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江三角区域下安徽经济发展

时间:2022-03-16 08:46:37

泛长江三角区域下安徽经济发展

摘 要:各个经济带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发展日新月异,长江三角洲地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安徽省加入泛长江三角洲后,即将迎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安徽省将实现产业结构化,强化自身优势。与此同时,各种未知的风险、问题也将出现。本文将对安徽省加入泛长江三角洲的机遇与优势进行分析,面对可能出现的省内产业发展不均衡及环境污染问题探讨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泛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

一、加入泛长江三角洲给安徽省带来的机遇

1.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全国区域经济都在协调迅猛的发展,2001年至2015年间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大幅增长,势头迅猛。由此看来,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的鼓励以及各类优惠政策的激励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区域内的各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期间,较好的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且在金融危机后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回升,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积极融入泛长江三角洲是加速安徽省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

2.政策因素

我国在制定中部发展战略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扶持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鼓励中部地区积极加入到区域发展中去,政策的倾斜为安徽省经济发展配置了发展的引擎。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时期,安徽省的各项优势体现了出来,国家对于安徽省加入泛长江三角洲提供了许多优惠措施,鼓励安徽省切实加强进一步融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方案政策的实施,并引领带动中部落后地区和其他经济带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安徽省作为国家将要培育的50个具有优势和鲜明产业特色的产业承接地之一,要积极与长江三角洲进行各方面的互动,并不断强化自身在区位、人力、自然、劳动力等优势,服务于中部发展战略,发挥带头作用,引领中部地区走上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为国家新时期的建设贡献力量。

二、安徽省加入泛长江三角洲的优势

1.安徽省的后发优势

安徽省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与此同时,落后本身的优势与安徽省的落后性共生。安徽省可以积极借鉴、引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先进技术,设备,资金等,使得自己能够尽快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资本,人力,技术,产业结构等的后发优势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向前发展。

(1)资本后发优势是指其提供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的潜在能力,集中体现为其巨大的投资需求潜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安徽省位于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很多城市就在南京经济圈、杭州经济圈的覆盖范围中,人口相对集中,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2)人力后发优势是指安徽省可以提供高质量且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最主要的体现是人力资源和商务成本。众所周知,安徽地区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全国知名学府,所以安徽省完全有能力对融入长江三角洲提供可靠的技术人才。对于商务成本,马鞍山市的人均工资水平不足上海的百分之五十,而其确是安徽省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合肥,芜湖也被评为经商成本最低的城市前十名。安徽省人力后发优势由此可见一斑。

(3)技术后发优势是指地区政府积与高校建立合作,极鼓励高校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不断培育出服务于社会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对技术进行革新,激发创新力,培养创新性人才,使资源尽量满足工产业转移。在2010年8月,《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由安徽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委联合,其中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安徽省引进高新技术与发展自主创新科技。与此同时,安徽省在高校与企业间“产学研用”的方面,研究机构和安徽省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合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大力开展了“产学研用”的合作。

(4)产业结构后发优势指其拥有强大的承接产业结构的潜力,在不断地优化原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化进程。安徽省传统工业城市与新兴工业城市并存,产业类型丰富,工业类型齐全,有许多像马钢、江淮汽车、奇瑞、铜陵有色等知名的企业,而且很多行业的产量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位列前茅,这说明安徽省已经发展了拥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产业优势很明显,完全有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配套能力。这些产业应用范围及产业的关联度很高,是作为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

2.区位优势

安徽省自古以来就与长江三角洲的各地区有紧密的联系,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不论是陆地交通还是水上交通都十分发达,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腹地。在计划经济时期,安徽省与江苏、浙江、上海在各方面的交流高达70%。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也加快发展的步伐,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交通发达,这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极大的优势,例如运费低廉,吨公里的运费仅仅需要几分钱,而且一次运输的货物数量很大,是非常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方式。然而在某些方面水运的局限性也很大。比如受到天气情况的影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变潮、发霉、甚至丢失、损坏的问题。运输慢是水运的特点,而且水运转场费用极高,这增加了货物的销售成本。长江的水上运输受制于桥梁的高度不够,大型船只很难过桥,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建好以后,原本期待的船只过桥速度并没有加快,很多船只为了过桥,只能采取“翻坝”的方式过桥。现在长江航道的疏浚比过去有所改善,十万吨级的货船在涨潮时可以在长江口通过,可是中下游的通航能力却不尽相同。所以长江航道的水运能力并不令人满意。除此之外,长江流域经常发生干涸,对长江航道的水运影响很大。安徽省一直是我国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接南北,而且近年来,在“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的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车里程增长至4100多公里,货邮可以达到15万吨吞吐量,年旅客运输量保证在1100万人次,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等新时代的交通方式发展突飞猛进,合肥、亳州等地区的机场都已经建成。安徽省运输方式丰富便捷,在全国交通枢纽的地位也日渐成熟,全国的通车线路基本都会在安徽省有所交集,这为安徽省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如此看来,安徽交通枢纽的优势就能够发挥出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就能大力发展安徽省的交运输业,可以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速度慢,风险大,转运费用高的问题,为安徽省在新时期的发展建立交通发达的优势。

3.商务成本优势

在安徽省发展工业产业,物价较低,商务成本较低,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所需费用,经济利益随之增加。由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导致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各个城市的劳动力成本都以较高的幅度逐年增长。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物价水平低,且安徽省的资源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长江三角洲一些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适应产业调整迫切需要转移,安徽省自然成为了不二选择。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许多工厂都向安徽省转移。

