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忠:看管我们看秀的心

时间:2022-03-14 06:14:25

幕后到幕前 适应时代

对于这次走到幕前,成为《中国梦之声》的评委王伟忠笑言自己也在适应这个时代,更加想多了解一些信息,不管是东西文化交流,还是全新的节目合作方式,都很想了解。摸清楚这些信息之后,希望能把一些有意义的讯息带回台湾,帮助台湾的综艺节目继续发展。王伟忠不仅是优秀的综艺节目制作人,更是一流的经纪人。他曾一手挖掘、调教了胡瓜、吴宗宪 、大小S等一票台湾名嘴。他还透露,此次来内地也有私心,就是想要挖掘一些好苗子。

P:大家都知道你是台湾综艺制作行业的教父,此次来到内地竟然破天荒的选择了幕前?

王伟忠:做幕后比较自由,比较舒服。但我觉得在未来,这种自媒体时代谁都脱离不了一些荧幕。我看到现在内地的综艺节目跟雨后春笋一样地起来,好多都是跟外国的电视合作,一些形态来合作,我很好奇,觉得有趣。其实在综艺节目上,台湾人跑世界比内地还要早一些,也看了很多现代流行的东西。但真的机会来临还是现在,但我已经50多了,快退休了。不过依旧能够碰到这种状况还是很欣喜,所以来取取经。

P:你内心对偶像的定义是?

王伟忠:我觉得偶像应该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可能特别高,特别帅,或特别俊,或特别美,或特别漂亮,或特别会跳舞,或特别会耍宝,他就有一个特色是别人无法取代,别人无法做到,也模仿不来的。

评委再牛 也是绿叶

P:你觉得自己做评委有什么样优势?

王伟忠:其实我是做幕后的,内地很多人都不认识我,请我来就是希望我从多角度来说。我希望华人圈能够变得很棒,我不敢说取代欧美,我们的条件很好,不管拍电影还是做偶像,做实力派歌手,或者做电视,做纪录片,以后一定会。你看一个节目到最后,还是表演人最厉害,我认为最重要还是表演者。

P:现在综艺节目,大家都习惯眼光都放在了导师或者明星嘉宾身上?

王伟忠:一个东西的养成有他自己走的出路,有的节目一定会是评审精彩,有些一定是选手精彩。我觉得到最后还是选手是花,评审是绿叶,试试看没有选秀,只让几个评审说上十来集,那不是打麻将说相声嘛。我19岁就在媒体业,我觉得人在媒体业就跟叶子一样,媒体就是风,把这个叶子吹得满天飞来飞去,叶子无法作主,没有办法作主,就是飘来飘去,面对炒作只能无言以对。这个都无所谓,我们做节目也会添油加醋。

我们在学习 也在进步

关于今年国内如此多档的音乐选秀节目,还有那些引进外国版权的节目。让观众看着都有点眼花缭乱。而对于这样的状态,王伟忠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学习并进步着。一向以创意著称的他,也坦言在台湾,我们也有学习国外节目的痕迹,也有成长的经历。“学习是我们打基础的部分,再后来能成长到什么程度,还是靠我们自己。”

P:现在全世界都在做音乐题材的节目,有何区别?

王伟忠:每个地方其实都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是培养歌手出来能够出唱片的,有产值的,这是从星光大道一直到华人星光大道最在乎的事情,希望能够出唱片,一路这样下去,这是我们做节目比较在乎的一个地方,可能是这样一些区别。

P:现在内地做综艺节目有一个很大的现象,很多都是引进国外版权的节目,您做综艺节目的时候,很多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创意,你怎么看这种的现象?

王伟忠:台湾以前资讯比较跟国际接壤,所以很多节目也是看国外的感觉,也有这样半模仿的状态,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版权的概念,有点这样的感觉去做节目,但不是全盘买版权。买版权的好处,你知道所有的一套像圣经,完全写在里面,会很快从节目里面把技术提升。引进外国的团队进来,他们走了之后,技术就留下来了。很多国家一开始做任何文化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进步,都是用这套方法,现在刚好是这个时候,我觉得内地做节目,基本上就是买拷贝回来,然后就看各台怎么样进步。再下一个阶段,因为技术层面提高了,接下来就会开始技术完了就是艺术,艺术完了就是魔术,魔术完了就是巫术,越做会越顺利。所以买拷贝的方法,如果把技术提升到一定的地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P:台湾的节目会有怎样的突围?

王伟忠:其实我们在台湾长大,觉得都有责任。两岸交流多也是好事情。制作节目第一个考虑就是成本问题,人力成本、金钱成本、所以台湾其实是比较用创意去做事情的,有时候给的太多、条件太好的时候,反而创意会枯竭,人有时候会穷则变、变则通,我们也在想蓝海策略。内地现在当然是制作环境,电视电影新媒体各方面真的是很突飞猛进。

上一篇:8月消夏读书会 下一篇:高血压:渐危OL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