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干制技术

时间:2022-03-17 09:15:03

银耳干制技术

1.采摘与菇体整理。耳片几乎完全展开(耳片80%展开),没有包心、白色、半透明,手感柔软而稍有弹性,这时就应及时采收。采收前1-2天停止喷水,使耳片稍稍收边、干燥。适时采收的银耳干制后,朵形圆整、饱满。采收银耳过早,则耳瓣坚挺,没有充分展开,包心,产量低。采收晚耳瓣柔软萎缩,透明而无弹性,边缘发粘,局部开始呈糊状,晒干后色泽差。

采下的银耳应清除泥沙杂物及夹带的培养基,用刀修剪,削去黄色的耳基。

2.干制。①晒干。采下新鲜银耳,耳基朝下一朵朵排在竹筛上,在太阳下曝晒,经4-5天就可干燥。检查干燥情况可用指甲掐耳基,若已坚硬,无指甲痕,说明已干燥。

②串烤法。该法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方法,但适合于山区农家采用。串烤用竹签,长35厘米左右,直径0.6-0.8厘米,针尖且光滑。串耳时,用布蘸茶油涂抹竹签,使其,利于串耳和退耳。串耳时,要将大小分开。朵与朵之问留有一定距离;朵形小的银耳,可将2-3朵串在一起,烤干后可成为一朵大耳,碎耳片可夹在成朵耳瓣内。串耳时,应从耳瓣横向穿过,在烤干之后,不但朵形大,而且形态圆整。然后将竹签逐一摆在炭火上,用文火烘烤。火力一般控制在60℃左右。银耳干至六成时,开始翻签,随时将碎耳片贴到大耳上,火力随之减弱,5-6小时即可烘干。此时将耳串取下放在地上使其吸潮,经1小时,干耳因吸潮回软,即可将其从竹签上退下。

③烘干。前面介绍的两种干制方法较适于小批量干制,而且干制品的颜色偏黄,色泽较差。而大批量干制时,则要用烘房或烘箱,生产率高,而且产品色泽洁白,品质好。银耳烘烤时须严格控制温度,不得超过60℃。刚开始烘烤时,银耳含水量高,温度要控制在35-40℃,通风排水气。每3-4小时升温5℃,待水分逐步散失后耳片变硬,可升到50℃左右烘干。注意温度过高过低都影响产品质量。如果温度偏低,干燥时间延长也将降低产品的品质。如果温度偏高,耳体外面很快干燥,而耳体内仍潮湿,特别是大朵银耳,当表面已形成一层硬壳,可朵内还是糊状,造成耳片连接,失去圆整的朵形,甚至有烤焦的可能。

目前,有许多银耳脱水专业户为了使烘烤的银耳洁白,使用硫磺熏耳,使耳体含硫成分增加,不利于健康,不宜推广。

354200 福建省南平农校 王志琳

上一篇:接触网鸟害防治措施研究 下一篇: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土地管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