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农业农村会议讲话

时间:2022-03-17 04:10:42

领导农业农村会议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委会,中、市农村工作会和县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五”期间全县“三农”工作,正确分析当前农村发展形势,按照中、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理清思路,加快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客观分析形势,深化思想认识,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

党的*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去年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审时度势,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就此作出了具体安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筹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的深化、发展和升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中央作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充分表明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紧密结合丰都基本县情和“三农”发展基本实情,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基础。就全国、全市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和农村都发展了巨大变化。物质丰富、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丰都来说,也是如此。“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各种支农促农政策,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推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通过“十五”期间前四年的稳步发展,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9亿元、33.6万吨、2430元,分别完成计划的141.9%、111.9%、116.1%;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全县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7.5:18.7:33.8,已初步形成了种养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共同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在大力发展烤烟、蚕桑、畜牧、果菜等骨干产业的同时,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佛建生态高效农业园区、包鸾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05年,全县共有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14家,农村“两社”89个。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夯实。五年来,累计完成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亿元。农村土地治理成效明显,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新建中型水库1座,整治病险水库22座,整治新建山坪塘958口,新修渠道65公里、整修385公里。鱼剑口电站建成发电,农村电网改造顺利推进,能源保障得到加强;双鹰河流域开发、库周绿化带建设等项目都超前或超额完成任务,多次荣获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二等奖。四是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始终坚持“造血”与“输血”相结合,五年累计投入财政性扶贫资金7940.6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047个,累计解决了3.8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开发、农民技能培训均得以稳步推进。脱贫致富进程明显加快。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深化“普九”成果,农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三下乡”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抓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得到很好落实。认真抓好农村疫情监测、地方病防治工作,村疾病预防、医疗救治等体系建设进展较好。六是干群关系呈现可喜变化。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创建活动,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农村治安事件、邻里矛盾纠纷、封建迷信活动明显减少。救灾、救残、救弱工作有序推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四村”建设、“双培双带”工程、贫困党员“安居工程”、“城乡党支部结对共建与帮扶”活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总之,过去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基础条件实现较大改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我们必须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纵观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形势,认真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有政策扶持。近年来,中央和重庆市分别明确了一系列支农促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包括土地流转、农税免征、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补贴、库区产业扶持等等;县委、县政府去年出台的优惠政策中,仅农业产业化发展就有7条之多。用好用活这些宝贵的政策资源,有利于推进“三农”工作。二是有难得机遇。近年来,国家每年都以1号文件的形式明确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在移民后期扶持中,国家支持库区大力发展畜牧等重点产业;今年,农业部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等“九大行动”,以此全面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同时,西部开发、河北对口支援、国家扶贫开发、生态示范区建设等机遇汇聚丰都,为全县“三农”工作提供了发展的有利条件。三是有起步平台。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大为改观;红心柚、青蒿、苎麻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加工大户和运销大户逐年增加;同时,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农村发展潜力会得到进一步发掘,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起步平台。四是有动力助推。随着近年的稳步发展,我们在推进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大农民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渴望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大批基层干部在实践锻炼中逐渐成熟,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这为我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三,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结合丰都实际,全面把握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首先,必须把握基本内涵。我县新农村建设,要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着力体现“五个新”: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强化产业支撑,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一人有事大家帮,全村有事共商量,敬老爱幼学贤良,和谐助人成风尚”的良好氛围;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其次,必须坚持五大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必须结合县情特点,坚持五大原则: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让农民过上殷实富裕的生活;二是坚持基本经营制度,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激发农民发展活力;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农民需求来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来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四是坚持科学规划,城郊型经济圈要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沿路型经济带和山区型经济区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共建和谐农村、造就新型农民。五是坚持政府引导扶持、农民自主创建、社会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行动。值得强调的是,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搞举债建设;要民主商议,不搞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搞千村一面;要引导扶持,不搞包办代替。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造福广大农民。其三,必须明确基本思路。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的基本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倡导乡村文明为重点,以改变城乡面貌为关键,以扩大基层民主为保障,以启动实施“二四工程”为载体,集合全县各方力量,既快又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四,必须把握工作目标。“十一五”时期,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农村“三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指标是: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9.63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2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5年,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有卫生室,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方便舒适,院落整洁美观,文化健康繁荣,干群团结和谐”。

