了“信义兄弟”的标签。为延续2009年率先推出的两组典型人物――荆州“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和武汉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双双获评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神话”,该报也极力希望“信义兄弟”能感动读者,感动中国。这一方面体现了《楚报》的新闻敏感:准确的判断、迅捷的决策和舆论引导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它急于争取读者抢占市场的心态。相较而言,《湖报》的态度则比较谨慎,给“信义兄弟”加上了双引号,在文本群中也慎用“感动中国”的字样,体现出传统党报严肃、稳重的办报风格。

2、新闻素材的选择

本文从“主要事件”和“背景材料”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要事件”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人物、情节、动作。一般来说,新闻报道强调的是事件的核心人物与情节。“背景材料”指的是与主要事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者,常常可以引申到整个宏观的社会背景。

(1)主要事件

在“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中,《楚报》报道最多的是“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行为及其原因,省市领导对信义兄弟报道作出重要批示、慰问信义兄弟一家,社会各界学习信义兄弟”等方面,除此之外,该报还大量报道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聚焦信义兄弟的情况,也用了相当篇幅报道读者(网友)对信义兄弟的评价,这说明《楚报》把党的宣传需要和受众的新闻需要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极力扩大“信义兄弟”报道的影响,不仅表现了社会决策层和主流话语层对“信义兄弟”的关注,而且反映出报纸引导社会舆论的力量。

《湖报》将报道集中在“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行为及原因、领导慰问、授予奖章、各界学习”等方面,将“读者热议”和媒体转载分别只用3条和2条消息进行报道,一方面避免与《楚报》内容重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湖报》更注重新闻的宣传功能。

(2)背景材料

《楚报》有多篇文章涉及背景材料的介绍,如2月24日A04版的背景链接《有个部门叫“清欠办”》,2月26日A02版的报道《信义为本 鄂商精神》、《应聘者青睐信义老板 招聘者争做信义东家》,3月19日A01版的消息《(引)他们增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主)罗清泉盛赞信义兄弟等典型》,4月17日A01版的消息《(主)“湖北群星现象”引全国关注(副)李春明接受新华社采访》。此外,针对2010年出现的“用工荒”现象,《楚报》也多次进行报道。这些背景材料的运用,有利于引导受众从宏观层面把握“信义兄弟”报道的深层意义,也说明《楚报》对新闻素材所蕴含的社会内涵所作的准确判断: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纠结,社会的诚信体系尚不健全。企业信义缺失比较普遍,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此背景下,武汉这对兄弟的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若能深入开掘,丰满展现,将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教益意义,也有利于提升湖北、武汉人的良好形象。③

《湖报》仅有一则消息、两篇评论涉及“湖北群星现象”,对背景材料的运用远不及《楚报》丰富。

结语

本文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和报道技巧等方面对《楚报》、《湖报》中的“信义兄弟”新闻文本群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拖欠农民工工钱成为社会难点问题的情况下,两份报纸都将“信义兄弟”报道作为媒体的重要议题,并试图通过多种新闻体裁全方位立体呈现“信义兄弟”形象。在具体的报道方式上,《楚报》急于将“信义兄弟”推向市场,多次用“感动中国”等言论引导读者,大量运用能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蕴含时代意义的新闻素材。而《湖报》则显示出稳重、严肃的办报风格,更加注重党报的宣传功能。从总体上看,两份报纸的上述表现正体现了国内大部分党报和都市报的现状:党报以宣传、指导为主功能,突出政策性和思想性,以各级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为核心读者群;都市报是为占领市场而出现,以现代都市民众为读者,把读者需要提到目的地位。

参考文献

①孙发友:《新闻文本与文化生态――媒介话语的框架性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②舒均,《“信义兄弟”典型报道采写前后》[J].《新闻前哨》,2010(4)

③张勤耘、卢齐平,《主流化视角中的典型发掘――报道的启示》[J].《新闻前哨》,2010(4)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报纸对“剩女”的媒介形象塑造 下一篇:“公民新闻”中话语权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