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现阶段机电设备维修与维护管理工作

时间:2022-03-16 02:15:18

刍议现阶段机电设备维修与维护管理工作

摘要:机电设备维修和维护管理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要的一个辅工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磨损和老化,从而降低其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机电设备;设备维修;基本要点;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引言

自二次工业革命后,机电工程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了各项生产生活中,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人类社会财富的积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机电设备作为一项具有一定使用寿命的工具,其使用性能会在其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损害,因此为更好的保证机电设备的使用性能,加强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与管理工作刻不容缓。选配操作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择业务熟练、懂机械方面知识、反应灵活、责任心强的操作人员。另外需要专门评选一位内行的组长,学历要高,工作经验要丰富,责任心要强,他要对手下员工管理、组织,直接负责。岗位分工和培训能让操作人员在设备调试和使用设备阶段知道如何操作、运行管理及注意安全事项等。

一、机电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与维修方式的定类

(一)设备维修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它由5种具体的维修方式构成。

1.维修预防。维修预防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它提倡在产品设计制造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和避免设备的维修。

2.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设备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之所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设备检查诊断不可能把所有的故障隐患全部发现,设备故障在生产中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事后维修方式还是比较经济的,对于简单或不重要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但对于重要设备来讲,如果采用这种维修方式的话,将会使设备故障增加、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高,是很不经济的。

3.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是不断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其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任何先进的设备是相对的,总有某些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维修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更趋于完善。

4.预防维修。预防维修是以加强设备检查为主,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能大大减少故障的停机时间。预防维修包括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两方面的内容,状态维修是利用检测、监测和诊断技术,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安排维修,事先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故障停机的损失。

5.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TNPM 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系统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设备维修中最重要的是基础化管理。

(二)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定类

1.故障维修。又称事后维修,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立即停机进行维修的方法。

2.定期维修。又称预防维修或计划维修,是根据固定的设备运行时间或当量时间间隔进行维修,不论设备状态如何,到一定时间后便停机维修的方法

3.改进维修。又称技术维修,是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采用新技术,实施改进设计和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进设备的性能的维修方法。

4.状态维修。又称预知维修,是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的方法。

二、设备的维修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要进行看、听、闻、摸,再用脑子思考才能迅速、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点,故障类型。

1.观察法。即用人的感官去判断设备是否异常,注意观察设备的外形有无异常。与事故发生前进行对比,有无出现桡曲、变形、变色、裂缝、松动、破坏、磨损、冒烟、漏油、腐蚀等情况;是否有异味,异常的声音,摸摸机器的绝缘塑料部分,看看温度大概多少。这样一来,确定设备运行状况以及发生故障的性质和程度,对此快速排除故障、提高效率是非常有用的。

2.复位法。对设备全部归整至初始状态,进行复位,调零,经过长时间的不间断运行,设备难免出现故障。但某些情况下设备本身并未损坏只需要对运行设备进行重新开机、上电复位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3.替换法。即是利用同类元器件对产生怀疑的部件进行更换进而确定、排除故障的方法。尤其是在采用上述各种方法仍旧无法排除故障的情况下,采用替换法可以事半功倍,迅速找到设备故障地点。

(二)注意事项:

1.维修人员检修机电设备时,首先必须把电源断开,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告牌,以免他人误操作。

2.维修人员如果必须带电进行工作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a.设专人监护

b.在天气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c.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d.必须穿长袖衣服,戴手套和工作帽,穿绝缘鞋。

e.严禁使用锉刀、卷尺等容易造成短路和误触电的金属工具。

f.注意采取防止相间短路或相零短路的隔离措施,人体不得同时触及两根线头或同时触及带电体与地等。

3、禁止用湿手接触带电的电器,更不可用湿布揩擦电器。

4、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三、机电设备系统诊断分析

导致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机械制造及其装配明显是不当的(存在着加工误差大、配合差性质不合理等实际情况);

(二)机械设备的设计不全面(结构不合理,动态特性能较差等);

(三)设备安装方法不当(与相关设备的联接超差、基础变形等);

(四)设备的运行条件不佳(状态不良,与工艺过程中的参数不匹配等);

(五)设备劣化(设备经长期运行,其零部件发生应力集中及磨损等);

(六)设备操作不当(违章改变工程、起停机不符合操作规程、超负荷运载等)。

(七)设备合理,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温度情况采用不同型号类别的油,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一旦确定了油的类型,就不能出现剂混用的情况。因为机电设备的精密零件对外界的温度变化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要及时停止,去调换适合的。

总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可以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是否正常或异常,也便于掌握和了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如何,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四、机电设备维护的基本要点解析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维护管理制度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基础,设备运行档案为依据,根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如:设备运行档案显示,将设备故障控制在萌芽阶段。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每月设备运行时间,制订出月度、季度、年度设备检修计划。检修工作分为现场检修和计划检修。现场检修,是以机电值班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依据而提出的检修要求,是一种被动的检修;计划检修,则是预防性检修,是一项保证设备性能和完好的重要工作

(一)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首先,单机、独立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其次,连续生产线上集体操作的设备,实行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区域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再次,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可以由设备所在具体部门设备主任来指派专人来维护保养负责制。

(二)维护保养责任者有下列职责:首先,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 其次,正确的按车间制订的表规定,定期添加油或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再次,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钟停机,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三)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首先,由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其次,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明确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的具体职责。

(四)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在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中应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设备中的起重设备应注意使用前后的拆卸和安装的过程;选择专业人士来操作,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保养,还要定期定时的对其性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维修,一旦出现的问题无法排除,就必须报废,不能再使用。其次,应保证设备使用现场的道路、水路、电路的设施完备;符合设备使用的基本条件,如达不到要求,则应提出整改意见,使环境达标。

五、结语

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以及设备的保养,始终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和管理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坚持对机电设备进行合理的维修和保护,要将这项工作做到位、做扎实,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机电设备更好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楠楠.浅谈机电设备安装的安全与防护[J].经营管理者.2011,(9).

[2]法书学.机电设备安装运行的异常现象及对策[J] 2011,(1).

[3]黄欣.关于机电设备管理问题的分析[J].科学之友.2011,(6).

[4]蒙丽华.机床电气设备维修实践与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1,(1).

[5]李卫红.机电设备维护维修的一般方法[J]..2011,(1).

上一篇:强化小区给排水管道设计合理性的方法 下一篇: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内容探讨及其相关节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