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次北固山下》背诵教学片段

时间:2022-03-14 09:00:00

王湾《次北固山下》背诵教学片段

编者按:对于背诵性教学,我们往往只关注学生是否会背、背得是否流利,而不注意背诵方法的指导与背诵能力的提升。这则案例就是想通过诗词层次划分与时间掌控引导语文教师要在背诵方法与背诵效率上下工夫。

教学目标:通过《次北固山下》教会学生古诗词背诵技巧,提高背诵效率

教学准备:每生计时器(秒表、手表等)一只

课堂呈现:

师: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五言律诗。如何将这首诗快速准确地背下来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诗歌背诵的技巧。在背诵之前,首先要读,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时间2分钟。(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既准确又流利。大家看看,如何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呢?1分钟!(生读,划层次)

生:这首诗分为两层:前三句都是写景,最后一句抒感。

师:你这种划分是可以的。前三句是写景,这些景色是同一个地方的吗?有没有更细致的划分?

生1:第一句是过渡,从山外引到水前;第二、三句写作者在船上看到的景色;最后一句是作者抒发的情感。

生2:第一句是说作者从陆路改成水路,第二句是作者白天在船上看到的景色,第三句是作者凌晨在船上看到的景色,最后一句是作者抒发的情感。

师:这两种划分老师认为都很好!后一种划分更细致,条理更加清晰。这就是背诵的第一步(板书:划分层次)。具体地看每一层又该如何背诵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抓关键词语(板书)。我们先试试第一句也就是首联。大家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抓关键词语,我们可以选择句中的景物――青山、绿水。用什么方式通往青山,用什么方式通往绿水呢?

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师:第二句也就是颔联,写白天在船上看到的景色。我们可以选择的景物是――

生:潮、岸、风、帆。

师:潮和岸什么关系,风和帆什么关系?大家尝试背出来。

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师:非常好。我们看第三句也就是颈联。我们可以选择的景物是――

生:海日、江春。

师:凌晨时分,作者在船头看到海日和江春怎样的景象?

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师:尾联是作者的感慨,我们可以抓住的关键词语是――乡书、归雁。古代就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就让大雁带去我对家乡的问候吧。齐背!

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师:这首借景抒情的诗写作者沿途中所看的景色,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我们在背诵时,要划分层次,再抓住关键词语。这些词语主要是景物,同学们可以先把这些景物写在空白页上,再尝试背诵。时间3分钟,之后老师抽查。

(生背诵)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也很用心,掌握得也很牢靠。划分层次再抓关键词语,化繁为简,让复杂的诗变得容易起来。如果只是单纯性地去朗读,去理解背诵,我想花的时间再多,大家也未必能够这么快就背诵出来。为了巩固成果,老师准备了崔颢的《黄鹤楼》这首七言律诗,大家看投影仪,字数比《次北固山下》多16个字,有没有信心将这首诗背完呢?

生:有!

师: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这首诗,注意某些字词的读音。(师读学生听)

师:需要注意的字是“萋”“鹦鹉”。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力求读得准确、流利。时间4分钟。

师:哪名同学示范一下?

(生读)

师:完全正确。大家再读读这首诗,想想看这首诗该怎样划分层次?思考之后,同桌间交流一下。

师:请同学们发表见解。

生:一、二句是叙事,写黄鹤楼的传说,第三句写作者登上黄鹤楼看到的景色,第四句是作者登楼之后的感慨。

师:有没有别的见解?

生:第一句是写黄鹤楼的传说,第二句是作者根据这个传说抒发的感慨,黄鹤楼如今没有仙人只有白云飘荡,第三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看到的景色,第四句是作者抒发的感慨。

师:两名同学的见解老师认为都合情合理。我们划分层次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背诵的难度,方便我们背诵。我们采用第一种说法来背背看。一、二两句我们可以抓住的关键词语是什么呢?

生:黄鹤、白云。

师:黄鹤一共出现了三次,“黄鹤去”“黄鹤楼”“黄鹤一去”,把这个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串联了起来,如今只留下一年又一年悠悠地飘荡的白云。同学们齐读一、二两句。

(生齐读)

师:看着老师,大家齐背一下。

(生齐背“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师:第三句就是颈联。白天阳光明媚,作者登上黄鹤楼看到的景物是什么呢?

生1:汉阳树、鹦鹉洲。

生2:晴川、芳草。

师:有川,有树,有草,有洲,在白天这些都看得历历在目。我们齐背一下。

(生齐背“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师: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时分,什么让作者忧愁?

生:烟波浩渺的长江。

师:烟波浩渺的长江让作者看不清楚故乡在哪里。抓住“乡关”“烟波”,一问一答,我们齐背一下。

(生齐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这首诗初步背诵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我们还需要整合一下,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自由准备,之后全班齐背。

(生自由地读背)

师:声音不是很整齐噢!不过没关系,时间还很充裕,我建议大家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利用你们身边的秒表,比比谁背得又快又准。

(生拿出秒表比赛,师巡视)

师:不知不觉要下课了,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借景抒情类的诗歌的背诵方法。可以概括为两个步骤:一是划分层次,二是抓关键词语,在抓关键词语时,我们抓住的是景物。以后遇到这类诗大家不妨试一试,练一练,久而久之,背诵能力就会提高。

教学反思:对王湾《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我没有过多地讲解,只是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背诵。通过《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教会学生背诵借景抒情类的诗歌的背诵方法。第一步是划分层次,第二步抓关键词语,在抓关键词语的时候选择景物方便背诵。除此之外,我选择了一篇和《次北固山下》形式类似的《黄鹤楼》。从五言律诗到七言律诗,让学生在迁移中,自己去划分层次和抓关键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用秒表来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背诵能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上一篇: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成本核算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