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印相:纪念先人之法

时间:2022-03-17 05:17:28

有三个美国人在一起讨论环保节能问题。

第一个人说:建议给每一位逝者都使用塑料袋而不是棺材,这样全美国就能节约许多木材!

第二个人接着说:假如每一个塑料袋都立着而不是横着埋葬,还可以节约许多土地!

第三个人更兴奋:如果……如果只埋下半截,就连墓碑也能省了!

可是,时间久远了,比如二百年以后,谁还能说得清楚地面之上,半身的那个大个子到底是飞人乔丹,是大鲨鱼奥尼尔还是姚明?

人死了,无论怎样埋入地下,原本的形象都永远逝去了。骨灰匣固然可以不埋入地下,可是,看匣子里的骨灰怎么着也看不见逝者活着时候的模样。有一个办法可以满足生者的这种需求——用逝者的骨灰放相,就是骨灰放相法。

骨灰也可以放相片,听到这个说法大家肯定吓一跳。先别背后发凉,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还有专门的书讲这个工艺呢,我们暂时先称之为“骨灰印相法”。个人觉得这个方法很适合“骨灰级”的暗房老手使用,积德行善,尊老敬祖。

骨灰印相法从工艺原理上说,原本当属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里的“干粉放相法”。提到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有个传奇的说法,该工艺是由著名画家里昂那多 · 达芬奇发明的。据传达芬奇有一幅自画像就是用重铬酸盐、鸡蛋以及人的尿液创作的。不过摄影史上的说法更言之凿凿:由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系列英法科学家逐步探索并多次著述,最终在1858年,由法国人普瓦提万(Poitevin)在塔尔博特的研究基础上完善了整个工艺。该工艺发明至今,还陆续有人继承发扬、试验革新这一项古老的放相技术,用以创作不同的新影像艺术形式,我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从原理上讲十分简单:以金属板、木板、纸或者玻璃板为片基,涂上掺了重铬酸盐和染料的水溶胶感光层。光线透过底片射到片基上曝光,片基受光线照射多的部分会硬化干燥,基本不溶于水或溶解速度很慢;而没有或很少照射到紫外线的部分还是湿黏的,很容易被水冲洗掉,染料的密度随之减低,露出了片基的颜色。以纸基为例,曝光少的部分露出了纸本来的白色,曝光多的地方就留下了染料色。这样依顺序操作:在片基上涂掺了重铬酸盐和染料的水溶胶感光乳剂、曝光、清水冲洗、晾干,就可以得到树胶重铬酸盐转印照片。

在这种转印工艺里,水溶胶可以是明胶、阿拉伯树胶、淀粉糊、鱼胶、鸡蛋清甚至是普通胶水。而干粉放相法就是不掺染料而是趁这些胶水还具有粘度时用喷洒在上面的干粉来成像。当使用负片转印到透明或者暗色片基时,喷浅色粉末就会得到负像,喷深色粉末就会得到正像。做过暗房的人很容易理解这个过程。

片基用材也可以千变万化,只要是可以附着胶水的光滑表面都行,最近我一直使用玻璃片,顺手且易于购买。用玻璃都能做成幻灯片。具体配方很复杂,篇幅有限,有兴趣学习的人不妨自己上网查一下。

顺带一提,彩色摄影的鼻祖就是一种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1869年5月7日,一位叫豪龙(Louis Ducos du Hauron)的法国人第一次把彩色影像,用明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套印技术固定在了纸上并申请了专利。当时他是这么做的,在同一点上用红绿蓝色滤镜的相机分别拍摄三张负片,而后用三张底片分别整齐地套印在同一张纸上,红色滤镜拍出来的底片对应水溶胶里的青染料,蓝色滤镜拍出来的底片对应水溶胶里的黄染料。绿色滤镜拍出来的底片对应水溶胶里的品染料。合在一起得到就是一幅彩色照片了。时至今日,彩色胶片、印刷行业甚至数码摄影都还是依照这个原理。而且,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套印技术还可以扩展到高动态范围渲染等多项专业技术,发展前途无量。

现在被大家交口称赞的HDR技术,许多人都以为是新鲜玩意儿、高科技,实际上也是这种转印工艺的延伸,人家西方国家的人一百多年前就在玩了。一般我们照相,照顾了高光区域的曝光,暗部细节就会丢失;而照顾了暗部细节,高光部分就会曝光过度。其实,古老的转印技术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曝光组合拍几张底片,再用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套印技术把不同的曝光底片套印在同一张相纸上。其结果就是一张照片中,既包含了高光部分,又保留了暗部细节。

书归正传。树胶重铬酸盐转印工艺从原理上讲,既然可以使用各种干粉,只要足够细腻(粗糙也有粗糙的效果)、中性、不会与明胶重铬酸盐涂层产生不良化学反应的粉末就可以使用,骨灰当然也未尝不可。

说到骨灰印相法的工作流程就很有戏剧性了,笔者实践时兴趣大发,于此不妨稍微加点想象赘述一下:

找一张最近才过世的亲人或友人的肖像,将其制成透明的正片。再准备一张高档水彩纸,纸张要先上过明胶浆料以及重铬酸盐和蜂蜜组成的感光乳剂,然后就可以在紫外光下与底片接触印相了。曝光之后,迅速在还没有来得及固化的重铬酸盐乳剂上均匀地喷撒死者的骨灰。(关键步骤到了)痛失亲人的一家人围坐一圈,每人揪着重铬酸盐照片的一角,嘴唇里都夹着麦秆向照片轻轻吹气(很多书里都写到,从口腔吹出的温气体有利于重铬酸盐乳剂快速凝结)。如果没有麦秆,可以用尽量长的吸管。总之,不要把骨灰吹到对面人的脸上,也不要因为离得近了而吸入骨灰。然后用小刷子将多余的骨灰清理干净,一幅栩栩如生、由死者本人灰烬所制成的肖像便赫然在目了。

骨灰印相法于19世纪在西方早已有之,笔者断不敢在此耸人听闻。用逝者自己的骨灰制作逝者自己的遗像,以备后人祭祀,后世景仰,其意义难道不深远,其作为难道不够善莫大焉?

上一篇:将高画质进行到底 下一篇:翰墨雅韵 文房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