三、安徽省积极融入泛长江三角洲的必要性

1.吸引资金的流入

资金是发展的强有力保障,安徽省基础建设资金方面却存在巨大的缺口,而这仅仅依靠安徽省的内部积累是完全不现实的,解决安徽省在发展中的资金短缺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由于上海等地先于安徽省对外开放,经济较为发达,外商投资大多数集聚于此,所以对于解决安徽省的资金短缺问题有极大的帮助。若安徽省在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后,由于工厂、加工制造产业工人数量等的转入,资金流入量必定会增加,资金的聚集为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发展的动力。

2.实现产业结构化

安徽通过承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实现安徽与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对接,可以有效加快安徽省产业结构化的发展步伐。长江三角洲属于先富起来的那部分地区,各种高端产业总部集聚在此,是经济集聚地。与此同时,长江三角洲的中低端产业和手工制造业向安徽省等中西部等地区移动。产业的配套能力较其他地区强,是我国的工业基地。安徽省积极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设备,专业设备等装备制造,以及轻纺工业和食品加工的产业转移。在拥有大量低价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制造业水平及精细化程度,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承接一部分加工贸易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长江三角洲的先进技术,并不断的进行研发与创新,使之转化为自身独特的优势,激活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向产业结构化的目标迈进。

3.加强人才与经济的互动

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形成共生机制,加强人才与经济的互动,与长江三角洲进行人才交流,积极与之实现信息共享、学科知识经验交流、项目技能互助,能够利用最低廉的成本,成就最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务。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人才与技术的支持作为保障,而经济的发展的综合实力又决定了地方高校发展的物质基础。各个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服务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才的交流互动能促进高校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类型,在专业性与创新性上更上一层楼,为产业结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4.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是安徽省最发达的产业之一,泛长江三角洲的带动极大的刺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安徽省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例如风景宜人的黄山,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雅士歌颂黄山美景,流传了许多诗句。安徽省有5个地区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包括琅琊山、九华山、齐云山、天柱山,个个景色宜人。除此之外,安徽省文化底蕴深厚,凤阳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都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更有“和县猿人“、歙县许国石坊等9处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许多不为众人所周知,但是风景也极其优美的小村落,保留着传统安徽人的生活风貌,别具一格,是极具小清新风格的旅游去处,然而这些地点很多开发并不完全。泛长江三角区域下,将这些有利的资源利用起来,充分开发,可以极大的增加安徽省的游客流量,带动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5.带动中部地区发展

基于国家的角度,在泛长江三角洲下安徽省的发展,帮助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发展与增长。早在2006年4月国务院就提出安徽省是实施中部战略的重要城市之一,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可以有效的带动人口向中部地区流动,促进经济增长,为中部战略实施做出榜样,成为经济发展带头人,加快产业结构化的步伐。安徽省处于我国中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延伸,也是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进一步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纽带。因此安徽省的发展是形成东西互补,合理分工,加速中部崛起的引擎。

6.带动就业

就业问题涉及到老百姓,所以一直都是百姓所关心的问题,所以是国家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在泛长江三角洲下,人工智能化的管理,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作业,对于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减少,一大批的工人将离开,需要新的就业场所。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后,劳动力需求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强,而且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力转移路程短,劳动力迁移的路程短,效率高,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式。泛长江三角洲下,安徽省外资企业与外贸行业的加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量加大,为安徽省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7.增加开放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开放的程度就像是带动发展的发动机,发动机动力足才能有效的使商品流动空间、频率、种类、资金来源、经济发展等零部件充分的运作起来。安徽省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城市,信息化程度,经济结构都不具有优势,而在泛长江三角洲发展下,有利于安徽省引进外资企业,扩大贸易总额,提高经济外向程度,有效的解决了安徽省经济开放度低的问题。

四、安徽省加入泛长江三角洲所面临的挑战

1.省内产业发展不均衡

安徽省合肥、淮南、淮北、马鞍山、铜陵这五大地区的工业产值占到全省工业产值的50%,可见这五个地区在产业集中度和产业规模上都高于其他地区。照此看来,这些地区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于产业的承接能力较强,外来转移产业更加偏向于向这些地区转移。如果长江三角洲转移的产业都集中到这些地区,将会加大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由于发达地区需要转移的产业大部分都是耗能较高的,对环境有所影响的产业,所以无选择的盲目承接长江三角洲的转移产业,可能会导致安徽省环境污染。而且不排除有些地区在承接产业后一味只求经济增长,却以环境恶化为代价,这将形成不健全、不成熟的产业承接体系。

五、安徽省加入泛长江三角洲对策研究

1.政府进行经济引导

面对省内产业发达地区对产业转移吸引力大,落后地区吸引力小的问题,政府可以制定在财政方面的优惠措施,对落后地区的产业承接提供适当的帮助,积极引导产业承接的和谐与平衡,并鼓励发达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共同实现发展。

2.严把项目准入关

安徽省环境容量大,资源丰富,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和人们赖以生存的前提,自然秀美的生活环境也安徽省可利用发展经济的优异条件之一。因此,安徽省在承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时,要趋利避害,对于有污染的产业转移坚决不能承接,选择工业项目时要优先考察污染排放指标,严格把握好项目准入关,坚决有效的避免产业转移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这一类问题。万不可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引入污染严重的产业,在一时之间可能会使经济指数上升,却使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参考文献:

[1]程肇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发展的理论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5).

[2]魏亚平.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3]何频.论文化力与区域经济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05(6).

[4]李邢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流动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3(12).

[5]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1).

[6]张楠.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对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作者简介:刘鑫,女,汉族,内蒙古,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3级本科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上一篇:基于烘干筒内叶片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宜阳县玉米氮肥运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