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MS+CSII”方案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3-18 02:23:15

“CGMS+CSII”方案治疗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分组对比分析,研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系统(CSII)联合方案在治疗高龄妊娠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武警总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高龄GDM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CGMS+CSII组和MDI组,其中CGMS+CSII组采用CGMS+CSII联合方案治疗,而MDI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较之MDI组,CGMS+CSII组胰岛素用量更少,血糖控制更加平稳,达标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a)-0067-02

在妇产科临床,GDM十分常见,其严重危害着妊娠期母儿的生命健康,对妊娠结局影响较大。有研究认为,GDM病患的血糖水平与母婴结局关系密切,孕妇通过有效控制而保持平稳的血糖水平,可大大改善妊娠结局[1]。在控制血糖水平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胰岛素并可能触发低血糖的发生,而低血糖会对胎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平稳地控制血糖水平,保证母儿健康,成为了CDM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CGMS被广泛运用于监测血糖波动之中,而CSII凭借快速稳定的血糖控制能力倍受临床医师的欢迎。该文通过分组对比分析,探讨CGMS与CSII联合治疗在高龄GDM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武警总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高龄GDM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均为24~28孕周筛查确诊,平均年龄(34.3±4.5)岁,均需进行胰岛素治疗。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CGMS+CSII组(85例)和MDI组(80例),其中CGMS+CSII组采用CGMS+CSII联合方案治疗,而MDI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两组年龄、孕周、血糖、孕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俗忌瓒 在该研究组,当血糖

1.2.2 治疗方案 两组均需执行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方案治疗。CGMS+CSII组:采用美国美敦利胰岛素泵507c,应用诺和灵R治疗,将全天胰岛素用量的一半设为基础率分段输注,将剩余用量均分于三餐前剂量;同时佩戴美国美敦利CGMS监测3 d,同时每日空腹及三餐后2 h执行末梢监测,并根据每日下载数据对胰岛素泵入剂量进行随时调整,3 d后下载完整数据,对血糖变化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精确调整输注方案,并改每天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凌晨3∶00监测末梢血糖,控制血糖达标; MDI组:使用诺和灵R(三餐前30 min)联合诺和灵N(睡前)4次/d皮下注射治疗,同时每天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凌晨3∶00末梢监测,如发现低血糖随时检测,根据末梢监测结果对剂量进行调整,控制血糖达标。两组治疗2周后,对两组治疗前后FBS、2 hPBS、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后FBS、2 hPB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GMS+CSII组治疗后FBS、2 hPBS均较MDI组显著下降(P

2.2 低血糖情况

在前3 d中,CGMS+CSII组出现115次低血糖现象,其中98次为HUN(无症状低血糖),多在夜间0∶00-3∶00发生;MDI组发现83次低血糖,其中有8次HUN。在后11 d中,CGMS+CSII组共发现52次低血糖,MDI组共发现151次低血糖。从低血糖发生率上看,CGMS+CSII组明显低于MDI组(1.98% vs 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5,P=0.031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孕检工作的不断普及,在妇产临床,GDM的发生率呈现升高趋势,预计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一水平还将提高。孕期血糖异常波动,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危及母婴生命健康,可能带来早产、巨大儿等各种并发疾病。相关报道显示,血糖的良好控制可以大幅减少妊娠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减低早产率和巨大儿发生率[3]。在CDM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MDI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及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两种方式。传统的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妊娠期血糖波动频繁,不好控制,所以其并不能获得较高的控制达标率。在妊娠期,孕妇机体内的拮抗激素会分泌大幅增加,使得空腹血糖控制困难,而早餐后血糖失控也常有发生。与此同时,孕期孕妇自身代谢压力增大和胎儿消耗增加,也容易引发夜间低血糖。研究显示,在孕中晚期,GDM孕妇血糖控制难度会逐步加大,胰岛素的使用量也随之增高,可能引发低血糖,而低血糖会对胎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4]。

近年来,CSII技术凭借快速稳定的血糖控制能力倍受临床医师的欢迎,通过全天候的小剂量基础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可避免常规处理后发生的吸收变异所导致的血糖波动,能肝糖原分解进行有效控制,使血糖趋于平稳。研究报道显示,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是最大的阻碍,而加强监测是避免发生低血糖发生的最佳手段。及时发现低血糖能够大大减少其对母婴带来的伤害[5]。

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不仅需要良好的维持给药方式,还是需要准确的血糖监测。而作为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监测血糖波动之中的监测系统,CGMS可以连续性、动态性地进行血糖监测,能够全面及时地反映病患的血糖状况,能够较为准确地监测到那些隐匿性高的血糖异常波动。因此采用CGMS与CSII进行联合运用,可以有效减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该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之后,CGMS+CSII组血糖水平较MDI组下降更加明显,且CGMS+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所需胰岛素量更少,达标耗时更短,低血糖发生率也更低,血糖的整w控制更加平稳。

该研究显示,通过较之MDI治疗,“CSII+CGMS”方案治疗高龄GDM的疗效更加显著。CSII与CGMS联合运用不仅能够迅速实现高血糖控制,还能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更好地避免血糖波动,对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并发症,是安全有的高龄妊娠糖尿病治疗方案,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刘栩晗,李国生,李欣宇,等.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糖尿病合并不同阶段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白蛋白准确性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 24(2):56-58.

[2] 贾伟平. 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8):3388-3392.

[3] 翟迎九,魏丽,方铭喜,等.自我血糖监测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32(12):1305-1307.

[4] 韩一栩.两种血糖监测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5, 26(14):2122-2124.

[5] 王辰,帅学军,朱宇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应激性高血糖治疗中作用的Meta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6, 31(5):169-172.

(收稿日期:2016-09-26)

上一篇:芪棱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下一篇: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