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 远离皮肤瘙痒

时间:2022-03-15 02:58:00

未病先防 远离皮肤瘙痒

冬季,皮肤最容易发生瘙痒,尤其以小腿、大腿、胳膊、脊背等部位瘙痒最为明显,而且以中老年人症状最为明显。

年老失养,皮肤易痒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皮肤发生退行性变,皮肤分泌机能减退,表现为皮肤萎缩变薄、含水量降低、皮肤附件萎缩、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失去保护作用。

中医认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易肝肾阴亏也是导致皮肤失养的原因。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肾气的虚弱,五脏六腑的机能日渐衰弱,肾精不能濡养五脏和皮肤,就会导致皮肤干燥失养;而随着年龄增加,肝气也会亏虚,调解全身气机和津液代谢的功能将日渐减退,津液的输送出现障碍,脏腑和皮肤的滋养就会减少。这样就会导致皮肤出现瘙痒。

天干风燥,皮肤易痒

皮肤在失养的情况下,再遇上秋冬干燥的气候,将会内燥与外燥相因,以致皮肤失养生风,风性善行而数变,人体皮肤也变得更加干涩粗糙,甚至表皮脱落,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表现出皮肤瘙痒的症状。

为肌肤加油补水,预防冬季皮肤瘙痒

如何预防冬季皮肤瘙痒?最需要为肌肤“加油”“补水”。那么,怎样加油补水呢?必须由内至外。

两款药膳滋肝养肾

在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饮酒及辛辣食物可诱发和加重瘙痒症,因此应禁酒、少食辛辣食物,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以及芝麻、花生等养血润燥食物,还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另外,滋肝养肾的药膳对预防瘙痒也有一定的益处。

1.枸杞蒸全鸡

材料:母鸡约1000克,枸杞子30克,调料少许。

方法:枸杞子放入鸡腹内加调料后隔水蒸2小时,分2-3次食用。

2.杞子冬麦蛋丁

材料:枸杞子10克,瘦猪肉30克,蛋5个。

方法:肉剁碎、蛋打碎隔水蒸切成粒状。将肉、枸杞子、冬麦、蛋粒一起炒匀即可。

注重生活细节防瘙痒

情绪稳定研究发现,人类情绪的各种变化,可引起皮肤的瘙痒。但与皮肤瘙痒最相关的情绪活动还是焦虑和被压抑的愤怒。这些情绪不仅会使已有的瘙痒感加剧,而且还可以在一个没有皮肤疾病或皮肤瘙痒的人身上引起瘙痒。所以,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防止瘙痒。

少洗澡生活中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洗澡可缓解瘙痒。其实,过勤的洗澡,虽然能够暂时止痒,但会使得皮脂更加减少而加剧病情,同时由于肥皂、热水的刺激,加速人体水分的蒸发,使得皮肤变得干燥、粗糙,从而加重了瘙痒。所以绝对不能洗澡太勤,否则只会越洗越重。

洗澡以每周1~2次为宜,水温在35~37℃,浴后使用凡士林、矿物油、尿素霜、乳液等,对皮肤起到保湿、滋养软化作用。此外,芦荟汁液外用具有抗菌、抗炎、止痒、保湿的功效,近来亦用于美容,读者也可以试用。

合理穿衣季节的更替对衣着有不同的要求,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气温低,风速大,要防风、保暖、舒适。衣服宜宽大、松软,内衣可选用棉织品或丝织品,不要穿毛织品。

保持大便通畅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便秘既是瘙痒发生的原因之一,也是加重瘙痒的诱因,要保持大便通畅,将体内积聚的有毒物质及时排泄。

生活规律瘙痒与情绪、睡眠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瘙痒时,往往导致夜寐不安,于是白天精神不振,可加重瘙痒。所以,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适当运动。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皮肤瘙痒时,应尽量避免搔抓,做好皮肤护理。搔抓不仅会使皮肤破损形成感染,还会继发皮炎、湿疹改变,而且局部的感觉神经常因反复刺激变得更加兴奋、敏感,使瘙痒进一步加重,患者越痒越抓、越抓越痒形成恶性循环。瘙痒难忍时,用指腹按摩代替抓痒,可抑制感觉神经传导,减轻痒感。

(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硕士/教授)

上一篇:养眼,中医有妙方 下一篇:当心保健品里的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