二、坚持城乡统筹,加大推进力度,努力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辩证统一体。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围绕总体目标强化统筹,又要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推进。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确保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县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总产值16.5亿元、农业增加值9.5亿元,农业农村各类项目投入2亿元,粮食总产量33.5万吨,农产品优质率达到45%、农产品商品率达到4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10%以上,常年外出务工农民保持10万人以上,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0.6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农村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20*年,我们必须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整体推进,促进全县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成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平台。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我们要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招商引资、民间投入等途径,切实抓紧、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要抓好农村公路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思路,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路网规划与建设,力争新修乡村公路110公里;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公路管护的长效机制,延长公路使用年限,确保公路安全通行。二要抓好农村水利建设。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推进防洪工程、水源整治工程、蒋家沟水库、双鹰河流域开发、水土保持、小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建设,力争新增有效灌面3100亩;探索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办法,采取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建立水利工程投资开发和管理营运新机制。三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以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长江消落带生态功能区等五大区域建设。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峡库周绿化带建设等生态工程,做好沿江、沿路、沿城绿化和水土保持工作,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力争完成117万亩天然林保护、3.5万亩库周绿化带补植补造和6000亩库周土地治理项目,建成沼气1500户。四要抓好城镇化建设。按照合理布局、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做到建管并重,继续推进高镇、社坛、龙河、兴义等10个重点集镇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积极探索完善有利于农村人口进城入镇的政策机制,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第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激发农业发展活力。紧紧依托现有基础,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面向市场,注重特色,全县农业总产值力争实现16.5亿元、农业增加值实现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50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要做大做强骨干产业。按照“壮大规模、优化品质、完善设施、科学管理”的要求,抓住畜牧、蚕桑、果菜、烤烟等四大骨干产业和青蒿、苎麻两大特色产品,优化布局,做大规模,打造特色。切实搞好包鸾农业综合开发、佛建高效生态农业园区,稳步推进包鸾肉牛、武平山羊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渠溪河百里红心柚长廊、沿江百里绿色经济长廊等基地建设。力争实现黄牛改良1.5万头,良种母猪推广1000头;发放蚕种7万张,收茧3.5万担;种植烤烟2.8万亩,收购6万担;红心柚、藠头、榨菜、竹笋、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此外,落实优质青蒿5万亩,收购蒿叶6000吨;发展优质苎麻10000亩,收购青麻1500吨。二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科技含量高、发展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要求,在做大做强骨干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同时,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用品牌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用产业化手段经营农业;按照“民管、民办、民受益”的原则,搞好农村“两社两化”,积极发展营销大户、农村经纪人、各种行业协会,不断扩大市场辐射力和区域影响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力争新培育县级龙头企业5家,新申报市级龙头企业1家,新发展农村“两社”30个,新组建行业协会5个。三要搞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加大粮食新品种推广力度,稳步推进优质粮基地建设,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力争种粮130万亩、产粮33万吨。加大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果树高桩换接、疫病预防控制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农产品优质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45%,商品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48%,从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坚持以国家补贴为动力,加大农机推广应用力度,力争完成推广耕整机500台,联合收割机5台,插秧机2台,力争使全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四要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做好丰都红心柚全国绿色产品认证和中国地理标志性产品工作,印发推广红心柚种植标准,提高红心柚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丰都特色。

第三,着力打造劳务品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契机,用好用活全市“百万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和国家“一免三补”等农业农村政策,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和工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就业局、农业局、移民局、职教中心、三峡技校等教育培训资源,采取订单培训、校企联合培训等方式,开展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技能型、实用型培训,切实把培训的重点转移到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就业能力上来,确保全年实现培训1万人。要按照“五个一批”的思路,积极拓展劳务合作渠道,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争实现新增转移就业5000人,稳定劳务转移10万人,切实提高劳务转移的组织化、有序化、规模化程度,做大劳务产业,做响劳务品牌,做强劳务经济,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要大力开展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工作,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吸引有资金项目、懂经营管理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第四,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始终坚持以特困村为主体、以扶贫园区建设为助推器、以“造血式”扶贫为主渠道,围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技能三大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一是实施扶贫示范工程。要继续抓好南天湖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太平坝乡茅林沟村、保合乡文家边村两个市级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全县脱贫致富进程。二是实施项目扶贫工程。要继续抓好141个特困村的项目建设工作,以实施110个扶贫项目为切入点,全年力争解决0.64万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0.65万人口饮水难问题,新修村社道路300公里,完成150户高山移民和贫困户住房改造,圆满完成《丰都县扶贫开发规划(2002-20*年)》的预定目标任务。三是实施产业化扶贫工程。要按照建立基地村的要求,将产业类扶贫资金集中用于特困村,支持贫困户积极培育发展脱贫主导产业,为贫困户脱贫增收奠定基础,实现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100元的目标。此外,坚持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并举,做好做活水利部、市商委扶贫集团帮扶工作,加强与帮扶部门和单位的衔接沟通,争取得到更大的支持,不断提高扶贫工作实效。

第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一是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巩固提高“两基”水平;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相关政策,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站建设步伐。做好争取全市农村合作医疗推广县的工作,力争明年纳入市上计划。二是要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按照“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性别比例,预防出生缺陷”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深入开展“关爱女孩”活动,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出生缺陷监控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三是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快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广泛开展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三下乡”和文明乡镇、村社、村民创建活动。四是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努力形成以敬老院集中供养为主体、分散包户供养为补充,覆盖全部五保对象的救助机制;启动农村灾民救助机制,加快制定农村残疾人优惠政策,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第六,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以创建“平安丰都”、“平安乡镇”、“平安村社”为总抓手,坚持工作下移、重心下移,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加快建立起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一是要抓好农村工作。以“五五”普法教育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保护他们的正当利益;坚持预防为先、教育疏导为主,通过说服、教育、劝导解决问题,防止各类的发生,努力减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二是要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秩序稳定良好。

