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门峡市旅游开发的思考

时间:2022-03-13 10:53:59

关于三门峡市旅游开发的思考

[摘要] 通过对三门峡市旅游业的反思,在分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特点,提出提炼旅游形象、更新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品牌、拓展旅游市场等创新措施,促进其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创新 三门峡

三门峡市地处黄河中游,西安、洛阳两大旅游热点城市之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三门峡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三门峡市旅游资源的特征

1.黄河历史文化内涵丰富

三门峡市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仰韶文化遗址”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上的空白,并以此开创了中国近代田野考古的先河,揭开了我国研究原始社会的第一页。周代虢国时期的墓葬和车马坑群的考古发现,1990年、199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填补了我国周代考古的缺环和河南省西周文化旅游的空白。“鸡鸣狗盗”、“紫气东来”、“公孙白马”、等成语故事和历史典故均发生于此。区域内人类文化遗址、军事防御遗址、宗教和礼制建筑群、石窟和摩崖石刻、古代水利和交通工程、历史纪念地、革命纪念地、古塔、碑碣、特色民俗等人文资源类型多样,种类齐全,组成了三门峡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画卷。

2.军事文化突出

在三门峡的历史文化中,军事文化占有突出的位置。中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雄关――秦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境内,地处长安古道上,关道崎岖狭窄,地势险要,为兵家常争之地。杜甫笔下的“石壕吏”以及春秋前的“败戎桑田”、“出谷会师”之战,战国时期的“五纵攻秦”、“割城求和”、“无忌伐秦”等战事,秦末的“周文入关”,汉代的“函关伏兵”、“献帝出关”以及“崤函七战”的雁翎关等战事以及唐以后的“西原大战”、李自成“二出函谷”等皆发生于此,构成了三门峡地域文化绚丽的亮点,极大地丰富了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3.各种景观相映成辉

三门峡市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相得益彰,景点众多,且独具特色。有黄帝活动的中心地――荆山及铸鼎原;有中原最高峰――老鸭岔恼和自然人文兼顾的亚武山;有中华民族不屈精神象征的黄河中流砥柱;各朝代的文人骚客、达官名流在此留下了无数的诗、词、歌赋、碑记、论著等,如宋之问、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古城陕州城是西周时期焦国的都城,自汉代置陕州后,这里一直是古都西安、东都洛阳之间最大的名城望郡和豫西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至今尚保留有众多遗迹。

4.秀美的自然山水

在当今世界上,生态旅游已成为时尚。三门峡辖区大部分属豫西山区,许多深山区,人迹罕至,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山峰嶙峋怪异,泉溪潭瀑遍布山间,生态环境几乎无任何污染。卢氏县被称为“中原净土”和“豫西后花园”。每年冬季成群的白天鹅、野鸭、大雁在三门峡库区水面、滩涂湿地越冬,构成一道靓丽的田园景观;陕县温泉疗养风景区;卢氏九龙洞地下暗河;灵宝万亩芦苇荡湿地等。这些近乎原生态的旅游资源都有待于开发利用,为三门峡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空间。

二、三门峡市旅游的现状及原因

1.三门峡市旅游现状

(1)旅游形象不够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很少考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展问题,使三门峡市缺乏有个性的旅游形象、风貌和特征。建国后,三门峡市先后做过四次城市规划,都主要集中在工业布局、交通、环保、公园等方面的规划,而对旅游考虑很少,至于旅游形象则从未注意。

(2)游客停留时间短。三门峡市旅游资源丰富而没有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大多数游客只是过境游客,甚至是过而不入,所以旅游收入总量比较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受西安、洛阳两大旅游热点城市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游客不愿中途下车到三门峡来旅游,即使下车也仅仅把其做为一个中转站,进行短暂休整,停留时间短;二是近年来,山西古城、黄河壶口瀑布等旅游景点的旅游开发力度很大,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城市,吸引了大量游客,部分游客仅在此游览一、两个景点既奔古城、大院或瀑布而去。因而在三门峡市没有形成食、住、购、娱等方面的消费,造成旅游总收入不高。

