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的宁夏模式

时间:2022-03-17 10:47:17

全域旅游的宁夏模式

“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是打造“全域旅游”的具体概念。

2017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这是“全域旅游”首次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

“全域旅游既是一种旅游发展新理念,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新思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和山认为,在全民旅游新阶段,传统的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面临转型升级,旅游业发展需要战略再定位,而全域旅游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思路。

早在2015年,宁夏就提出要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时体验、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去年9月,国家旅游局同意宁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宁夏成为继海南之后的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旅游业是宁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16年,宁夏接待国内游客2150万人次,旅游收入2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30.2%。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的比值达6.73%。

除了在旅游业发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给宁夏提供了开放发展的机遇。作为不靠边不沿海的西部内陆地区,宁夏希望借由丝路经济带建设,促进本地开放。在丝路经济带概念提出前的2012年9月,宁夏全区便获批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作为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宁夏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有哪些思考和探索?在“走出去”方面又积累了哪些经验?就这些问题,《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王和山。

四“全”模式

《财经国家周刊》: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宁夏做出了哪些探索?

王和山:宁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的发展。去年,我们专门召开全域旅游推介大会,制定《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的工作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基础条件的改善。宁夏一些旅游的设施相对比较差,我们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上。而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方面,我们也有重点,第一就是抓厕所。厕所问题绝对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宁夏的社会形象、旅游形象,才能树立起来。为此,2013年,宁夏正式启动了旅游厕所革命,通过“以奖代补”、“以商养厕”、“建管两手抓”、“旅游厕所星级与景区A级相对应”等举措,让厕所成为宁夏文明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和宣传窗口。此外,我们还抓景区之间道路的连通、景区水平的提升。

二是抓旅游的服务水平。旅游的核心实际上是服务,为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宁夏提出,从2016年开始,在全区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创建十条旅游特色街区、做强十大精品景区、发展十大旅游购物商店、打造十强旅行社、做优十家星级饭店、扶持十大特色农家乐、推广十大金牌旅游小吃、评树百名旅游服务之星、培育千名乡村旅游带头人、培训万名旅游从业人员。

三是抓市场监管。打击违规的企业,将一些违规的导游也列入黑名单,从而整肃旅游市场。坚决打击宰客行为,营造旅游发展的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近年来持续抓监管,宁夏已经连续两年在旅游市场秩序正面评价榜单中位列全国第一,很不容易。

四是抓“旅游+”。旅游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所以我们通过与各行各业联动,推进“旅游+”的发展。比如,乡村旅游要跟农业紧密结合,融入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特色产业,宁夏的葡萄酒,宁夏的美丽乡村建设,都要想办法和旅游结合起来。

五是抓智慧旅游。主要是提升旅游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增强对游客服务的能力。

《财经国家周刊》:近日,宁夏出台《“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发展模式,如何理解这四个“全”?在推进四个“全”落地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王和山:全域旅游既是一种旅游发展新理念,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新思路。

当前,国内旅游业发展前景非常好。以宁夏为例,去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150万人次,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1%;旅游总收入210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30.2%。这其实跟大众旅游、全域旅游以及民众对休闲旅游的重视有很大关系。

与此同时,近年来,旅游业也在转型升级,全域旅游正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型方向。而“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就是打造“全域旅游”的一个具体化概念。

“全景”,旅游就是走出家门的生活,从这个理念出发,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资源。所以我们提出建设美丽宁夏,不仅要把景点造美,还要把人们的每个生活点、每处生活环境都造美。

“全业”,就是“旅游+”。我们原来打造的旅游业都是景点式、单一化的,现在大多地区也只重视了乡村旅游,也就是“农家乐”,到农村采摘、在农民家吃个饭住一宿而已。实际上,各行各业都能发展旅游。

例如,我们宁夏办了个“1958”,我们将1958年的老工厂里面的机械、运输轨道全部旅游化,游客可以去参观体验那个年代人是怎么生产的、机械是什么样子的。除了工业,体育、医疗等行业开发的空间更广泛。这就是“旅游+”,各行各业都有旅游资源,关键看怎么开发出来。

“全时”,作为发展旅游的地区、从事旅游事业的人,应该考虑到人们二十四小时都在干什么,让他睡得安心,醒来以后吃得安心,到购物店购得舒心,到景点心情顺畅。我们当时就是站在这个角度,延长放大旅游的概念。

