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婚姻,不按常理出牌

时间:2022-03-16 10:54:30

80后婚姻,不按常理出牌

不知不觉,一度被称为“跨掉的一代”的80后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即使在婚姻方面,也无不体现着这一代人特立独行、性格叛逆、富有挑战的个性。“不按常理出牌”成为他们婚姻的显著特点。

婚姻不改变AA制

结婚刚一年的王先生生于1980年,大学一毕业就得到了一份薪酬很不错的工作,高收入使他养成了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他的妻子也是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为追求有品位的安逸生活,家务活基本都是由“钟点工”搞定。俩人的三餐几乎都在外面解决,平时隔三岔五与朋友聚会,加上看电影、旅游等等,是比较典型的“月光族”。与前辈的最大不同是,他们在家庭开支方面采取的是“AA制”。“我感觉这样挺好,谁都不欠谁的。”王先生这样评价“AA制”,他说,已经和妻子商量,打算将这样的消费制进行到底。

经济独立是“80后”的主要特征之一,众多“80后”们都习惯于各种“AA制”,包括他们婚后的生活支出。AA制的简单实用、公平合理颇受这群人欢迎。

爱他(她)就给他(她)自由

对已步入婚姻殿堂的“80后”们来说,自由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婚姻本身。两人可以几天不见,但不能约束对方。可以拥有各自的朋友,但不能涉及对方的隐私。

在公关公司工作的孙女士是个不折不扣的“自由主义”者,由于夫妻双方工作都很忙,两人一周很难有共同的时间腻在一起,但两人的恩爱程度不亚于“热恋”的时候。原来,婚后孙女士从不查看老公的手机,对异性的电话也不疑神疑鬼,对老公的工资收入也不查询,给了老公足够的信任,老公也知福惜福,时间长了,两人的感情因宽松而越发稳定。

相互的信任,是婚姻的根本。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单方面想要管住对方的想法显然是愚蠢的,与其面和心不和,不如给予对方最大程度的信任,以距离感预防“审美疲劳”。

“大家庭”VS“小家庭”

如今“2+4”的婚姻模式已经成为众多“80后”的范本,即2位独生子女共同赡养4位老人。按理说,负担重了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加重,他们婚后与长辈的相处也颇为微妙,传统意义上的“婆媳”、“翁婿”关系已在悄然改变,不少家庭出现两代人和谐相处的现象。

今年27岁的金梅表示,别人都说婆媳关系难相处,自己刚搬进男方家时还挺紧张,没想到公公、婆婆开明大度,常常像朋友一样关心她,没有一点长辈的威严。虽然吃住在一起,他们都能相互尊重,给晚辈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而不是事事干预。到如今,她一有不开心的事情就主动向两位老人倾诉,一家人和和睦睦令人羡慕。

在上海,像这样的两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不在少数,由于房价过高,让刚刚参加工作的小辈自己承担买房的压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两代人能够相互理解、和睦相处,既节约了生活成本,又不觉得寂寞,何乐而不为。

当然也不排除父母长辈干涉过多而影响小两口感情的例子。网友“我的伤心事”与公婆的相处可没金梅一家那么幸运。回想已经破裂的婚姻,她深有感触:“每个新媳妇总想当自己的家,可婆婆为什么总是想当儿子的家?不让媳妇当好自己的小家?”另外,“有时婆婆还把结了婚的儿子当小孩,觉得儿子离开了她就不可能生活得好。我们一发生矛盾,婆婆就帮着儿子数落我……”“我的伤心事”说,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会和丈夫选择过小家庭生活。

目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家庭选择“可分可合”的居住方式,即,一个小区内两套住房,彼此有照应,又各自独立;遇事可以一起商量解决,也可以互不干涉。如此,即可达到“长治久安”。

面对出现的新型婚姻关系,有专家说,如今“80后”呈现出的家庭关系简单化,正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体现了整个社会更加人性化、包容化。

离婚简单化

“80后”刚刚步入适婚年龄没几年,离婚故事就开始陆续上演。一项由北京市西城区法院便民法庭法官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1月,该法院处理的500多件无争议离婚案件中,约有5%涉及“80后”。

