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新素质探微

时间:2022-03-15 09:03:32

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新素质探微

摘 要: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课程和教学改革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新课程在目标、方法、组织、评价等方面都有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具备一定的新素质。这些新素质包括情感激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教材、课程开发、联系生活等方面。

关键词:课改;高中;地理教师;素质;教师;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只有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新的目标、新的方法与途径必然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新素质。

一、情感激发的素质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课程目标,是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无论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都离不开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具备情感激发的素质,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以高中地理课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用之才。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素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对教师而言,现代信息技术首先是以多媒体为主要代表的教学手段。对于高中地理这样相对较为抽象的学科而言,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它可以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过程进行处理,使之直观形象,提高可观性,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生理解。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例如大气运动、大洋运动、自然灾害,教师很难甚至无法直观形象地向学生演示,即使采取挂图等手段进行讲解,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师生满意的程度。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课件动画模拟演示方式,将学习内容中微观的、无法见到的、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地理现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辅之以同步分析与讲解,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形象水平,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地理教师还应学会运用博客、QQ等互动性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缺乏师生互动,极易成为单向灌输,从而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如果能够有效运用博客、QQ等互动性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就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激发所有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不仅如此,这些现代信息技术,还能有效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展现高中地理教师的个性,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真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学习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处理教材的素质

处理教材历来是教师的重要素质,本轮课程改革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倡导的“超越教材”是对过去“唯教材论”的一种挑战与创新,从广度和深度上赋予了教材更深厚的内涵。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单纯的“教教材”,而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的充满情趣的“用教材教”。恰当地“用教材教”需要教师具有“跳出来”的勇气和智慧,即既尊重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借助教材又能跳出教材。例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地理1”和选修课程“选修5”都出现了“自然灾害”及相关内容。在高一地理上册中就有“气象灾害”的内容,并且把台风灾害放在了首位,指出了台风带来的各种灾害。然而对于台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却没有涉及。地理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给学生指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训练学生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究竟怎样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用好教材,合理选择和有效激活教学内容,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使他们透过教材看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丰富的知识世界,走进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精神的世界,这是对高中地理教师智慧、经验和技能的挑战与考验。

四、开发课程资源的素质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而且学生的经验、疑问、情感、态度等也是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教师掌握了丰富的资源,且具备了课程开发的能力,就有能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更能进一步促进课程目标的落实和达成。

校本课程的提出,同样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都非常明显,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各有特色,这恰恰是开发地理校本课程的优势。只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开发课程资源成为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必备的新素质之一。

五、联系生活的素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联系生活的素质。

为实现教学贴近生活,培养联系生活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生活中来,在教学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地理学科与生活关系密切,无论是在新知识的导入,还是在新知识的展开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密切联系生活。例如,可以从蔬菜大棚导入“温室效应”,可以围绕鞭炮烟花的燃放讨论环境保护,等等。始终围绕生活教学新知识,既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又容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第二,到生活中去,在运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用课堂介绍、专题讲座或者参观访问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鄱阳湖风力发电项目的建立、中国高速铁路的布局,等等。此外,还可以针对当前社会和科技热点问题,如云南持续干旱、欧洲和日本极端寒冷天气等热点问题,利用讲座、宣传栏、科技周等形式给学生介绍,可以使地理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的气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地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

上一篇:“借题发挥”试卷讲评效果好 下一篇:阳朔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