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写出精彩

时间:2022-03-14 01:38:09

摘 要: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读写结合 模仿练笔 拓展练笔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资源,模仿练笔、拓展练笔,都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模仿练笔

“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是儿童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模仿可以使儿童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当我们把课本中的精彩片段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理解、入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仿照他们的写法练笔。

1.句式仿写,要有效指导。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它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但我们要找出有特点的句式要求学生模仿。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叶圣陶先生描写溪流就有这样的句子。“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我要求学生用四个时而造句。学生们深思了二分钟也只写出了“天上的云时而像小猫,时而像小狗,时而像小兔,时而像骆驼,真是变化多端呀!”面对这种情况,我立即提醒学生,要求学生想一下什么事物变化多而且变化快。这次学生的回答有了变化。有的说是大海,有的说是山路,有的说是音乐……针对同学们说的这些事物,我又踩去了集思广益的办法。于是就有了“大海时而微涛拍岸,时而波浪翻滚,时而风平浪静,时而巨浪滔天。”“山路的变化真大呀!时而弯,时而窄,时而平,时而陡。”……这样的句式仿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依样画葫芦中,能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髓,最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片段仿写,有效进行。片断训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它不必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情节,也不必要求有严密的结构。这种局部模仿,范文较多,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作者先用“穿梭”概括的写安静是怎样在花丛中走的,又用“流畅”和“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具体的来写安静是怎样在花丛中走的。这种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学生学习。我把这课的练笔安排到了安静这个盲童放飞蝴蝶时仰起头来张望处。“安静张望着,她一定张望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学生续写之前,我又提示学生可以用刚才学到的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于是学生有的写到“安静张望着,她一定张望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她看到了蓝天如海,她看到了红花似火,她看到了绿草如茵……”我想这样片断训练篇幅虽短,但内容学生自取,形式模仿加创造,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3.顺序仿写,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的能力。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也可以文章结构仿写。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有《颐和园》一课。课文是一篇以游览顺序写的游记。在单元作文中,我就鼓励学生也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一处风景名胜,文中要表达自己对这处风景名胜的喜爱之情。在学生的写作中感受到学生的收获很大。

像这样的篇章模仿还有很多,读写紧密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我们只要认真领会这些练笔的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体验文学情境,体验习作乐趣。让学生紧扣读写结合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达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加深理解,就能使学生两种能力相辅相承地得到发展。

二、拓展练笔

拓展练笔主要是利用学生的想象。想象是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的表象进行积极思维,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巧妙地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这样的小练笔,除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标点想象。语文教学中有一重要的板块资源,就是标点。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等都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果适时的利用起来,进行有效练笔,更能促使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月球之谜》一课中,学生在通过朗读充分感受到月球真的藏有人类想不通的问题之后,出现了省略号。于是,我以“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展开练笔。学生不由自主地倾吐着的疑惑,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科学的崇敬。

2.补充空白。教材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和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是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标点等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化空白为练笔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把“空白”补出来。拓展文本内涵。

3.续写练笔。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假如教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如在学习了《小摄影师》后引导学生写《小摄影师走了之后》;学习了《那天》后写《库伯把车开走之后》等。续编故事是要足够多时间的,但费时但又不省心的写话,不但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会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练笔可以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高度统一。

总之,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以前我们重视了读的训练忽略了写,结果读也失去了有效的巩固和检验机会,学生眼高手低。,但如果强调写而忽视了读,写就会陷入盲目性,写者会江郎才尽。因此,读与写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出精彩文章,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上一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 下一篇:"研学后教"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