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时间:2022-03-17 11:12:30

找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机整合的切入点

【摘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比较理想的教学环境,发挥数学教学目标导向性和认知主体作用,增大数学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课堂教学有效而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能够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及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比较理想的教学环境

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感官进行的,通过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多重感官的协同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成效,形成正迁移。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制作了从长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课件,通过演示,让学生感知了转化的全过程,清晰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一转化的过程通过课件的演示,清晰详尽,学生的观察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兴趣浓,注意力集中,记忆更深刻,有利于“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的形成,有利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标达成。这说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发挥数学教学目标导向性和认知主体作用

多媒体技术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产生激励,实现教学导向功能。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一个重要因素。多媒体技术提供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大数学课堂信息容量和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手段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了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课堂容量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方式、速度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还可以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信息的特点,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为课堂增加知识容量。通过计算机软件,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信息实现实时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某个图形出现,也可以在任何时刻让客观存在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像;可以对图形(或图像)进行局部放大等等。这样大大丰富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信息流向、流程的控制上。人机交互功能使得教师能根据信息特点、学生特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控制信息的表现形式和频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计算机可以控制某些对象(文字、图形等)使它们自动演绎出结果(而不是由老师说出),使学生对这些对象及其演绎的过程有着亲切感;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功能可以充分展示某个思维的各种发展方向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

五、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而及时的反馈、矫正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当堂反馈,及时补救”,不让错误转入下一堂课,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的测试功能,可当堂对本课的全部知识进行全班达标检测,并能按顺序调出检测题,选择答案,便于纠正错误及时补救,不让错误在头脑里“过夜”,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安排和适时拟定对差生的补救措施。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内实现形成性检测,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信息,当堂巩固,当堂矫正,更有效地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累积性知识误差。

由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课程的有机整合,将给课堂带来活跃的学习气氛,丰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就可以逐步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性活动少的现状,也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深入探析两者整合之路,将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数学的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金云.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探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

[2]喻德生.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因素的分析[J].数学通报,1993年11期

上一篇: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新常态下企业做强做大、提高国际竞争力要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