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凝固的音乐永远激荡

时间:2022-03-18 07:20:47

让凝固的音乐永远激荡

“看报,看报,看的报告”,流连在生动凝练的“楚天第一报童”身边,耳畔仿佛响起令所有报人动容的童声叫卖,把我们带进那峰火硝烟的火红岁月。伴随着解放全中国的隆隆炮声,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于1949年7月1日在汉口江汉路52号创刊。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不灭记忆,60年的爆发前的厚重积蓄,湖北日报伴随荆楚大地的繁荣昌盛而成长壮大。

为了纪念湖北日报创刊六十周年,《楚天报童》、《铅火时代》、《汉口街头》、《传媒之光》等四组铸铜主题雕塑近日问世。艺术家们通过撷取一件史实、凝固一个记忆、唤起一段真情,用有形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湖北日报人无形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回溯历史的同时为新世纪的湖北日报发展打造出一座艺术性的里程碑。

雕塑被人们称作凝固的音乐,其节奏和韵律等艺术情感通过形体塑造展现给受众;雕塑的艺术形象必须借助物质材料而再现,材料本身及表面肌理构成了艺术感染力的要素,使得视觉与触觉相联系的质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主题鲜明、“有史可依”是纪念性主题雕塑的基本要求;好的铸铜雕塑其厚重的质感与力度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能够持久保持并经受时间的考验,保存时间久远的雕塑本身也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因此铸铜雕塑在再现艺术形象上也成为最具张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江作苏要求:总体创作思路要充分反映责任、理性、坚毅这个湖北日报人的性格特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典型的人物、事件和场景,艺术再现湖北日报的发展历程。

按照这个要求,工作人员整理了大量反映报社发展历程的报史资料,其中不乏湖北日报创刊号的报样、创立之初的地址旧照片,对铅印工作的技术、设备、流程的讲解,媒体从业人员对媒体发展的认识与体会,并和艺术家们一起探讨雕塑选取的历史场景、表现形式以及应该注意的细节。艺术家则从艺术的角度,查阅大量美术史料和相关艺术资料与图片,对湖北日报创刊时的社会风貌、人物场景、衣着装束进行详细考证后,敲定了三个表达切入点,即“创刊号”、“老场景”、“传媒演变”。这三个切入点分别从小、中、大三个概念维度对湖北日报60年的历程进行了感性和理性的解读,力图让人们看到过去的同时也审视着现在、展望着未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确立了两个创作方向:一是反映报业历史的纪念性写实圆雕方向:二是反映报业传媒主题的抽象雕塑设计方向。

《楚天报童》最早的设计构思来自于解放前夕报童在街边叫卖报纸的情景,旁边还有一些街景的道具和老汉口典型的黄包车。在设计的过程中。反复考虑什么符号最受人们喜闻乐见,最终决定将设计稿中的小报童单独抽出来进行单独雕塑创作。用小报童的形象和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具来浓缩与讲述六十年前新中国即将诞生时的湖北日报。《楚天报童》除了在人物的草鞋、背包、雨伞等衣着装扮上进行了历史还原以外,最大的符号特点就是报童手中高举的印有头像的湖北日报创刊号,青铜的质地赋予这份报纸悠久厚重的韵味,而“论人民民主”的标题、“建设民主繁荣的新湖北”的题词亦清晰可见。为雕塑打上了深厚的时代烙印。1949年7月1日的头条新闻就此定格,成为永远的“新闻”。

雕塑创作与所有艺术门类的创作一样,都是由脑海中的一点一滴影像通过创作过程逐渐清晰,逐渐完善与完成的。制作小稿的过程是充满期待的,平面的东西变成立体,人物的神态举止在30厘米的高度要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细节刻画也必须有板有眼。报童形象通过文学以及老照片有很多描述,但如何才能创作出个性鲜明又富有时代特征的报童呢?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和歌曲《卖报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从雕塑角度来看,塑造形体是张力的体现。如何能够表现充满张力和生命力的生命体呢,在塑形上注重写意传神,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神似胜于形似”,这些都是写实人物表现最基本的要求。

