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肛周脓肿分段挂线根治手术治疗的研究

时间:2022-03-18 02:19:55

高位肛周脓肿分段挂线根治手术治疗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高位肛周脓肿经内口分段挂线,量化挂线,分期紧线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9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分段挂线)和对照组(一次性挂线术)。观察二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脓肿复发、后遗肛瘘情况,漏气漏液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为(18+2)d,(20+3)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脓肿复发例数, 后遗肛瘘例数,漏气漏液例数分别为0例;10例,1例;5例,2例;12例;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内口分段挂线术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治愈率高,失禁率低。

【关键词】经内口分段挂线;量化挂线;分期紧线;高位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常见肛肠疾病, 多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 但术后脓肿复发和后遗肛瘘的发生率较高,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 是近期肛肠外科的一大进展,我们力求寻找出一种既能根治高位肛周脓肿又能很好维护功能的方法。我科用分段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2011年在我院确诊的9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50人,男31人,女19人,年龄20-45岁,高位坐骨直肠间脓肿16人,直肠后间隙脓肿18,骨盆直肠间脓肿5人,高位后马蹄形脓肿11人,病程7―10d;对照组46人,男25人,女21人,年龄16-48岁,高位坐骨直肠间脓肿14人,直肠后间隙脓肿16,骨盆直肠间脓肿4人,高位后马蹄形脓肿12人,病程,6―14d。二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分型等方面具有均衡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采用腰麻侧卧位,确定内口:观察肛窦红肿,分泌物,扪查肛窦硬结凹陷情况或将双氧水注入脓腔观察气泡溢出,确认内口。在与内口同一点位脓腔做主灶口切开,勿伤括约肌,如脓腔较大可做对口引流。

实验组:自主灶口纳入探针,探针尾端系橡胶线,左手食指伸入肛内引导,自脓腔最高点穿出,引橡胶线一头穿脓腔壁,接着探针探入内口,垂直穿过内外括约肌进入脓腔,引橡胶线穿内口进入脓腔与另一头会和并结扎挂线,若脓腔最高点在肛提肌以下挂两股线,在肛提肌以上挂三股线。再次经内口纳入探针,经已分开间隙进入脓腔,引单股橡胶线,挂在内口至肛缘。

术后处理:术后冲洗脓腔,观察深部脓腔愈合情况,当深部肉芽组织生长填充脓腔靠近深部引流线时逐步拆除引流线,留一根做紧线用,待深部脓腔基本愈合时开始适度紧线,近段挂线脱落时深部脓腔愈合,开始紧远段挂线,一般一周内脱线,浅部脓腔基本愈合。

对照组:自主灶口纳入探针,左手食指伸入肛内做引导,自脓腔最高点穿出,引橡胶线穿过脓腔壁,挂在肛缘,术中收紧挂线,术后冲洗脓腔,挂线大多一次性脱落,少数不脱落者可再次紧线。

1.2.2观察和评估指标二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随访术后2年内脓肿复发、后遗肛瘘情况,漏气漏液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肿复发例数,后遗肛瘘例数,漏气漏液例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3.1病因直肠周围脓肿和肛瘘被认为是肛窦管堵塞肛腺感染引起[2],这就是隐窝腺体理论。Parks经组织学研究证实腺体导管最常规的走向是在黏膜下层,部分通过内括约肌终止于纵肌[3]。这些都暗示肛腺的感染可导致脓肿,并进一步发展为肛瘘[4]。

3.2手术特点实验组病例采用分段挂线术是一种根治性手术,重点在:①确定内口:术前仔细检查,通过肛周超声,视诊,触诊探查脓肿的范围及内口的位置并标记。术中再次探查多种方法联合应用确定内口。②经内口分段挂线,分远、近两段。近段挂在内口和脓腔最高点之间,远段挂在内口和肛缘之间,这使得内口,中央间隙,经括约肌瘘管,脓腔均得以充分引流,减少复发和后遗肛瘘③经内口分段挂线,将括约肌和脓腔分深、浅两段,给予分期紧线分期治疗。先紧近段,深部脓腔和深部括约肌先愈合,后紧远段,浅部脓腔和浅部括约肌后愈合,实现脓肿自深至浅逐步愈合。④经内口分段挂线,每段挂线组织少,括约肌损伤小,缺损移位轻,失禁少。⑤量化挂线:远段挂单线,近段若脓腔最高点在肛提肌以下挂双线,在肛提肌以上挂三线。脓腔越深愈合越困难,故增加深部挂线数目来促进深部脓腔的引流和肉芽组织生长,这使深部脓腔愈合加快并实性愈合。但挂线数目过多使脓腔堵塞亦不利于引流,故给予量化。

参 考 文 献

[1]Marvin L.Corman COLON &RECTALSURGERY 2002,4:204~205

[2]屈统红,罗叔钗. 一期根治术治疗女性肛周脓肿82例报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 2007, (02)

[3]Corman ML 主编,吕厚山主译.结肠与直肠外科学[M] .第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04 -206

[4]韩柯. 预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300例疗效分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 24)

上一篇:深部热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NB-UVB照射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