(3)旅游产品单一。三门峡市不仅山水秀美,而且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在现实的开发过程中,人们往往仅注重了开发其中的观光价值,忽视了其文化价值。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资源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开发,细细品味。游客观花式地匆匆看上一眼,很难体会到三门峡市历史文化的韵味,单一的旅游产品无法使游客很好地了解三门峡、走进三门峡,从而使三门峡难以成为一个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2.三门峡市旅游业现状成因分析

(1)区位条件限制。三门峡市地处西安、洛阳两大旅游热点城市之间,受这两大旅游热点城市的阴影效应影响,使得游客过而不入,或入而不停。陇海铁路的多次提速,三门峡市车站停靠车次的调整和减少,连霍高速公路的贯通,客观上使得西安和洛阳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从而使三门峡市失去了大批游客。

(2)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力度。绝大多数景点吸引力不够,被动观赏性的景区多,游客休闲和参与性的景区少,而且各景点规模普遍偏小。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景点设置、服务质量等都基本停留在表层,缺乏有效的挖掘和开发,因此,造成景区景点的文化品位不高, 从而无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3)旅游宣传促销不力。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其宣传促销力度的大小与优劣在旅游开发中显的尤为重要。由于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因而外界对三门峡市的旅游形象较为模糊甚至淡忘。与此同时,周边地市却不断加大了宣传促销力度。如山西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景区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顿上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而且在宣传促销上通过各种媒体开展的系列宣传促销活动,掀起了巨大的促销攻势,使其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览,因此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旅游发展环境不佳。主要表现为旅游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旅游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差。此外,部分景区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摊点挤占景点,欺客宰客,从业人员服务不规范等等现象也是导致游客不愿光顾的重要原因。因为预期效益不高甚至得不偿失。

三、旅游开发的思考

1.准确提炼旅游形象

三门峡市目前的旅游形象模糊,特色不突出,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应着力打造以黄河为主线、以黄河文化为核心、以仰韶文化、黄河峡谷文化、陕州文化、虢国历史和军事文化为辅的多层次的旅游主题。形成以黄河文化和生态旅游为品牌的旅游景区网络,围绕“文化山水”主题,树立三门峡旅游的形象品牌,以其魅力吸引海内外游客。

2.合理整合产品结构,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充分利用三门峡市的资源优势,在旅游产品构成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以游客需求为导向,通过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拉动,充分发挥各景点的特色与优势,对旅游线路进行调整与重组,实现旅游产品更新。如整合陕州古城遗址与黄河文化资源,挖掘陕州文化与黄河历史文化的关系,设计陕州古城遗址――黄河漂流――黄河峡谷文化――虢国文化――陕州黄土民居风情――温泉度假休闲――购物(虢国澄泥砚、豫西土特产)旅游线路,形成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产品等多种产品并存、协调发展的格局,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资源整合不仅使旅游产品的内涵更加丰富与饱满,而且能够有效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

3.旅游市场的拓展

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资源的丰度,更主要的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方式,改变各景区独立宣传的局面,以三门峡市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形象与品牌进行联合营销,才能吸引游客,提高营销效果。

4.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谋求区域联合已经成为当今旅游竞争的根本策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三门峡市的区位条件得以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为区域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经济协作创造了十分有力的条件。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加强同陕西、山西等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经济合作,努力打造豫西旅游经济合作区,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通、经济共赢的发展格局。

5.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选择一些窗口单位如旅行社、旅游饭店以及旅游者感知率较高的旅游景区、景点等为突破口,进行重点“包装”,使它们成为三门峡旅游形象信息产生的信息源,其核心是提高“窗口”的服务质量,包括旅游秩序、环境卫生、服务态度、服务技巧、服务时效等。通过影响旅游者的实际体验水平和满意度来进一步影响到游客对旅游地的主体形象的评价,是形成良好口碑的关键因素之一。不断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小结

三门峡市发展旅游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三门峡市旅游产业底子薄、基础差,旅游市场所占份额较小,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认真解决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小琴:关于三门峡旅游开发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07,(2):30~32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86

上一篇:对外贸易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新疆跨国公司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