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强雌系Q03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时间:2022-03-17 04:58:51

苦瓜强雌系Q03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摘 要:对回交转育的中间材料定向选择,选育出了草白色果皮的强雌系Q03苦瓜,其雌花率90%以上,且雌性稳定,以其作母本配制的川苦77,早期产量和总产量杂种优势明显,与适宜的亲本配组表现出正向的强雌性杂种优势。同时便于杂交种子生产。

关键词:苦瓜;强雌系;选育;利用

瓜类蔬菜瓜果累累的先决条件是多开雌花,少开雄花。20世纪80年代,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内率先从遗传育种的角度来破解这一难题,并由此开拓了瓜类优势育种的新领域――瓜类雌性系(强雌系)高产育种路线的建立。选育苦瓜强雌系作母本来配制杂种一代,可省去苦瓜杂交制种时需进行蕾期绑花或套袋隔离和对授粉花作标记等大量繁琐工作,大大降低了苦瓜杂种一代种子制种成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选育出了强雌系5号、90-01A、Q01、夏丰、川苦6号等一系列强雌系及组合,其中组合产量多在4 000 kg/667 m2以上,显著高于常规品种。但在我国内陆地区,强雌系杂交苦瓜推广应用存在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人们普遍喜欢肉质脆韧、含水量较低的白皮或草白长苦瓜。为此,通过对回交转育的中间材料定向选择,选育出了草白色果皮的强雌系Q03苦瓜,其与常规品种C170所配组合川苦77已于2009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选育经过

2001年春季在强雌回交转育圃中,发现编号C012的材料中有两个单株C012-6、C012-7较其他植株长势弱,叶片稀少,雌花多,主蔓基部雌花花器瘦小,10节以上雌花花器大小正常。授粉时对两单株分别自交、互相杂交,其中C012-6授粉困难,只收到数粒成熟度不好的种子。当年秋季南繁时把这4份材料单独种植,材料C012-7/C012-6综合性状田间表现较其余3份材料优良,大量自交。2002年春季开始就只对C012-7/C012-6材料分单果全部种植,选高雌花比例单株定向自交选择。经过4代定向选择,群体雌花比例达90%,部分植株为纯雌株,2005年命名为Q03。

2 品种特征特性

Q03中早熟,第一雌花着生在6~8节,从播种至始收75 d左右。生长势中等,主蔓长5 m左右,分枝性较强,叶色浅绿,叶面覆白色茸毛,叶形呈掌状七裂;一般瓜长30 cm,呈梭形,草白色,瓜梗浅,横径4 cm,肉厚1 cm,单瓜质量350 g;肉质脆韧,苦味适中,品质优良。瓜老熟后呈橘黄色,不易开裂,单瓜种子数35粒,种子长1.1 cm,宽0.5 cm。

Q03主蔓雌花比例达90%左右,部分植株为纯雌株,单株雄花数多为2~5朵,多分布在主蔓基部和侧蔓上,杂交制种时雄花易去除。Q03以主蔓结果为主,可连续坐瓜。春季栽培育苗后从定植到始花一般需22 d,授粉后到采收生理成熟果需30 d。

3 利用研究

3.1 产量表现

2005-2006年以Q03为母本,C170为父本配制的组合川苦77在四川泸州、南充、德阳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试验。

结果表明(表1~2),川苦77春季播种至始收平均79.9 d,较对照四川长白苦瓜(CK1)早熟2 d;较对照蓝山大白苦瓜(CK2)早熟9.1 d。每667 m2早期产量川苦77平均1 701.4 kg,四川长白苦瓜(CK1)为1 071.3 kg,比CK1增产61.1%;蓝山大白苦瓜(CK2)为1 171.5 kg,比CK2增产45.9%。平均总产量川苦77为3 564.2 kg,四川长白苦瓜(CK1)为2 447.9 kg,增产46.0%;蓝山大白苦瓜(CK2)为

2 693.7 kg, 增产32.5%。

3.2 强雌性效应

为了进一步探明Q03的强雌性杂种优势,2010年利用Q03与6个农艺性状优良的常规自交系(05041、C028、C170、05052、09259、06208)配组,以F1主蔓前35节雌花率作为数量遗传性状,进行显性效应预测。由表3可知,6个组合中,只有Q03×C170(川苦77)雌花率显性效应是正向的,但不显著;其余5个组合雌花率显性效应是负向的,除Q03× C028达显著水平外,大多数不显著。结果表明,Q03的强雌性杂种优势利用有局限性,与适宜的亲本配组才能表现出正向的强雌性杂种优势。

因此,就Q03的利用而言,笔者认为它通过选择亲本互相配组,可以提高F1 雌花率,但只是满足了瓜果累累的先决条件,在育种实践中,还要兼顾F1代单果质量的提高;强雌系利用的更大价值在于便于杂交种子生产,促进苦瓜产业化发展。

4 繁殖技术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 kg、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25 kg作基肥。营养钵育苗,苗龄20 d左右定植,畦宽连沟1.6 m,栽2行,株距60 cm,每667 m2 栽1 100株。5~7 d后施10%的腐熟人粪尿作为提苗肥,抽蔓后立即搭架,一般搭“人”字架,架高1.8 m,及时绑蔓和引蔓上架。由于Q03的雄花多分布于基部侧蔓上,因此繁殖时需相隔4~5 d育苗,用基部侧蔓提供雄花,待出现雄花花蕾后留1~2片叶摘心或雄花开放并辅以人工授粉后,即可将基部侧蔓摘除。

参考文献

[1] 宗直.动植物的性别控制[J].科学画报,1979(2):18-19.

[2] 陈清华,彭庆务,何晓明,等.瓜类雌性系(强雌系)高产育种原理的形成及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273-278.

[3] 万新建,陈学军,缪南生,等.苦瓜强雌系Q11-2 的选育及利用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4,16(2):57-59.

上一篇:植物耐热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下一篇:桂林地区苗用型大白菜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