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美味佳肴“四只鸡”

时间:2022-03-15 01:38:47

永平美味佳肴“四只鸡”

云南永平是中国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上的一个小镇,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还汇聚了“黄焖鸡”“木瓜鸡”“辣椒鸡”和“叫花鸡”的美食佳肴。

黄焖鸡

黄焖鸡,是云南永平的一道传统美食,不仅在滇西各县的宾馆酒店频频出现,而且四处扩展到云南省境内的大宾馆和小食店,曾被美国《天下美食》和日本《名厨料理》做过详细介绍,以其色美味香,闻名天下,形成了“万店共享一只鸡”的独特景观。

云南永平的黄焖鸡早在一千多年前便已风靡滇西。这自然与永平县境内那条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的开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据传说,公元1659年,永历帝朱由榔在李定国的护送下败逃缅甸时,走的就是博南古道,沿途驻守的驿官也是用“永平黄焖鸡”来招待这位流亡皇帝的。他亲口尝后,便以其色鲜味美、香气扑鼻、油而不腻、烹制快捷、味道独特而大加赞赏,称其为“滇中第一佳肴”。

永平黄焖鸡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但鸡的选择大有讲究。活鸡必须采用山地自由放养的刚要下蛋的仔母鸡,或者是刚开叫的仔公鸡。将仔活鸡宰杀洗净之后,剁成1~2 cm大小的方块,加上盐巴和酱油拌均匀,然后,将香油或纯菜籽油注入锅内烧热后,放入干辣椒、山花椒、草果、八角炸变色,再依次放入鸡块、姜片、蒜瓣、葱节翻炒几次,盖上锅盖焖起来,待鸡肉水分焖干而发黄,再翻炒一两次即可装盘食用。值得注意的是,烹制黄焖鸡的关键在于掌握火候,只有用旺火焖炒出来的鸡肉才不会失去真味。这样烹制出来的黄焖鸡,不但咬口嫩、有嚼头、口感好,而且吃后唇齿留香。

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兴起,永平的黄焖鸡经营户远见卓识,通过不断探索,推出了方便又不影响味道的瓶装、袋装黄焖鸡礼品,让远方的食客随身带走“一烹天下香”的人间真味。从此,“永平黄焖鸡”这道乡土名菜也随之被众多的海外游客推介出国门。

木瓜鸡

永平木瓜鸡与黄焖鸡不尽相同。黄焖鸡无汤,食客在于美食鸡肉;而吃木瓜鸡,既吃肉,又喝汤。它以汤色乳白、肉质鲜嫩、酸香可口和营养丰富而广受食客青睐。

永平木瓜鸡最大的特色,是用纯天然的白木瓜和自然放养的土鸡为主要原料。这里说的白木瓜,是用柏芝树的根与酸木瓜的尖嫁接而成的木瓜。这种白木瓜果大皮薄、肉质丰厚、酸香浓郁、核小汁多,含有糖苷、胡萝卜素、维生素C、蛋白酶等多种营养成分。它不仅是上好的调味佳品,而且具有舒筋活血、通络化瘀、祛风除湿和开胃健脾的功能等。选用的土鸡,是刚开始下蛋的母鸡,或刚开叫的公鸡,以保证肉质的劲道和口感的鲜嫩。

烹调木瓜鸡的工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活土鸡宰杀洗净之后,可根据食客的喜欢,砍剁成大小两种肉块,分别加工制作。大的,要求头、脖、腿、脚、翘分明;小的,全部砍剁成1 cm一块左右。接着,架锅待油热之后,先放生姜、草果及几段干辣椒炸至变色,然后倒入鸡块,撒上食盐,一起翻炒至水分干为止,再加入适量的水煮。待煮熟之后,放入白木瓜丝或片,稍煮片刻即可出锅食用。如果在烹调木瓜鸡时能加入一些火腿片,汤里多了腊肉的醇香,也就更加令人垂涎了。

辣椒鸡

提起永平的辣椒鸡,在这里还得先说说一段小故事。那是大保公路刚开通的时候,有一家山城重庆的夫妇来永平曲硐驿站开了个小食店,取名为“风味辣子鸡”。这小店名字倒有些吸引顾客的味道,但却错把“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云南人怕不辣”的民谣当了真理,将一只锅里炒满冲天辣和小米辣等辣椒,待出锅盛在盘子里,却只见辣椒少见鸡肉,因其辣味极致,食客们含在嘴里难以下咽,结果落下了“永平人不会吃辣子鸡”的高论。从此,小店也因顾客冷清而关门。

其实,真正的“永平风味辣椒鸡”,最早是出现在偏僻的乡下农家的餐桌上。因为永平风味辣椒鸡的独特之处,不但受到环境的限制,而且不是一年四季都可吃到的,所以,永平百姓吃辣椒鸡,大多都在冬天或雨天气候寒凉的时候,其目的是美食之后增加身体的热量,增强抗寒能力。

原汁原味的永平辣椒鸡,它的本质原料(鸡和辣椒)必须是海拔较高,林木葱茏,山清水秀,气候寒凉的山野里,即鸡是山乡绿野自由放养的土仔公鸡,现宰现烹;辣椒也是山里栽种的无公害红辣椒。具体的烹制方法,是将宰杀好的鸡砍剁成1~2 cm见方的块状,装在盆里淋上料酒、酱油,撒上适量食盐拌匀,腌制20 min左右,然后准备两只锅,一只锅油热后将鸡块倒进锅中炒炸,待肉表变色,即用漏勺将其捞入盘中。接着,将另一只锅里的油烧热后,依次放入草果、干红辣椒节、山花椒果,再拍几块生姜入内,炸至变色,即把鸡块放入加猛火翻炒,少顷即可出锅。这样烹制出来的辣椒鸡,香气四溢,色鲜味美,麻辣酥嫩,诱人食欲。

改革开放以来,躲在大山里的真品“风味辣椒鸡”,以自己的独特魅力,走进了城市,成为永平辣椒鸡的代表,名扬四方,招惹食客络绎不绝。

叫花鸡

永平叫花鸡,是一道最接地气且制作简单的美味佳肴,它离不开品位较高的纯净泥土;其名字也较为普通实际,它最初出自一个外来讨饭的叫花子之手,故而得名“叫花鸡”。

制作叫花鸡的方法,可以分为下列几道工序。一是准备一大坨山野色泽纯净的胶泥;二是宰杀一只1 500 g左右的山地放养仔鸡,掏空鸡腹内脏,塞些草果、姜片、蒜瓣、葱段、芫荽等佐料;然后用荷叶或芭蕉叶把鸡包裹起来,再在外面包裹上一层厚厚的胶泥,放在火塘里烧烤4 h左右。待考熟之后,从火塘里拿出来往冷水里稍“冰”一下,剥开泥巴就可食用叫花鸡了。叫花鸡肉滑而不腻,酥烂香嫩,有天然的真味。如果烹制时在鸡腹里放上一点荷花、金银花或者竹叶之类的花草,那烧烤出来的叫花鸡,就更有一股荷叶、金银花和竹叶清香之气直扑口鼻,吃在嘴里更是赞叹不迭。

上一篇:唐诗中的那些“吃货” 下一篇:走出膳食纤维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