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看都有啥雷人风俗

时间:2022-03-17 07:46:04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古今中外,五花八门的风俗不计其数。今天请栗子们跟随史奇和哆哆的探索脚步,去看看他们都遇上了哪些雷人的风俗!注意,不要头戴发卡,因为容易被雷劈到:小心,不要手握钢丝,因为容易招来雷电。

这一次,史奇和哆哆突发奇想,二人约定:看谁能探寻到史上最有趣的风俗。输了的一方要为赢家洗一个星期的臭袜子(哦哦,这趟探秘之旅一定很费袜子)。看来他们这对老搭档要分头行动,看来我们聪明的栗子们要当评委喽。

话说,在一个盛夏的清晨,史奇鬼使神差地来到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他登高远眺,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林海和突兀起伏的山峦,而在不远处的山林里却有个村落,村落的空地当中有一群人。此刻,那群人围成一圈,绕着某个东西乱蹦乱跳乱叫,但由于距离较远,山林的雾气较重,他看得不是很清楚。

“他们在干什么?难道这就是H博士指引给我的最有趣的风俗吗?”史奇不由自主地问道。

为了一探究竟,史奇即刻动身。瞠过小溪、跨过杂草、越过小丘、跳过山石,穿过雾气,终于走进村落。他看到,眼前这些人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兽皮衣,活脱脱一帮原始部落人。史奇心想:这回穿越得有点远啦,一下子来到了原始部落,我得小心点,以免成了他们的午餐肉。

就在史奇猫着腰,悄无声息地躲到一棵大树后时,这帮人突然安静下来。在这群跳舞的人当中,有一个上半身穿着古装汉服、下半身围着兽皮,胸前挂着一串牙骨头的人举着一个貌似大象牙的东西走出人群。他来到一个年轻人面前,将手中的大牙在这个年轻人的头上点了点,随后又将一条穿着两颗牙齿的绳子系在年轻人的脖子上,口中嘟囔着一些听不懂的话,貌似某种祭司活动的咒语。这时,年轻人举起双手嗷嗷叫喊着,周围的人也跟着再次欢呼起来。史奇看得清楚,那个年轻人在张嘴的时候,明显少了两颗大门牙。

当史奇感到疑惑不解之时,猛然间,他听到身后的草丛中有响动声。史奇悄悄地壮着胆子转身查看――他没被吓哭,而是被眼前的情况惹笑了。

在草丛中,一个比史奇大不了多少的小男孩,一手抹着眼泪,一手拿着石头,哭哭啼啼地说道:“既然哥哥能够拔牙为饰,举行成人典礼,我何不敲掉自己的牙齿挂在胸前,变成大人,威风一下啊……”

史奇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将拔掉的牙齿挂在胸前作为一种美、一种风俗。从拔牙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告别了孩童时代,长大成人了。小伙子们从此便能成为家庭的支柱,姑娘们也能够担负起为家人操持劳作的责任了。只不过这种风俗是需要点勇气的。想到这里,史奇双手捂着嘴巴,说道:“勇气我有,就是缺少点力气!”

你一定不知道

拔牙的风俗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像日本、蒙古国、澳大利亚,一些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以至于古代英国及法国也有拔除牙齿的风俗在中国,拔牙的风俗大多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个风俗的内涵是很丰富的。

丁零!游戏时间到!

请栗子们猜一猜,下面这些活动和拔牙风俗有关吗?

1 古代男人向女人说:“谁说我长得丑。我只是美得不够明显,明天我就拔掉牙,到时候族人就不会说我丑啦!”( )

A 有关系 B 没关系 C 拔他的牙,疼的是他的嘴,和我没关系

2 古代男人向很多男人说道:“你们都是有身份的人,我是拔掉大门牙的人,从此以后我也是有身份的人啦!”( )

A 有关系 B 没关系 C 我没有拔牙,照样有身份

3 哥哥高兴地说:“拔掉大门牙,我就有资格娶媳妇啦!”妹妹幸福地说:“拔掉两颗牙后,我就可以嫁给如意郎君啦!”( )

A 有关系 B 没关系 C 婚姻自由,想拔就拔

4 族人们望着即将下葬的亲人说道:“拔掉你的牙,愿你在地下安息吧!”( )

