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水青山成为永远的风景

时间:2022-03-17 07:06:04

让绿水青山成为永远的风景

2016年12月底,重庆寒意正浓,码头工老张乘船沿江而行。

轮船途经长江江津段时,老张从裤兜里掏出手机,不停地拍着江岸边的果林。

这些四季常青的果树,是江津石蟆镇村民种植的果橄榄。在老张眼里,果橄榄是冬日里最温暖的风景;在村民眼里,果橄榄林是镇上最漂亮的景色。

果橄榄用途很多,市场需求旺盛,销路一直不愁。当地人常说,一边造就自然风光,一边增加收入来源,日子过得很舒心。

像石蟆镇这样的果林,江津有170万亩。把致富与长江生态建设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库区所有区县的一种坚守。

跟江津一样,巫溪也给自己画了一条相同的“底线”。

巫溪的阴条岭是重庆的最高峰,海拔2796.8米。宾元鹏已经在这片山林里穿行了18年,他是一名林业工。

以前,每年的5月至10月,是宾元鹏最忙碌的时段,他和工友们要上山伐木。禁伐令颁布后,他从砍树人变成了守林人。丢命沱、舍命滩、阎王鼻子、鬼门关……那些听名字便知行路有多难的林区,是宾元鹏和工友们的主战场:防止盗伐、火灾以及非法狩猎。

“巫溪守护着天然的资本,我们陪着树木生长,看着天空更加透蓝。”他说,“特别有成就感。”

巫溪守护着天然的资本,与它毗邻的云阳,则根植着“天然的资产”。

栾树、女贞、重阳木……175米水位线以上,筑起了100米的生物阻隔带;刺槐、柏木、栾树、桤木……海拔600米以上的土地瘠薄区,形成了坚挺的生态防护带。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项目等工程启动后,经过精心抚育,云阳县内,长江干流和支流的绿化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干流两岸森林覆盖率超过70%。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现在,到过云阳的人都说,“这里的土扎得更紧,与大地相连,同江水相守”。

根植、守护、融合,人们共同坚守着一个信念:绿色。

云阳、巫溪、江津,大家共同构筑着一个屏障: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16年1月初,来重庆考察调研。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他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不只是根植、守护、融合,不只是云阳、巫溪、江津,整个重庆都在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截至2016年11月底,重庆共完成营造林5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28万亩,封山育林93万亩,退化林修复86万亩,森林抚育219万亩。

上一篇: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童年趣事·在家开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