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时间:2022-03-16 05:05:28

浅论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摘要: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动态控制过程, 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本文探讨了市政工程造价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

Abstract: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is a system, dynamic control process, need total course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st decision stage, the design phase,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of the process control and management.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镇道路、供水、路灯、园林绿化等市政工程属于城市基础设施范围, 是构成城市的骨架, 市政工程建成后直接体现的不是经济效益, 而是巨大的社会效益, 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功能, 搞活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市政建设是非赢利性的, 因此它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的资金筹措, 而这些资金是有限的, 因此必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这就需要在市政建设的各个阶段中控制好工程造价。

一、重视建设前期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前期阶段是指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完成的工程建设阶段。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都注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因为从表象上看,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形成于施工招标投标阶段,而占造价比重最大的人、财、物的投入主要在施工阶段。但事实上,一个工程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方案是否经济可行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一项数据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达到80%。大量的事实证明,市政项目前期投资估算的偏差是造成其投资效益低下、三超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失误也往往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和投资超额留下活口。由此可见,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的优化,建立项目优化评选,采用科学的估算,细致做好投资估算,形成投资最高限额,以便有效遏止“三超”现象。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拟建项目一经决策,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造价控制的关键。工程设计是市政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1、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方案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市政工程项目一次性投资的满足使用要求,关系到市政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设计方案的优与劣都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和工期长短。国外专家指出,虽然设计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小,不到1% ,但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75%。很显然,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必须克服,控制工程费用应从设计抓起。特别是市政道路工程,大多处于市区,均属于线型工程,影响控制因素很多,如平面线型的选择、纵断面坡度的选择,都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因此,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应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而这种控制应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做法,并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各个阶段,即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均应精心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设计变更,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

2、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

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它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也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

三、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其工程造价控制不是以降低工程造价为目的,而是以控制投资不突破批准的项目预算为重点。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招标管理、施工管理和决算管理。

1、市政工程项目招标阶段管理

(1)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规范招投标活动,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随着工程造价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全国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标即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建设单位要选择合理的低价中标者,即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不低于成本的报价,避免低价中标、施工变更、高价结算的现象。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做好合同的签定工作。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也是确定结算原则的最重要依据,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的如费用、工期、质量、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

2、施工阶段管理

(1)及时掌握建筑材料市场行情,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做好材料用量计划,特别是甲供材用量的计划与进度,控制材料用量。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往往在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2)认真、严格地对待现场签证。现行的市政工程项目一般都实行监理负责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图施工。作为进驻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在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同时,应熟悉工程造价知识,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后方能签字盖章,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不应盲目签证。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下隐蔽工程较多,交叉作业、施工作业点多而且分散,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等,目前,工程施工中的签证内容不清楚、程序不规范、责权不清等,是造成工程结算扯皮,项目造价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

(3)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设计变更是实施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中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工程施工图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等。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若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若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的初期。

3、决算阶段管理

(1)竣工结算包括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竣工结算书、工程签证等。结算书编制应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确定的结算原则,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应当采用固定单价合同。工程量的计算应按工程竣工图计算,并应遵循《规范》的计算规则;综合单价则应执行投标书中的综合单价,对于新增的工程项目,凡是相类似的项目可参照投标单价,没有的项目应由施工单位报价,交建设单位审确核定。

(2)加强决算管理,把好决算审查关。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审计机构依法对建设项目决算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其目的是保障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正确评价投资效益,它是项目实施阶段的最后一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审计人员应坚持按工程建设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严格把好审核关。

结束语, 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动态控制过程, 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相信通过对市政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 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 一定能完成市政工程的投资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郑鹏. 对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施对策[J]. 河南建材, 2009,(03) [2] 夏世镜. 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研究[J]. 科技资讯, 2009,(15) [3] 徐锦华. 全过程造价控制现状浅析[J]. 山西建筑, 2007,(19) [4] 汤靖. 浅论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审核[J]. 湖南交通科技, 2008,(02)

上一篇:强化理念,创新培训,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 下一篇:船舶A字吊臂制作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