A 有关系 B 没关系 C 死人也不放过,我不相信

关系有点乱

坐标为:中国西部200年前

哆哆望着远处直入云霄的天山犹如一位圣洁的女神,不由得低下头,闻了闻清新怡人的绿草,看了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断定自己已经来到了游牧民族聚居的地区。于是,她向着一个小山包走去,听到了一串悦耳的马鞭声,这声音是在指引她――哆哆要找的最有趣的风俗就在前方。

蓝天白云下,哆哆站在山包上,看见几缕青烟下方有几顶白色的毡房。毡房外,两匹白色的小马驹在悠闲地吃着嫩草、一条大黄狗四蹄朝天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这么惬意的景色让哆哆差一点忘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这里会有我要找的风俗吗?”哆哆顺着山坡向下走去。

突然,一阵清脆的婴儿哭啼声从山坡下的毡房里传出来,紧接着就是一些人的说笑声,随后有一个穿花布连衣裙的老妇人走出毡房,她双手举过头顶,做出向天祷告的动作。哆哆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但是从她头戴白布盖头,盖头外披白布大头巾,头巾左上端佩带一件首饰,并戴耳环、戒指和手镯的装扮上判断,她应该是哈萨克族人。

“很明显,这家人有新的生命诞生――生小孩喽!”哆哆很想看看小婴儿的样子,便在那老妇人回到毡房后,绕到毡房外面。然而,哆哆接下来的所见所闻令她大跌眼镜。

就见毡房里一位年轻的女人躺在地铺毛毯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额头却在冒汗,看得出她是在忍着疼痛强露微笑,她的眼睛紧紧盯着丈夫怀里的小婴儿。此刻,他们身后的一对老人家满脸堆笑,露出幸福的喜悦。说话间,丈夫转身面向老人家――他的父母――双手将小婴儿捧在父母面前,说道:“爸爸妈妈,这是我们第一个孩子,也是我们还给您的儿子!”

老妇人接过小婴儿,激动地掉下了眼泪,说道:“好儿子,从今以后我们老两口就是你的爸爸妈妈喽!”

看着小婴儿嗷嗷待哺的样子,站在老妇人身旁的老阿塔(孩子的爷爷)笑呵呵地说道:“小家伙,尽管是你的爸爸妈妈生了你,但是从今天起,你就是他们的弟弟,你得叫我爸爸……”

哆哆向后退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她抹着额头上的汗珠子小声说道:“我晕,关系好复杂啊!”

你一定不知道

哆哆看到的这一幕,就是哈萨克族人一种非常有趣的“还子风俗”。哈萨克族的还子风俗体现了孝道,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自己结婚后离开父母,父母身边就少了一个亲人,也就少了一份乐趣,等孩子长大后,同自己一起奉养老人,只有这样才算尽到孝敬和赡养老人的义务,父母则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进一步密切长辈同晚辈之,间的关系。

丁零!游戏时间到!

请栗子们发挥你的想象力,以下这些事情是否属于哈萨克人干的?

1 姑娘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娘家还要给姑娘送一份厚礼,一般要送100只羊,15匹马。( )

A 属于 B 不属于 C 太夸张了吧,我弃权

2 哈萨克人说:“祖先的遗产中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人,哪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 )

A 属于 B 不属于 C 真有这样的好事?我要去探访一下再回答

3 小孩满月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四十天举行。在这一天,要专门给洗净后的婴儿全身擦上羊油,还要用刀子剃光头发。( )

A 属于 B 不属于 C 这样做,小孩同意吗

4 客人对主人说:“你的孩子胖乎乎的,长得好帅气哦,将来肯定是一位了不起的草原雄鹰!”( )

A 属于 B 不属于 C 我问史奇去

我们玩不起的风俗

坐标为:中国武陵山150年前

史奇终于借助在《探索地理》杂志中学到的本事,确定好方位,披荆斩棘,穿林过河,费了一些吹灰之力来到了位于武陵山一带的土家族原始山寨。

土家人居住的房屋大多是木屋瓦房的吊脚楼,楼下的柱子一般是三到五根,柱子越多越说明这家人住的房子大。此刻的史奇正站在一个大房子前,一根一根地数着柱子……这时,一位土家族老汉从屋里走出来。史奇看到这位老人家穿着亚麻土褂,双手捧着一个插着竹制吸管的小竹筒,正在笑呵呵地向他招手。

