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动态资源 演绎精彩课堂

时间:2022-03-13 01:46:43

捕捉动态资源 演绎精彩课堂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权利,重视学生个性张扬与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必须善于倾听、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善于捕捉新的动态资源,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思品课堂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

一、珍视“错误” 资源――变为契机

1、将错就错,借题发挥――柳暗花明又一村

案例1:有位教师教授《呵护我们的身体》一课时,讲到经常洗手可以消灭细菌,并配有洗手图片和洗手儿歌。有一位女生突然说:“这样太浪费水了。”面对这题外的发言,全班一片哗然。而那位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否定女生的答案,而是处变不惊地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出既讲究了卫生,又节约了用水的好办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用洗完手的水擦地、擦车、冲马桶……成功地找到了一水多用的妙法。

面对学生的“脱轨”,教师没有弃之不理,反而根据学生的“错误”引出话题,把学生的活动推向深入,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非线性。透过表象,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学生错误处疏导,把细节做大,不仅纠正了孩子的错误,呵护了她稚嫩的心灵,更是创造了课堂上精彩的生成。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

2、注重差异,注入活力――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个体的独一无二决定了他们不论在认识水平、学习风格,还是在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千差万别。因此,当这些差异在课堂上交流碰撞的时候,就会生发出精彩纷呈的差异性资源。

案例2:执教《美丽的校园》一课时,我领着孩子们到校园参观,说说你在校园看到了什么美丽的风景,有同学说:“我们新建的塑胶操场很漂亮,我要把他画下来。”也有人说:“我们新建的综合楼里面有很多功能教室,每一个都不一样,有电脑教室,有实验室,有音乐教室……”回到教室孩子们还用蜡笔描绘出了自己美丽的校园,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叠出不穷的作品,我感到很欣慰。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文化底蕴都不同,但是他们都画出了我们校园美丽的一角。

通过这个教学环节,学生认识到校园是美丽的,是充满喜悦的。这样,学生对校园的认识也不再单一、片面,对校园的情感体验也不再单薄,课堂因此变得丰厚。可见,我们品德教师若能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和空间,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加深学生情感的体验。

3、捕捉差异,明辨是非――千树万树梨花开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常常会从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出发,表达不同的见解,产生意见的分歧,这就是一种差异。

案例3:一位品德教师执教《认识秋天》时,有这样一个环节:孩子们拿着各种各样秋天的收获在介绍,其中有一位学生举的玉米颜色不一样。有白粒的、黄粒的、红粒的,甚至于一个玉米上就有三种颜色。我们大家都没发现这一现象,但是有一位男孩发现了,并大胆提出疑问:“为什么玉米颜色不一样?”老师仔细一看,还真的是这样,及时地表扬说:“这位小朋友观察真敏锐!玉米的颜色不一是因为我们科学越来越先进,农民伯伯引进优质粮种。”这样会让学生看到丰收的喜悦的同时感受的科学知识在生产上的作用,从而深化了课程资源,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感悟、见解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挖掘其背后蕴藏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分清优劣、扬长补短,将十分有利于个体认识的深化、方法的习得和各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关注“质疑”资源――巧妙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品课堂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民主的,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外问题,教师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4:一位教师在教学《我和规则交朋友》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围绕“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话题开展课堂活动。学生正在交流,有一个一向比较顽皮的学生就悄悄说:“有规则一点都不好。”老师走过去亲切地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告诉我行吗?”学生犹豫了一下说:“有一次,我下课时排队打水喝,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一点都不好。”。”另一学生马上又说:“有一次,我在午饭时间排队打饭菜,等轮到我时饭菜只剩下一点点了,都不够我吃,规则一点都不好。”一下子课堂里哗然了。老师笑了笑,建议大家开个辩论会――如何在规则中打到水、饭菜。接下来,教室里非常热闹。同学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打水、饭菜的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就行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节约了用水、粮食。老师又转向刚刚那个学生说:“你同意吗?这样相信大家都能打到水喝、打到饭菜吃。”他高兴地点了点头。老师顺势说:“其实刚才我们讨论的结果也是我们制定的一个小规则,你说是吗?你会遵守吗?”“会!”他大声地回答到。全班同学都笑了,他也摸着脑袋笑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有价值的意外动态资源闪现时,教师要从学情出发,用锐眼捕捉契机,及时生成;当学生智慧火花生成时,不要被它电倒,教师要用激情之“火”去点燃学生创造之“火”,适时捕捉生成,并按照需要,随时做出有创意的教学调整,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拓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使课堂在动态过程中生成,亮点闪耀,精彩演绎高潮迭起的品德课堂。

【作者单位: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东湖小学 浙江】

上一篇:授之以“糖”拉近师生关系 下一篇:会说话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