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无怨无悔

时间:2022-03-18 12:37:57

第一次跟随刘斌采访,是在拉萨市利西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单看公司的名称,既环保又科技,可实地却是一处“苍蝇乱飞、异味厚重”的残余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地。像这样的残余废弃食用油脂加工企业,拉萨市共有3家,几乎每个月,刘斌都要来这样的地方“走动”一下,检查台账。刚刚40出头的刘斌,已是一头白发。性格开朗的他从不说自己的工作有多忙多累,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一头自发,是到了拉萨之后才“染”上的。

因地制宜 推广经验

“这个月一共收了废弃油脂142桶,提炼毛油103桶,共发货4车,596桶……”在利西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办公室内仔细地检查过台账上的数字之后,刘斌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又来到加工现场一个一个地清点剩余的油桶,看能否对上账。现场散发的酸臭味道争记者不禁捂住了鼻子,可刘斌却“泰然处之”,似乎这样难闻的味道早已随着他多次的“走动”被自动屏蔽掉了一般。“企业远离城区、海拔高,味道难闻,而且野狗也比较多,我们的同事甚至曾经被狗咬伤。”刘斌说,虽然看起来困难重重,可这是工作,食品安全的监管丝毫不能放松。

看似简单的话语,源于一颗厚重的责任心。在来到拉萨之前,刘斌从未遭过这样的“罪”。在北京市工商局,刘斌分管了十年的广告市场监管,相对来说比较“光鲜”。

“局里之所以让我分管食品安全,主要原因是北京市工商局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又经历了2008年奥运会的严格考验,无论建章立制、技术手段还是工作经验都在全国领先。”尽管自己在这方面是个“菜鸟”,但刘赋却觉得“义不容辞”,他开始钻研法律法规;通过互联网广泛查找信息,如饥似渴地汲取相关知识;同时打电话向北京的同事取经。“拉萨市工商局食品科2009年底才成立,全局350人中只有一名干部学的是和食品有关的专业,可以说这方面的工作是一张白纸。我的工作就是要为拉萨的食品安全监管规划蓝图、做好奠基。北京的一些法规、程序、作法、经验都值得借鉴学习。”刘斌说,“初次之外还是要因地制宜,结合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

比如很多地方建立了电子台账,工商部门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但拉萨目前的经济水平还实现不了。残余废弃食用油脂加工企业以前几乎没有台账,有的也只是几张写着收购合同、运输单据等字据的油乎乎、皱巴巴的纸片,而刘斌来了之后对此进行了规范,专门设计了台账本,内容非常细致:进货数量、出货数量、发货数量、发货时间、运输公司甚至包括驾驶员的个人信息都要填写在案,并且按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做到环环相扣,确保不让一滴“地沟油”返流到市民的餐桌上。

人性监管 注重发展

除了监管之外,工作中的刘斌还透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儿。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李宪山是拉萨凯鑫环保污油处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每次查完台账之后,刘斌也都愿意再和他多聊两句“题外话”。听到老李说现在单纯加工废弃油脂的利润越来越小,他打算搞点新技术——利用食品废弃油脂就地进行物柴油加工的想法,刘斌非常支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们帮你去协调。”虽然很多问题并非工商局一家能够决定,但刘斌的话还是让老李心里暖暖的。“在拉萨,很多经营户也是来自内地,他们也存在着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困惑。既然来到发展,我们就要支持他们。监管只是一个方面,工商局还要给企业提供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刘斌淡淡地说。

而提到发展,广告商标方面的工作则更能体现刘斌的思路。“全国现有的地理标志是1382件,全自治区有4件,拉萨则一件都没有。”刘斌说,品牌建设基础十分薄弱。为此,这两年他把拉萨市辖区的七县一区3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跑了个遍,具体每一个乡镇从民族手工艺品到特色养殖、种植,刘斌都了如指掌,就是希望能够挖掘出地理标志产品。

尼木藏香地理标志的申请就凝结了刘斌不少的心血。2010年11月,刚到拉萨不久,刘斌在查询商标局网站时发现四川一家生产藏香的公司申请注册尼木藏香商标。因为四川和有着悠久的地缘关系,刘斌分析那家公司一定是了解尼木藏香的悠久历史和良好口碑,所以才要进行抢注。“如果他们注册成功,那么对于尼木县的藏香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专业户来说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有着近二十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的刘斌立即将此情况通报了尼术县政府,并协助政府起草申请,同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进行沟通,商标局在了解实际情况后驳回了那家企业的商标注册申请,随即刘斌和同事着手准备有关尼木藏香的史料,编写使用规则,又亲自设计了标识,并于2011年8月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地理标志的注册。“今年6月6日已经通过了初审,现在正在初审公告期,今年9月份,拉萨就会拥有自己第一件地理标志。”刘斌欣慰地说。

采访手记

推开刘斌办公室的门,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气扑鼻而来。吊兰、春雨、绿宝、鸭掌木、红豆杉、兰革……十余种绿色盆栽随即映入眼帘,让人在缺氧和干燥的环境中感觉到一丝丝清新和清凉。看得出,这是个很懂得生活情趣的男人。

能把办公室布置得和家一样温馨,除了情趣本身,刘斌投入的还有一份热爱。“只有把这里当成家了,你才能更好地建设它”。通过办公室这个小家的悉心布置,就不难看出刘斌的真心。他是真心地热爱拉萨这片土地,把它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为了这里的发展,他在拉萨的七县一区来来回回地奔渡……辛苦的奔渡,导致他在去年5月突然昏倒在了工作岗位。“三天不敢睁眼,吐得天旋地转的,甚至吐胆汁、吐血。”被“勒令”回京治疗后,刘斌跑了几家医院,最终确诊为眩晕症和迟发性的高原反应,就是因为高原缺氧和休息不好导致的。但他并未退缩,仅仅休息了不到—个月,就带着满满一大箱子的药急着赶回了工作岗位,每天在安眠药的陪伴下继续战斗。

“三载行,一世高原情。三年,我们一定要为留下一些东西,做出自己的贡献。”刘斌说,这就是他的初衷。最后一年,他给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也只有“继续”两个字:继续紧抓食品安全,争取提高拉萨工商现代化的监管手段;继续推广品牌意识,引领更多的企业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继续深入挖掘地理标志,争取让墨竹工卡县的“塔巴陶瓷”、“斯布牛肉”、尼木县的“普松木雕”等商标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推广。“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要对特色的绿色食品、藏医药、民族手工艺品、旅游商品和服务以及独有的建筑、民族节日等进行重点培养,打造品牌。”现在,刘斌正在继续完成自己最初的诺言。

上一篇:广西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分化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浅析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