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词解句 由表及里

时间:2022-03-14 02:43:34

句子,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单位。所以,在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对文章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题型。这种题的提问方式一般都比较笼统(请指出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许多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常常摸不着头脑,结果往往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弄清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不明白语句的理解重点在什么地方。如果把这一点弄清楚了,再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应付自如。笔者试结合今年的高考题对这种题型做一简要分析,以资大家借鉴。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需要理解的重点语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比喻句或象征句、用形象化的方式表意句、语句中有重点词语等。以今年的高考题来说,需要理解的有两句话:

①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②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这两句话应该都有隐含的比喻义。这种句子因为意思相对隐蔽,不易一眼看穿,所以,命题者十分青睐。而掌握此类句子的理解方法和思路也就成了阅读训练中的一个重点。

在解答这种题型的时候,首先要找到句子中的比喻点。具体说,就是首先要找到句子中哪个或哪些词有比喻义。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词语以动词或形容词居多,字面义往往非常简单,而这些地方恰恰就是整个句子理解的重点,也是我们答题的切入点。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先找句子中的比喻点。不难看出,第一个句子中的比喻点是“长不大”和“长大”;第二个句子中的比喻点是“玲珑剔透”和“摔打”。

找到比喻点之后,接下来就是理解的问题了。因为词语本身的意思非常简单,所以要我们回答的不可能是字面义。这个时候,就要由表及里,抓住其特点去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主要的思路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物质到精神。以这两个句子为例:第一个句子,“长不大”、“长大”是从身体也就是物质的方面来说的,由物质想到精神,“长不大”和“长大”可以理解成精神上的脆弱和坚强。第二个句子,“玲珑剔透”是说它表面的具体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可以想到“玲珑剔透”是说它的脆弱;而“摔打”一词,由具体到抽象,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挫折、磨难、残酷的命运等等。

比喻点理解了,很重要的一步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组织答案,具体的方法是“代入法”,即把“比喻点”中的字面义换成其深层含义。示例如下:

①走一趟大西北,原本脆弱的孩子会变得坚强起来。

②南方太脆弱了,经不起挫折和磨难。

因为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灵活多样,所需理解的语句也是千变万化,要想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归根结底,还是要理解文本,所谓的规律和方法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已,万不可因为“方法”而忽略了“阅读”本身。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十五中)

上一篇:再析杜十娘的悲剧形象 下一篇:日记评语体式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