“全民”,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作为游客,到了景点,对其他游客来说就是旅游形象。我们强调“全民”,是因为不论乡村旅游还是工业游抑或各种旅游+,都会涉及到各行各业。比如,乡村旅游会进入老百姓的家,如果这些人的整体素质、各方面服务都能提升的话,旅游的发展水平也将提升。所以我们提出培训万名旅游从业人员,通过这些人做示范,带动民众素质的提升,从而形成发展全域旅游良好的氛围。

所以,如果真正能从以上四个“全”的角度来理解全域旅游,那么旅游发展的措施就多了,能做的工作非常多。

《财经国家周刊》:根据宁夏的规划,“十三五”期间,旅游投资率要提升20%以上,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在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旅游业方面有哪些引导措施?

王和山:旅游业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入场,可以说,旅游投资目前已经进入到井喷期。

为了吸引旅游投资,宁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自治区各级政府都把全域旅游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从政策、财政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宁夏专门建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与社会资金做匹配、做联动,从而推动投资额的增长和投资领域的扩大;三是大力推介宁夏旅游资源,向企业介绍宁夏旅游的投资热点、重点;四是增加旅游项目储备,让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投资标的。

“走出去”新思路

《经国家周刊》:自2010年以来,中阿博览会(原中阿经贸论坛)已在宁夏成功举办五届,成为宁夏的“金字招牌”。我们注意到,最开始中阿博览会主要面向中东阿拉伯国家,今年则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为主面向全世界开放。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

王和山:我们计算了一下,从2010年办中阿经贸论坛,到后面两届中阿博览会,前后大约有87个国家、6700家大中型企业、4.7万家采购商展销商供应商参与。去年3月,我们在外交部南楼蓝厅举行“开放的中国:从宁夏到世界”全球推介活动,当时来了八九十个国家的大使。

由此可见,中阿博览会这一平台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影响力也打造出来了,扩展合作范围和领域是必须的。所以,在过去几年开放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力求进一步扩展开放的范围,不仅重视与阿拉伯国家的商贸往来,也重视与阿拉伯之外的其它国家合作。或者说,我们希望通过中阿博览会打造一个广泛合作的平台。

在研究2017年中阿博览会主题的时候,我们特别重视聚焦经贸、务实合作,将重点放在企业和商会协会上。比如,我们在内容设计上,确定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合作、投资、旅游五个板块。在这五个板块里面,我们又设了九项内容,涉及到各个国家。比如医疗方面,我们可能涉及到韩国、俄罗斯;在食品加工方面,涉及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这样中阿博览会合作的范围就非常宽了。

在我看来,中阿博览会成功的标志,就是企业家、商会协会能主动到这个平台上来,寻找合作机会。

《财经国家周刊》:近些年,宁夏积极主动走出去,特别是在阿拉伯国家建了不少产业园,这方面力度比较大。目前,建产业园这块积累了哪些经验?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王和山:自2010年启动中阿经贸合作以来,我们一直在推动宁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既推动跨国公司走进来,也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2015年,在第二届中阿博览会上,宁夏与阿曼签订合作协议,建设阿曼杜古姆“中国产业园”。这个产业园我们运作了两年多的时间,前面一年多政府部门都在熟悉情况,了解阿曼土地、税收等政策以及水、电、各类基础设施条件,掌握了情况再提供给企业,让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对其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心里有底。宁夏还专门派出一位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带队,接触方方面面的资源,推进合作。目前企业有条件就可以进驻。

又如,2016年1月,我国与沙特签订了国际产能合作备忘录,宁夏、广东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3家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建设沙特吉赞经济城“中沙工业园”,推动我国的钢铁、水泥、玻璃、清真食品等企业走向阿拉伯国家。我们还在工业园专门成立服务公司,负责对接沙特政府,并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相当于给企业在外创业搭建服务平台。目前,产业园已经开始招商。

此外,我们跟毛里塔尼亚的产业园已经进入到正式生产阶段。宁夏虽然不靠边不靠海,但我们正在主动找辽宁、浙江等地的好企业合作,争取与宁夏“捆绑”着走出去。

在海外建产业园,遇到困难是必然的,因为宁夏的开放层次相对较低,开放型经济也比较滞后,而且宁夏走出去的企业比较少,缺乏海外发展的经验。所以,政府部门要当好“先锋”,为企业探好路。

上一篇:求解中小企业发展之困 下一篇:城市“停车难”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