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省出来的钱解决中小企业第三大难题

时间:2022-03-17 09:01:20

用省出来的钱解决中小企业第三大难题

对中国4000万中小企业来说,什么最难?

第一是融资难,第二是找客户难,第三就是管理难。启动了中小企业“育林计划”,并与中小企业打成一片的北京金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和软件”)董事长栾润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部分中小企业家在解决完前两个问题之后,现在已经把解决管理难问题放在了首位。

那要如何解决管理难?栾润峰给出的答案是信息化,而且是用省出来的钱做信息化。

先看效益再决定是否做信息化

信息化说得多了,但用省出来的钱做信息化又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参与‘育林计划’的中小企业来说,不用自己掏钱购买软件,只需要在经过精确管理培训后把节省下来的钱,分一部分给软件厂商就可以。如此一来,中小企业老板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因为不用花自己的钱,而是向管理要效率、降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在经过培训、应用之后。中小企业老板自己看效果来决定要不要继续搞信息化,要不要继续用管理软件,而不是靠专家评估鉴定。”栾润峰在育林计划启动会上如是说。

“育林计划”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与金和软件共同启动了“育林计划”,宣布采取创新模式与信息化手段帮助中小企业全面提升管理软实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郑昕介绍,“育林计划”创新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采用零风险模式与微成本模式。在零风险模式下,企业先期不用投入任何资金就可以试用软件,从而可以规避人才、资金等风险,在一个月内打下管理提升的基础;在微成本模式下,企业只需付出很小的成本即能在一周内建立管理规范,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管理。郑昕说,实际上在召开启动会之前,“育林计划”已经开展了近两个月,从6月8日到现在,金和软件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中的管理升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者,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对近千家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培训、专业诊断和咨询指导。

“育林计划”最大的特点是,能让中小企业看到实际效益之后再决定是否投资。栾润峰继续解释说:“金和的软件给中小企业用一个月以后,老板自己说,软件有用还是没有用。如果中小企业老板认为软件真的给自己省钱了才需要付费,如果不是就可以选择放弃。”栾润峰充满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这100家试点没有一家说不省钱的。浙江一家企业试用软件后,自己说一年可以节省200万元,软件价格却只有20多万元,等于挣了170多万元,所以他愿意花钱购买软件并继续用金和的软件。”

钱从哪里省出来?

钱是从哪些地方节省出来的呢?栾润峰介绍,省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借助软件平台,中小企业能减少数据错乱,提高原材料等的使用效率,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效率。举例来说,如果没有软件平台,库存数据没有及时更新和同步,采购、生产车间、库管掌握的数据不一样,就会导致不必要的采购和原材料的浪费。再如,一些对物流要求比较高的公司,经常出现的一种纠纷是,销售人员答应给客户发货,但是实际发货的时候,却发现货被其他客户提走了,这样销售和客户之间就产生了矛盾。使用软件平台后,销售人员下单时,不论是用手机下单,还是在电脑前下单,一个共同点是,只有仓库有货时,他才能下单,而且一旦下了单,货就被锁定了,其他销售就不能再对这个货下单,这样就不会出现错乱。

其次,借助软件平台,中小企业能加强对分(子)公司的管理。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有分支机构,分支机构的管理是很难的。比如杭州的一家公司在甘肃有一家分公司,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很大,用了金和软件之后,甘肃分公司看到的数据和总部看到的一模一样,所有数据都是实时的,这样就避免了损失。

再次,借助软件平台,中小企业的管理效益可以得到切实提高。比如,原来数据分别由财务做一次报表、仓库做一次报表、商务做一次报表,还得对三个报表进行核对。使用软件平台后,三个人管的事情,现在一个人就可以管了,这就是一个大大的节省。

当然,目前4000万中小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适合“育林计划”。栾润峰告诉记者,是否适合不能简单地就企业规模而定,而是要看中小企业管理的成熟度。中小企业要参与“育林计划”在栾润峰看来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就是老板想提升管理、会电脑,因为老板没意愿、不参与的话,信息化工作很难开展。第二,企业要有一定的IT基础设施,“你得有电脑,如果一个单位说我没有电脑,我就想提升管理,你帮我弄吧。我们没这个本事。”栾润峰说。第三,企业最好有分支机构,这样能形成管理网络,那么通过信息化手段带来的管理提升和成本节约的效果就会更明显。

上一篇:关停Lala三个月后推社交网站Ping 苹果或成MySp... 下一篇:拒绝吃一口肉买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