三、抓示范树典型,定标准保质量,充分发挥“二四工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和创造性的事业,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典型示范、分步推进。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县启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四工程”,即:2个示范村(其中市级1个、县级1个)、40个推进村(其中市级20个,县级20个)。力求通过三年努力抓出一批示范、树立一批典型,以此带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前推进。

第一,要正确理解实施“二四工程”的出发点。我们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二四工程”,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们的基本县情。我县农村面积广大,农村人口多,地域差别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三百多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同步推进,只有突出重点,逐步实施。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新农村建设本质特性的“五个新”,没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是“新”不起来的,我们选择四十个村来推进、两个村来示范,才能使我县新农村建设落实到一个条件具备的操作平台,找到新农村建设开局起步时期的“抓手”。三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效果。我们选择一部分村开展试点,既能使新农村建设行动迅速又不急躁冒进,又能逐步探索一套适合丰都特点和各乡镇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子,从而收到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效果。

第二,要准确把握“二四工程”建设的内容。实施“二四工程”,总体上要按照中央五句话20个字的要求来予以进行,具体建设内容体现在“三建”、“四改”、“五提高”等三个方面。所谓“三建”,就是建优势产业、建基本农田、建公共设施;所谓“四改”,就是改路、改水、改房、改环境;所谓“五提高”,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我们既要准确把握示范村和推进村的建设内容,又要根据各村实际突出建设重点。示范村建设要实行一次规划、全面实施、整体推进,通过三年建设达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务求出成果、出经验、能推广;推进村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推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通过三年努力,使推进村的面貌有显著变化。这里要特别强调,未纳入“二四工程”的村,也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从看得见、摸得着、能干好的实事抓起,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第三,要努力实施“二四工程”力求有成效。一要在农民增收上力求较大进步。各村要根据实际,培育1个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建好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好农村二三产业,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二要在村容村貌整治上力求较大改善。县计委、建委、国土等部门要精心指导村社搞好农房建设规划,做到地质安全、美观实用、节约土地;按照用水泥路连接村社、用石板路连接院落的要求,加大乡村道路建设改造力度,方便村民出行;着力改善自来水、沼气、厨房、厕所等生活设施,深入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广泛动员和引导农民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积极开展农村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工作,彻底改变农村“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现象,逐步实现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村庄靓起来的目标,努力展现山青、水秀、岸绿、景美的农村自然风貌。三要在公共事业上力求较大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农村“普九”成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方便农民子女上学。加强乡风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建设好村文化活动室、“两委”办公室和村级医疗卫生室,配好乡村医生,完善文化设施,改善办公条件;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认真落实推进“二四工程”的工作措施。卓有成效地推进“二四工程”建设,必须有创新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工作和强有力的保障。一要抓好组织领导。县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把“二四工程”建设作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统筹抓好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协调。县农办要做好牵头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二四工程”。各乡镇要建立由党政领导挂帅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按照《实施意见》所定的标准选好推进村,采取强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二四工程”建设。二要编制好村级规划。被确定为示范村和推进村的行政村,要按照建设标准,切实搞好村级规划。具体要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与区域内的其它规划相衔接,不能互相矛盾;注重与各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突出鲜明特色;注重立足现有基础,防止大拆大建和加重农民负担;注重尊重农民意愿,规划要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为了实际可行,除2个市、县级示范村的规划可作简单图表外,其它推进村可只作文字规划。三要做好整合文章。要按照“农民自主自助、政府补助、社会帮助”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工程建设;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按照“安排渠道不变、投资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掌握的各项支农资金通过“拼盘”、“打捆”方式,安排落实到实施村的具体项目上;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采取“一事一议”、“三会一评”办法发动农民筹资投劳,自力更生建设新家园;要积极鼓励和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多种形式支持和参与“二四工程”建设,努力形成推进“二四工程”的强大合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领导,努力提高驾驭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能力。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县上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各乡镇也要相应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班子,负责本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协调工作。要建立有效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和乡村基层干部的考核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把新农村建设列为大事,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抓紧抓好。有关部门要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安排项目,落实资金,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三是要落实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落实好中、市、县有关支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要转向农村,逐年提高县级基本建设资金支农的比重,提高农业信贷比重,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比重,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县级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

四是要广泛宣传发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广泛参与、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同志们,农业兴则全县兴,农民富则全县富,农村稳则全县稳。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十分重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委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推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领导廉洁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讲话 下一篇:领导商贸会结束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