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能手为何跟不上“行情”

时间:2022-03-17 04:02:00

技术能手为何跟不上“行情”

今年年初,某炮兵旅出动全旅装备参加上级组织的对抗演练。战斗还没打响,突然接到导演部指令:某某无名高地附近,“红军”某新型火炮的火控系统发生故障,请求支援!火控系统是火炮的“大脑”,承载着对射击目标数据的采集和弹道计算任务。它的失灵,让火炮刹那间成了“闷葫芦”。

接到指令,指挥员立即下达“火速抢修”命令。装备保障维修小组闻讯而动,派出丁忠军、崔凯等3名技术尖子组成支援小分队,对火控系统实施抢修。然而,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折腾了1个多小时,仍没有让火炮“起死回生”。

平时技术顶呱呱的技术大拿,为什么在新装备维修保障上“掉链子”?训练形势会上,旅长刘绍利责令装备技术保障官兵带着问题找根源。修理工小张直言不讳:主要原因是我们过于看重传统技能,忽视新技能的学习培训,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修理工“过时”的装备维修业务练得再到家,和新装备的系统维修保障要领也根本形成不了交集,致使维修技能挂了“空档”。装备助理员接过话茬,新装备配发到部队后,部分领导和官兵总以为这是新东西,用的次数少,不会出现技术故障、靠得住。就算出了问题,手中有技术大拿“撑门面”。谁知,真出问题时,临时抱佛脚也是在所难免。一位工程师讲:“新装备娇贵,要是在训练中掉了漆破了皮那还了得,平时只能当宝贝摆着,不敢大胆练,为此,修理工们只能凭以往的经验在战场上拼技能,一旦技术OUT了,出了故障肯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大家争相追根问底查症结,故障原因也渐渐浮出水面。

综合上述原因,装备部门归结出根源:新装备技术升级时,没有给维修骨干创造必要的学习培训条件,配发的新装备当宝贝摆着,不让修理工作实际操作维修,导致他们不同程度地出现“技能过时”、技术跟不上行情、“知识倒挂”现象,人才的技术能力与新装备保障的需求没有“合拍”。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该旅装备部门趁热打铁,制订了《新装备维修保障人员学历升级实施办法》、《修理人才岗位练兵细则》,对装备保障人才的使用、技术升级等进行了规范。在此基础上,该旅还以保障部队执行各项任务为考场,对全旅所有装备技术保障人才进行了综合考评筛选,结果对13名不符合新装备保障要求的原技术骨干安排离岗进修。同时,对5名掌握新装备保障要领的新技术尖子配发“上岗证”,入选旅装备保障维修人才库。他们还决定通过经常性的岗位培训、送厂学习和集中培训途径,建立起不间断的学习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旅《装备维修技术骨干考核任用办法》,明确规定分期对装备修理骨干的能力素质进行考核验收。在此基础上,装备部门提前选派人员进厂家和科研部门学习培训,缩短装备更新与人才培养的“时间差”。

该旅装备部部长谷秋林说,最近,他们又将一批未列装的装备纳入了旅装备保障计划,并建立了重点装备设备保障模拟车间,通过模拟保障手段,培养装备保障人员对新装备的预期保障能力,使一批装备保障人才脱颖而出。

上一篇:热带水果健康吃 下一篇:一色一款打遣清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