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辨正

时间:2022-03-17 06:08:55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辨正

【摘要】中国建设与其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实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代价。战争是行使国家,维护领土完整、利益和尊严,排除和平发展障碍不得已采取的最后手段。

【关键词】正确认识;中国;和平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在南海、东海争议上立场趋于强硬,尤其在日本政府非法国有化导致中日关系紧张后,中外媒体较多的报道各方军事演习的内容,展示自己的国防军力。外界因此怀疑中国不再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共十宣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又明确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①理解这一切问题,需要正确理解和看待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

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战略决不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代价

新中国形成并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中国崛起”一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各种版本的“中国”也纷纷出笼。作为积极回应,2003年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中国和平崛起”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些国际场合予以郑重论述。中国政府2005年12月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11年9月再次《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详尽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愿、内涵和根据,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将和平发展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和平发展的内涵是,“从更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看,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②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和国际时代背景等决定了中国绝不走西方国家那种通过对别国发动战争,扩大领土和市场,掠夺财富和资源,靠损人利己危害和平而实现大国崛起的老路。

然而,中国和平发展当以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国家核心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攸关,因此在国际交往和谈判中不可让步,没有妥协的余地。坚决维护和捍卫国家核心利益,这是任何国家政府至高无上的天职。“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③如此明确宣示国家核心利益,显然是在提醒世界各国,中国的核心利益必须受到尊重,决不容许侵害。

中国政府愿意尽最大的诚意和努力来维护和平,历来主张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也可能为此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但是,中国宣布的六大核心利益是中国的底线、红线,一旦超越而侵犯到中国的核心利益,那还会不会有和平?答案理应是:坚持和平发展战略决不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代价。

二、坚持和平发展战略必须发展强大的现代国防武装力量

和平发展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强大的国防能力,只有具备强大的军力才能防止和制约战争,才能捍卫自己不受侵犯,才有实力维护世界和平。虽说“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但迄今为止的世界历史证明,国际政治是实力政治。当今国际社会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没有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实力,就没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的可能。推进国防军力现代化是中国天经地义的国家安全需求,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必要保障。

第一,实现国防军力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必需“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否则,就不能制约可能危害本国核心利益的战争力量,就不能维护国家和安全。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和长达两万多公里的陆地国境线、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1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和长达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中国只有建立现代化的国防武装力量,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的和领土完整,免受外来侵犯。中国发展强大的国防武装力量,以军力为后盾捍卫自己国家的、安全、领土完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第二,实现国防军力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30年多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过程,深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直超过50%的外贸依存度④,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广泛而深深地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其中,强劲增长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实力,外贸在中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作为战略资源的石油,中国一半以上要依赖进口,一半以上的铁矿沙依赖进口。作为全球制造大国,近60%的家电、机电产品依赖出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联度已经如此之高,进出口贸易海上运输线和战略通道的安全,对中国具有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因此,打击海盗侵袭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对付恐怖主义威胁,保障海洋航线咽喉要道的战略安全等任务,要求中国必需成为海洋强国,具有在远洋维护本国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海空军力。

第三、实现国防军力现代化才能承担作为世界大国应该具有国际责任和义务。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政治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除了维护本国利益而必须在海外伸展军力外,理应与自己的综合国力增长相适应,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国际义务,必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应该对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2008年以来,中国已经派出12批海军舰艇编队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和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这是中国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的良好开端。

中国十多年来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然而每每显现,有的国家就小题大做、蓄意炒作,鼓吹中国军事。几十年来没有人提醒中国:有些小国海军都有航空母舰,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怎么没有呢?有的国家拥有十余个航母编队,在世界各大海域自由游弋没人风言风语,而当中国刚建造第一个航空母舰训练平台入列,就大惊小怪;中国海军远洋编队通过国际航道合法进出西太平洋例行演练,就有人如临大敌,惊恐不安。说到底,无非是一种世界霸主心态或做贼心虚,不愿看到中国正常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当然,中国发展国防武装力量但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国防开支是合理适度的,是与综合国力增长以及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的,中国不会也无意同任何国家搞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以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平正义,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

三、实现和平发展战略决不是放弃国家的战争自卫权

我们虽然处于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世界潮流的时代,但是绝对不能忘战。中国人就懂得:“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⑤的道理。只有把国家军力建设的足够强大,让任何潜在的敌人都不敢轻举妄动,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此方能真正走好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尤其是厌恶侵略战争。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不是实施韬光养晦的障眼法,更不是欺骗世界舆论的招牌幌子。新中国最早倡导和坚持相互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中国是唯一从成功试爆核武器那一天就公开向世界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重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是全球陆上邻国最多、陆上边界最长、边界问题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在处理与邻国存在的领土争议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协商谈判加以解决,反对战争和以武力相威胁。截止2008年底,除印度外,,中国与周边国家通过和平谈判签署了划定陆地边界条约和协议,全部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领土边界问题。

在南海、东海的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中国同样主张本着“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主张通过对话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即使对个别国家拒不承认本来就存在领土争议,拒不承认两国政府领导人曾经达成谅解和默契,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无理态度和非法行为,中国政府仍然郑重声明希望其正视现实、承认争议、纠正错误、回到谈判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诚意。

我们深知,和平发展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选择。20世纪德日等国发动世界大战导致的人类灾难而战后在和平条件下重新崛起的历史经验,说明当今世界靠战争手段实现崛起此路不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证明了和平发展是当代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历史上那种试图通过战争手段征服别国,订立枪口下的不平等条约解决领土争端已不可能。现代战争无疑是惨烈的,结果只能给各方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而不可能真正解决领土争端问题。

总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然而,中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领土的决心和意志也是一贯的明确的。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不是作茧自缚,不会让某些国家利用这一点胆敢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如果某些国家胆敢公然对我国发起挑衅的话,那中国必定做出强有力的反应,为走和平发展道路排除干扰和障碍。

历史和未来都必将证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诚意。

注释:

① :中共十报告,时间:2012年11月08日,来源:中国新闻网

②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时间:2011年09月06日 ,来源:新华网。

④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进出口外贸依存度为50. 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6.1%,进口依存度为24%。时间: 2012-02-16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⑤ 出自中国古代兵书《司马法》。

作者简介:

笔名鈡剑鸣,真名马建中(1957- )山西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图书馆馆长。

上一篇:浅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双学位教育 下一篇:中国式公司治理:央企外部董事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