于是在创作雕塑小稿时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雕塑放大泥样时,创作人员围绕着“卖报的小行家”这一构思来丰富和完善报童形象,在年龄上选取八岁左右的孩童,在表情上尽可能展现出儿童的童真与稚气,在动态上采用与欣赏者互动的积极兜售报纸的姿势,在道具上采用大道具(大油伞、大衣服、大包袋等)与小身体的对比,在处理手法上采用细腻的肖像表现与肌理、笔触与刀痕对比的处理手法来加强雕塑的艺术感染力。小报童在一次次的否定与肯定中逐渐形成,每一次泥塑过程都是一次脱胎换骨,最后泥塑过程圆满完成。《楚天报童》无论在视觉或是心理上,无不让人感到一种震动和亲切。

为了尽可能的还原旧时场景,在制作《铅火时代》的工作案台时,创作人员先用实木打制1:1的桌子和长条凳,然后用火烧出清晰的木纹,再进行翻制铸造;编辑的造型经过了数次大幅度的修改,人物的发型、衣着、体态要表现出编辑工作人员辛苦忙碌但又不失知性端庄的特点。中山装、工作服、袖套、钢笔等元素都被尝试使用过,增删修缮,排字架、排字姑娘、编辑富于动势的人物组合造型,经过多方考证、反复推敲才予以定型。

《汉口街头》的创作灵感元素来自湖北日报创刊时的地址――汉口江汉路52号。《汉口街头》通过黄包车夫与报童的搭配,形象地再现了老汉口街头的市井文化气息。为了更准确地再现黄包车的原貌,创作人员专门到博物馆拍摄黄包车文物各个角度的照片和视频,为了将车篷的粗糙纹理还原出来,特地找来一块粗油布翻模,让车篷的皱褶更加逼真自然,富有生活味。而在制作报童时。艺术家更是从沉重的背包在报童肩上压出的凹痕和打着补丁的吊脚裤等细节进行刻画,营造出特定时代的典型特征。

《传媒之窗》的设计初衷源于设计师对雕塑语言的创新思维,从空间和视觉感官上展开联想,将传媒作为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媒体形象发散,经五官的最直接感受,以抽象的符号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最后作品以中国象形文字――甲骨文的“目”、“耳”、“舌”、“记”、“图文”、“真”为特写符号,用凹凸关联的文字符号,来体现活字印刷、排版的意象。寓意耳闻目睹的观察、体验、聚集。

“目”、“耳”、“舌”、“记”、“真”的篆体文字不仅内涵凝炼了传媒事业的精粹,更是借文字的古老和与传媒的特殊关系,来象征传媒事业的源远流长。青铜材质本身的特性是古朴厚重,而不锈钢材质则富于现代时尚感,二者搭配,青铜架空于外,不锈钢附着于内,材质本身的对比就将时代的沿革浓缩呈现。不锈钢球周围放射状的镜面不锈钢管。发散和参差不齐中彰显着特有的张力,寓意传媒的精神永远年轻而有生命力。

《传媒之窗》因其规整与严谨性,采用的是雕刻的手法进行放样制作,而后分片铸造并焊接成型。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画稿是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观者的直接感受,而放样时却是要考虑到制作的可行性,《传媒之窗》中反映活字印刷的实体小方块在现实中的摆放方式跟画稿中完全不一样,这一点我们通过大量的论证,确定画稿是错误的,实物制作才是正确的。这一次自我否定的过程让大家很清晰的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在一念之间。

这四组纪念性铸铜雕塑,《楚天报童》、《铅火时代》、《汉口街头》像一幅幅立体老照片,将报业发展史生动勾勒;《传媒之光》则展现了传媒工作在求真和创新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实与虚结合,写实里,饱含着自信与诚恳;抽象中,在“神”与“形”上的保持与演变上闪耀着智慧,一件雕塑作品的诞生就像湖北日报从年轻走向成熟一样,看着他一点点的成型。成功并获得社会的认可。这些都离不开创造者所承载的责任、娴熟的技艺和孜孜不倦的努力。

今日,街头卖报的孩童不见了,光电时代也早已取代铅火时代的记忆,正是基于对这种改变的把握,对一去不复返的历史进行艺术的再现,让那一份久远的记忆清晰而深刻。这一组铸铜雕塑,就是一段凝固的传媒记忆,一串凝固的记忆浓缩成报人奋进的足迹,而奋进的足迹还在继续。

上一篇:金融危机与中国新闻传媒 下一篇:新闻史教学如何贴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