“客家人,看你浑身是汗,一定很渴吧?”老人将小竹筒举在史奇面前,晃动一下,史奇听到了水声。

“喝吧,土家人对待你们这些客家人永远以诚相待!”老人看到史奇有些犹豫,便笑着用吸管吸了一口。

史奇认为如果不喝,就等于失礼,于是欣然接过小竹筒,张大嘴巴,用力吸了一口水。突然,感觉喉咙发痒、发热,他想吐,但已经来不及,肚子顿时感到热辣辣的,他伸着舌头,叫道:“这是洒!”

“我们土家人以酒代水的风俗已经上千年了!”老人微微笑着,做出请史奇继续“喝水”的手势。

“我是未成年人,喝不了这种‘水’。”史奇将小竹筒

递给老人,“爷爷,我是翻山越岭专程来土家山寨了解土家人风俗的,您能做我的向导吗?”

老人笑哈哈地说道:“你来的正是时候啊,跟我来!”

史奇跟在老人的身后,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山寨下方走去。就在他们刚刚绕过一处编竹篱围成的猪圈后,隐约听到前方唢呐高奏、锣鼓大作、爆竹齐鸣的声音。史奇逐渐加快脚步,心想:赶上好事喽!

很快,史奇就看到前方有一户土家人的吊脚楼前热闹非凡。很多人围在一起,载歌载舞,还有很多人兴高采烈地正从四面八方赶来。“这么热闹,一定是这家人有喜事啦!”史奇很肯定地向人群中走去。

“啊,不对劲啊!”史奇惊讶地发现,在这户人家的正堂当中设着灵堂。灵堂上,有正在装神弄鬼、替人祈祷的巫师,他们每人手执一件乐器,由一位较年长的师父指挥,开始奏乐。乐声的节奏明快,使得现场的气氛变得很热烈。而这个时候土家人便三五成群地跟着巫师,踏着鼓点,合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舞蹈。

“怎么会这样?”史奇很纳闷,更是好奇:这家人正在办丧事,怎么还唱歌跳舞啊?

这时,喝酒的老人站到史奇身边,说道:“这就是土家人热闹的‘跳丧’,它是邻里间情谊的象征。一家有丧事,一般全寨人都会参加。跳丧一方面为死者歌功颂德,安慰死者家属,另一方面还可以规劝教育世人。”

“我还真没见过‘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的风俗!”尽管史奇认为土家人跳丧的风俗有他们的道理,但在他的内心还是很难接受。

“呵呵,我们土家人的婚俗就没这么热闹了!”老人走出人群,史奇跟在后面。

“那就是新人们很害羞,很低调地办喜事啦。”史奇猜测着。

“不是你说的那种,而是很悲伤地办喜事。”老人吸了一口水酒说道,“按照土家风俗,姑娘在出嫁前要哭唱至少7天的时间,有时甚至要哭唱一个多月。哭唱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哭姐妹兄弟的,有哭叔伯舅父的,有哭辞别祖宗的等等。可以说是见什么就哭唱什么,总之是要表达自己将要出嫁的悲伤之情。”

“啊!哭着结婚啊!”史奇睁大眼睛望着周围的土家人。

“我们土家人认为,新娘哭得越多,致富就越快。我们甚至把哭嫁的水平作为衡量女子才能和贤良的标准。能出口成章、词藻华丽,唱得如泣如诉、动人心弦,嗓子嘶哑、两眼红肿的,便会受到众人的赞赏。而不会哭嫁的新娘,则会受到非议与讥笑。因此,不少土家姑娘从小便要跟人学哭嫁。”老人大笑着说道,“一句话,女孩要想嫁得好,就得哭得好!”

“Oh,my god!”史奇拍着脑门子,大叫着向山寨外跑去:“你们土家人的风俗我们客家人是玩不起的!”

土家人歌舞喜丧和哭嫁的风俗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土家人在继承这些古老的风俗、形式之外,还根据形式赋予其新的内容,不知道再过一些年,土家人这种有趣的喜丧哭嫁风俗会不会依然存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聪明的土家人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上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浅议 下一篇:我长大了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