据介绍,“80后”离婚案件全部是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我们发现,双方当事人都是平平静静地结伴而来,其中一些人的举止还很亲密。”法官告诉记者,“相对现在离婚案件中因家庭财产纠纷而引起的争执,他们的目的单纯许多――双方以彼此是否适合在一起共同生活为最基本的准则,合,则生活在一起,不合,则毫不犹豫分开。”

“离婚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这位法官感叹。日前,上海某区法院对“80后”离婚现象作了统计,自2003年以来,该院共受理了249件当事人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离婚案件。其中,2003年仅8件,而2006年一下子猛增到145件。

类似现象在上海其他法院也出现,办案法官的共同感觉是,“80后”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来自民政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去年上海市离婚人群中,30岁以下的青年就达5786对,占总数的15.71%。

大量数据表明,我国“80后”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人数持续走高。“80后”独生子女成为离婚高发人群,已成为婚姻管理部门、婚姻家庭专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2006年,北京共有24952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有1/5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1/3在结婚5年内离婚;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有970对,有52对离婚的夫妻结婚还不到1个月。在这些离婚夫妻中,“80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调查涉及的“80后”离婚案件中,有90%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

缺乏宽容成为离婚“杀手”

根据上海某法院的法官统计后发现,缺乏忍让和宽容,成为80后人群婚姻的头号“杀手”。在法院审理的“80后”离婚案件中,多次作为人的一位律师告诉记者,“‘80后’独生子女成为离婚高发人群,跟父母从小过分溺爱,凡事帮孩子拿主意,养成孩子缺少忍让性、宽容度有直接关系,这导致了他们的婚姻稳定性下降。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代人对婚姻感情质量的要求更高了。对平淡生活的不满,使得他们不愿意‘凑合’,一些由生活琐事引发的‘婚姻死亡’现象就越来越多了。”

半个月前刚离婚的张小姐抱怨说,结婚后,她的生活整个都变了!谈恋爱时他们俩不是在外面吃就是到父母家吃,他也没说什么,可结婚以后却总数落她不做饭。每天一到吃饭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吵架,真是没意思透了!张小姐作为独生女,父母从来没让她做过一顿饭,洗碗刷锅什么的也都不让她干。刚结婚那会儿,小家庭里做饭的矛盾还不明显,可是,没多久,婆婆退休了,三天两头往儿子家跑,以照顾儿子为由,不时地数落媳妇不会做事。儿子受到母亲的影响,也开始埋怨张小姐做事笨手笨脚,连烧饭都搞不定。于是矛盾爆发,张小姐最终选择了离婚。

遇到矛盾,不是宽容对待,而是针锋相对,动辄就拆散家庭,使得“80后”婚姻显得比较短命。而要培养他们的宽容品质,显然需要人生的历练。

“啃老族”何时真正独立

“80后”婚姻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不少青年男女都是“啃老族”:首先是在婚前“啃老”――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购置婚房时免不了要让父母助上一臂之力,父母的一生积蓄就此砸进去了。砸进了钱,父母就特别担心孩子的婚姻会发生什么变故,于是患得患失,警钟长鸣。此外,由于“80后”夫妻双方九成以上为独生子女,该群体中许多人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淡薄,家务劳动的能力很差,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婚后继续“啃老”:婚后不但在双方父母家蹭饭,甚至每月还需父母接济,生活基础很不稳定。由于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孩子的心智,兴趣爱好、朋友等往往很容易使他们分心,因此在婚姻生活中难以担当好一个丈夫或妻子的角色。他们就像羽翼未丰的小鸟,经受不住任何的风浪,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往往无所适从。体魄上,看起来像大人;心智上,还是个孩子。

“啃老族”何时真正能够独立,取决于父母对他们的放手程度和他们的自立能力。但总体来说,比起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抗震能力”比较逊色。

“80后”的非常婚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透过他们的现状折射诸多社会问题, 值得人们关注。

上一篇:马尼娅:警队云莺 下一篇:六大创意能力助你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