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松阿察河渔业资源的分析

时间:2022-03-14 04:03:29

兴凯湖、松阿察河渔业资源的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兴凯湖、松阿察河的渔业资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名贵鱼种类出现了濒危状态。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保护和调查各种鱼类种群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该水域渔业资源环境。

[关键词]兴凯湖 鱼类资源 渔业资源的分析

中图分类号:S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88-01

1 调查方法

按照《我国内陆水域自然资源调查手册》对兴凯湖、松阿察河自然情况、鱼类品种、渔业资源、渔业生产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

2 地理位置

大兴凯湖位于黑龙江鸡西市东部,距密山市35公里,是古代火山爆发后,因地势陷落积水而形成。兴凯湖在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大兴凯湖湖水清洁,无污染,湖水透明度1.5米至2.0米,是一座防洪、蓄水、排涝、灌溉及旅游的多功能天然水体。松阿察河是中俄界河,位于兴凯湖东北部是唯一的出水口,它是乌苏里江的源头之一。河岸两侧多为沼泽地,杂草和红柳丛生,水色浅褐色,透明度约30厘米。小兴凯湖位于大兴凯湖以北,松阿察河以西,小兴凯湖与大兴凯湖被一条天然沙坝隔离。兴凯湖和松阿察河是黑龙江气象特征最温和的地区。

3 鱼类资源

3.1 组成

兴凯湖水系共有鱼类15科64种。其中:大兴凯湖55种,小兴凯湖51种,松阿察河61种。其中鲤科38种,占60%;q科、鳅科、科各4种,各占6%,鲟科、鲶科、塘鳢科各占2种各占3%,七鳃鳗科、银鱼科、狗鱼科、鳍科、鲈科、鳕科、鳢科、刺鱼科各1种,各占1.6%。兴凯湖水系鱼类的组成比较复杂,属于北界过度区的黑龙江亚区,具有南北区交错的特点,包含有北寒带、亚寒带及亚热带的鱼类。根据起源分布和生态特征,水系由6个区系复合体组成。

(1)上第三纪区系复合体成于第三早期,在北半球北温带地区,并有第四纪冰川期后残留下来的鱼类。有日本七鳃鳗、鲟、鳇、拟赤稍鱼、黑龙江、麦穗鱼、高体L、鲤、银鲤、2种泥鳅、鲶、怀头鲶、中华所刺鱼等。

(2)北极淡水区系复合体形成于欧亚北部高寒地带北冰洋沿岸,是一些耐严寒的种类。有乌苏里江白q、江鳕等。

(3)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形成于北半球北部亚寒带平原区的种类。有黑斑狗鱼、湖i、花江i、瓦氏雅罗鱼、突吻L及黑龙江花鳅等。

(4)北方山区区系复合体形成于北半球亚寒带区的种类。有哲罗鱼、细磷鱼等。

(5)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为第三纪形成于中国东部平原区的种类。有马口鱼、、草鱼、h鱼、鲂、鲴属、?属、颌须L属、棒花鱼属、DL、Z鱼等。

(6)亚热带平原区系复合体形成于中国南岭以南的亚热带地区,多适于高温、耐缺氧的种类。有科、鲈塘鳢、黄颡鱼、乌鳢鱼等。

3.2 渔业资源分析

兴凯湖的成因比较复杂,它属于地壳断裂、凹陷之后,又出现玄武岩浆喷溢而形成的有源湖,兴凯湖北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形成大面积三四类沼泽,是以芦苇、小叶樟群落为主的湿地植被类型,典型的野生体―沼泽生态系统。春、秋季降水比其他地区多,而夏季雨量比其他的要少。春季回暖晚、温度低,温度比其他地区要低1度左右,而秋季则相反,降水幅度小,温度较高,温度比其他地区要高1度左右。入冬也较其他地区晚。春季解冻期兴凯湖湖区风浪较大,湖水浑浊度随之增加。兴凯湖淡水资源最丰富,分布着许多名贵珍稀的鱼类,如翘嘴红(兴凯湖大白鱼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扁体、兴凯青梢红、兴凯贝氏餐条等特种鱼类生态系统。兴凯是我国特有的经济鱼类,翘嘴红是兴凯湖主要经济鱼类,兴凯湖北岸我国境内湖区分布有翘嘴红产卵场。

松阿察河中游江段的鲤鱼、鳊鱼是主要的经济鱼类。黑龙江水系鳊鱼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是宝贵的种质资源和基因库。松阿察河的细磷鱼属蛙科,在世界上只有1属1种,属名贵经济鱼类。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水域,国内主要以黑龙江上游数量为最多。松阿察河的江鳕是鳕科唯一的淡水种类也是极为名贵的经济鱼类。江鳕以硕大的肝脏和精巢为最鲜美,是山区大众欢迎的水产品。从以上的分类可以看出,兴凯湖水系鱼类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多样性和珍贵性。

4 结论

兴凯湖属于黑龙江流域,大兴凯湖为中俄界湖 ,湖水流经中俄界河的松阿察河-乌苏里江,在我省抚远县境内汇入黑龙江兴凯湖是东北亚最大的淡水湖,资源较为丰富、渔业生产最发达的湖泊之一,由于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所以具有独特的水域生态,分布着许多珍稀名贵的冷水性鱼类和独特的经济鱼类,是一个相对独特的鱼类生态系统。本次对各水域的自然情况、理化性质、饵料生物群落、鱼类区系组成、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主要名贵冷性鱼类濒危状况、渔业生产情况、渔业资源情况等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掌握了兴凯湖、松阿察河鱼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化,为保证该水域渔业资源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防止水域污染,严禁私捕滥捞违法作业,加强重点水域的水质监测,以确保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为此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宣传贯彻国家颁布的《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渔业水域水质标准》等法规。

(2)采取渔业水域鱼类资源的繁殖保o。鱼类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对于自然水域的鱼类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必须重视其繁殖保护。对黑龙江水系的施氏鲟、鳇鱼属世界性濒危鱼类,相当于我国2级保护动物;大马哈鱼属世界性经济鱼类,是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共同保护增殖的特种鱼类。必须实施限定年度捕捞量,降低产卵期的捕捞,以保护幼鱼和名贵鱼种。

(3)加强名贵经济鱼种类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翘嘴、兴凯放流基地的建设,扩大放流种类、数量及规模,确保放流幼鱼的成活率,增殖名贵鱼种的资源。在人工繁殖中进行分子生物学技术测试,防止自然水域种群遗传学特征衰退。建立国家级名贵鱼类的原种场、良种场和冷水性鱼类资源保护库,为我国发展优质渔业提供优良品种,防止鱼类种质退化,保护其遗传多样性。

(4)积极开展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处进渔业发展。兴凯湖为中俄界河、界湖水域,两国签署了两江共同监督检查的协议书,定期联合渔政监督检查,更好的维护了渔业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展国际间科技交流合作河学术研讨会,共同为中俄的渔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觉民,黑龙江省渔业资源,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5.

[2] 张觉民,黑龙江省鱼类志,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1995.

[3] 姜作发等,兴凯湖渔业资源,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2004.

[4] 何建湘,中国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价,长征出版社,2005.

上一篇:以西南民大调频台为例分析发射范围的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精细化工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