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与科学化管理

时间:2022-03-17 11:48:16

关于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与科学化管理

[摘要]市政施工企业长期从事道路、桥粱等方面的建设工作,由于工作质量管控严格,应收账款的问题由此产生。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探讨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然后系统论述当前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化管理的内涵,规划科学化管理的举措,以期为实践提供指引。

[关键词]市政 施工企业 应收账款 科学化 管理

市政施工企业承担着重要的建设任务,道路、桥梁的建设维修质量直接关系着群众的生活。企业必然要面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较长的问题,以便确保市政建设项目安全运行。如何处理市政监督和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以便推动企业施工的良性运转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

应收账款作为基本会计科目之一,在任何企业中都不可能避免。但是作为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尤其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从应收账款产生来源看,市政施工企业从事建设工作,企业产品以有形的建设成果体现。桥梁改造、路面铺设的成果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有形产品,不存在产品运输、销售等环节,施工完毕即是产品完成销售的标志。因此,企业应收账款不是因为产品存在销售周期而产生,而是基于政府对市政建设成果的检验而产生。建设成果只有被认定质量达标、安全可靠,企业才能将应收账款回收。

另一方面,从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看,市政施工企业无法在短期内收回款项,因为市政项目的质量验收既需要有专门人员勘测,又需要经过一定周期的实践检验,导致企业施工竣工后一两年内才能收回应收账款。在此期间内出现任何道路、桥梁的安全问题。企业的应收账款更加难以如期收回。

二、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清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脉络后,企业还要面临财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应收账款占据着企业相当比例的可使用资金,所以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着周期过长、风险较大、工作被动的问题。

首先,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周期过长影响资金运作。企业完成一项道路、桥梁建设后,在一至两年内才有可能收回账款。完工以后,企业必然还要继续承接市政施工任务,以维持再生产,创造持续性的收入。回收周期长意味着企业的部分可用资金被无法迅速投入其他项目。财务管理预算制定初期就要考虑到这一问题,然后在预算中追加投资,形成投资压力。

其次,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各类企业的应收账款本身就存在着追缴的风险,市政施工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收周期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账款回收。尤其是在项目竣工后,企业要面临实际的质量考验,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可控因素,如果应收账款无法顺利回收,企业将产生直接的财务损失。

最后,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被动性。即使企业在长期从事市政施工中表现良好,甚至从未出现一次质量问题,应收账款的审核通过周期也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只能被动等待验收合格,尚未采取有效的积极回收策略,导致全行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呈现出效率不高的共性问题。

三、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科学化管理的提出

针对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化管理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所谓科学化管理,就是从应收账款产生的根源出发,综合考虑政府对市政工程的监督验收和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将市政施工质量考察的效率提升,用科学创新的方法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形成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首先,科学化管理实施的前提在于施工质量保证。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特殊性来自于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企业只有从源头出发,切实保证施工的高水准,避免出现后期安全隐患,才有可能顺利收回账款。科学化管理实施的前提是针对高质量施工的企业,其他管理举措也必然要依托于质量核心。

其次,科学化管理倡导实施的过程引入创新评估。在确保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传统的市政施工企业评估的程序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缩短回收周期必须要扭转现有的评估机制,给企业应收账款回收以更多的弹性空间,政府也能更加科学严谨地管控施工质量。

最后,科学化管理注重全面降低财务风险。应收账款的特性就指明了财务风险的不可避免,市政施工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降低现有的财务管理风险,避免因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而产生新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必须由被动的财务管理转向主动,采取多元化途径控制应收账款产生的财务风险。

四、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科学化管理的举措

为了更好地实现应收账款的科学化管理,市政施工企业应以科学化管理的内涵为指引,率先做好内部施工质量提升的工作,进而着力推进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创新。

首先,市政施工企业应积极创建应收账款回收的信用资质体系。政府采取一至两年的时间检验企业施工成果,正是因为有部分企业的施工质量出现过各类问题,政府从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也不能回避此类问题。但是这对施工质量一贯良好的企业是有失公平的。市政施工企业应主动与政府展开信用资质体系建立的商讨,以企业施工质量作为信用评价的主导因素,高质量意味着高信用,应收账款的回收也可适当缩短周期。政府依据不同市政施工项目的建设周期、投入资金、质量要求设定施工任务的权重系数,待企业顺利交付使用后给予综合信用评估。此后,在各个企业应收账款发放过程中,政府可按照企业积累的信用评估指数作为质量检验的辅助条件,在勘测检验达标的前提下,减少实际运营检验的周期。这种信用资质体系的建立对企业来说是显著的激励举措,政府也可减少质量问题的后顾之忧。

其次,市政施工企业应引入同行评议制度。科学的评估不能仅仅依靠一方,多方论证更有助于增强质量管控。市政施工企业在行业内部引入同行评议制度,既是对自身施工的质量监督,也为政府项目验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进而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同行评议制度的实施可在政府原有评估的基础上增加一至两个同行企业共同参与,形成行业内的良好约束。每个施工企业既是被评估的对象,又是主动参与评估的一员,彼此之间互相激励,互相监督,共同推进市政施工质量迈向跨越更高的水平。

最后,市政施工企业应制定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信用评估、同行评议的目标在于扭转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被动性,而风险管理方法则是财务管理的坚强后盾。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责任人制度和标的物保险制度,以共同抑制应收账款财务风险的增加。责任人制度是针对市政施工任务指定项目负责人,专门负责质量管控和政府联络,项目施工前与相关政府部门落实各项质量验收的内容与时间期限,出现问题后可直接追根溯源。而标的物保险是针对企业施工的成果,寻求标的物财产归属的策略。如果施工企业的质量合格,但是应收账款回收遭遇不必要的复杂问题,此时标的物应受到合理保护,避免企业无法追回账款。目前的财产保全制度就具有类似的功效。企业应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纳入考虑范围,形成财务风险管控力度,推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结

加强市政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科学化管理不仅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有利,更是为政府的市政工程保驾护航。理性看待应收账款的产生,采取卓有实效的创新管理办法,市政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将会不断跨越到更高的水平。

上一篇:浅议应收帐款的过程管理 下一篇:武夷山茶品牌如何御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