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学习规律 提高识记效果

时间:2022-03-13 01:21:25

遵循学习规律 提高识记效果

摘 要: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顺从学生生理、心理和语言能力的阶段发展特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要改重音形、轻字义为音形义相结合,改重读写、轻运用为以运用促读写,改重讲解、轻指导为以指导带讲解。

关键词:音形义相结合; 以运用促读写; 以指导带讲解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81-001

字是基本的语言单位,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众所周知,低年级段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高年级段以读写训练为重点;中年级段则是由以识字为重点向读写为重点过渡。但是,目前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各年级段识字教学要求不明确,存在着一些片面的做法,影响了识记生字的效率和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识字教学也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顺从学生生理、心理和语言能力的阶段发展特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下面就现行存在的几种做法及本人的实践,谈一些浅陋的看法。

一、改重音形、轻字义为音形义相结合

有些教师长期从事低年级段教学工作,受传统教法影响较深,教学中将生字反复拼读,字字指导书写,只求学生能读会默,花费了许多时间,却效果不佳。同音字出现后,学生就不能正确辨析,造句、写话时别字无数。其原因在于:1.反复拼读,机械重复,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2.字字指导,不能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3.字义不明,音形义缺少内在联系,机械记忆容易遗忘。

笔者认为,进入三年级后,学习字词应有新的要求,不仅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更应理解字义。本人在布置预习或自读时就将生字词列出,让学生在阅读中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检查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读易错的字音,注意难写字的字形;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联系句子、看图、借助实物、体态或换字词等帮助学生了解字词意思;讲读之后,再指导识记字形。这样,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的识记兴趣;字词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学生朗读、识记字词的次数增多了,同时加强了音形义的联系,字也就不易读错、写错了,提高了学生的识记字词的效果。

二、改重读写、轻运用为以运用促读写

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中年级段语文教学从识字为重点向读写为重点过渡,认为能读会默,初步了解字词义,已为阅读教学扫除障碍,完成了中年级识字教学任务。教学中孤立地将生字新词提出,让学生读写,除个别教材上要求造句的词外,绝大多数生字新词在语言训练中得不到运用,将识字和听说读写训练割裂开来,谈不上《标准》上提出的识用结合。

笔者认为,执教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年级段,要瞻前顾后,为后续学习设置阶梯。在中年级字词教学中不仅要注意音形义相结合,更要注意词汇的积累运用。在教学中,笔者就经常对常用字进行扩词练习,并在扩词的过程中要渗透学法指导,例,教学“烧”字,让学生组词时,有人说“烧饭”,就有许多学生说“烧菜,烧水”等,这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说其他类型的词,如“燃烧”,打破学生的从众心理,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多方位的发展。对一些特殊形式的词,如:AABB、ABAB、ABB、ABCC、同义构词、反义构词等类型的词也进行仿写练习。引导学生用常用字词进行说话,指导学生将词语置于句子的不同位置进行说话,并加上师生评议。这样,经常训练,举一反三,不仅生字词不易回生,还提高了生字词的再现率和使用率,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生字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词汇量,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得到了锻练,为作文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改重讲解、轻指导为以指导带讲解

部分教师在生字教学时总是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从字音、字形到字义都包办代替,一个人在台上说个没完。这颠倒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教会学生学习。低年级的归类识字揭示了一些汉字的性质和构字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学过的规律帮助学生识字,建立牢固的形音义联系。特别是剖析形声规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音形义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可以理解生字,如教“绣”,就可启发学生说说:“绣字为什么用‘纟’”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便能明白绣花用丝线,“纟”表义,“秀”表音。“绣”就熟记于心。2.利用形声规律辨析形近字,复习巩固熟字。如“炒”字,可以让学生复习比较“抄、吵、沙、纱”等字,教“烂”字可同时复习“栏、拦”等字,根据形旁所表意义不同,进形辨字组词,使得今后运用不易搞错。3.利用汉字规律确定字义,纠正错别字。汉字有一旁多形的现象,如“水、氵”、“人、亻”、“火、灬”、“手、扌”、“刀、刂”、“心、忄”等。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这种现象,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做一些指导,使学生懂得这些变型规律,今后学到有关生字就能理解字义,提高了识字效率,用词造句也不易用错字了。

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语文学习规律,全面了解各年级段的字词教学要求,将前后知识贯通,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掌握汉字规律,才能使学生对生字词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学一知百,一通百通,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无疑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对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再认识 下一篇:学语文,要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