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时间:2022-03-13 12:05:04

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摘要:从旅游规划的风格看,国内大体上有四种:一是以形体规划见长的景观园林建筑学派;二是以地理学科为主的资源区划学派;三是以文化历史见长的历史文化学派;四是以经济产出为主的效益管理学派。真正做好一个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要综合各个学派的观点。南京市旅游产业规划发展战略研究,以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主线,以经济效益和价值创造见长,属于区域旅游业规划。

关键词:旅游产业;战略规划;城市定位

Abstract:Generally,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tourism plan styles at home, one is school of landscape garden architecture, featured by planning on shapes, another is school of resources deployment, majoring in geography, another is a school advanced in culture and history, another is school of efficiency and economy, majoring in economic import. To make a good strategic plan, which is forward looking, scientific and operational, we need to composite different ideas of schools. Th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ourism plan in Nanjing will use tourism to lead the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feature in economy efficiency and make profits, which belongs to regional tourism plan.

Key words:tourism;strategic plan;city positioning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5-22(7)

1规划研究思路

城市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一般不强调编制过程中的分析、研究和详细方案设计,而偏重于宏观指导思想的制定。重点解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旅游营销手段的提升扩大旅游市场份额,延伸旅游产业链和产品链,吸引旅游资本投资等。往往以简洁、扼要的篇幅提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愿景、目标、指标、发展路径、重大项目、要素计划和政策支持诸内容,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从方法上讲,这类规划研究应以设计科学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为政府提供实现愿景的系统解决方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规划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资源导向阶段(1979~1989年):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主;二是市场导向阶段(1990~2000年):以旅游形象和市场营销为重点;三是产品导向阶段(2001~2010年):以游旅产品体系建设为中心。下一阶段我们认为应是系统导向阶段:以系统设计和价值创造为重要特征。系统设计的思想应注重规划整体性的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层次性、动态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是把南京市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把旅游系统当作相互依存的变量来分析,按照确定的目标,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以便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选择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路径、方案和行动计划。主要工作包括:阐述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愿景、定位和目标、调查系统的环境、梳理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要素、推行“规划―融资―建设―运营―管理”五位一体的系统发展模式。

2定位与目标

2.1南京作为旅游名城将如何定位

“定位”的问题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既要符合一个城市旅游的特点,又要有延续性,反映潜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南京这些年来在城市定位上经常变,由此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使主城区长出了上千幢超高层;后来是“现代化滨江城市”的定位,引发了成片的拆迁、拓路、差一点把路边的树也砍掉;现在的定位是“人文绿都”, 这比较适合南京的特点。当然有些晚了,很多有价值的建筑已经拆了,很可惜。这也反映了我们这一代人对城市发展的认识水平,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次旅游规划中我们提出了“人文绿都,博爱名城” 的定位。尽管没有太多的创新,但我们认为还比较贴切。

2.2南京旅游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

南京在全国旅游发展格局中地位突出,是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南京的旅游收入超过杭州和西安。“十二五”期间南京应把“国际性旅游目的地”作为发展目标。因为,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旅游资源总量大、品质佳,拥有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人物和事件,在全球旅游发展格局中,南京应定位于新兴的国际性旅游目的地之一。就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应将旅游产业放在南京整体产业结构中思考。

3目标实现可能性分析

从“十一五”发展情况看,上述目标经过努力是有可能达到的。关键是要在认识上应把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来抓。从发展机会和资源条件上看,是有可能实现的。

3.1国际旅游区域重心继续东移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WTO)分析认为,旅游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当前,国际旅游区域中心继续东移,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南京是正在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之一,在国际旅游重心东移过程中,必将迎来强劲的产业发展动力,入境旅游将迅猛发展。

3.2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化时代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是世界公认的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阶段。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700美元,江苏省达到6475美元,南京市高达8130美元。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将在“十二五”时期加速形成,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从旅游发展趋势看,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国内旅游正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

3.3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和优惠政策,显示出国家对旅游产业的重视,也为旅游产业发展开启了全新空间。

3.4南京取得2014年第二届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这是南京产业提档、城市提升、文明程度提高、国际化进程提速的强大助推器,一方面将推动南京相关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提档升级,并提升南京服务和接待能力;另一方面,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可全面展示南京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旅游国际知名度,吸引大量入境游客,并可为后青奥时代南京旅游国际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5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将大大改变南京旅游市场格局

随着南京南站、空港二期、京沪高铁、宁杭高铁、沪汉蓉、沪宁城际铁路等重大基础工程的建设和相继投入使用,南京旅游集散功能大幅提升,将为南京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尤其是与南京都市圈各成员城市以及与上海、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同城效应日益显现,区域旅游发展进入资源共享、深度合作的时代。

3.6南京资源十分丰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方案,南京旅游资源单体共670处,涉及7个主类、33个亚类和146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到全国旅游资源相应类型数量的87.5%、68.75%和55.72%,这些为实现我市的旅游目标提供了资源保障。

4发展战略路径

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可以从资源整合、产品创新、文旅融合、城旅互动、区域合作、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等七个方面思考。

4.1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整合旅游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南京旅游资源分属十多个部门(条条)和各个区县(块块),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严重,产权形式复杂,难以形成合力,限制了优质资源“整体效用”的发挥。在实践中形成了“资源优势与产品优势不对称,产品优势与经济优势不对称,管理职能与产业发展不对称”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南京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南京旅游资源整合战略本质上要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要求,对旅游资源行政管理权限的重新整合,进而形成集资源保护与开发于一体的新型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统一。

4.2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旅游产品创新战略要紧紧围绕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南京旅游资源特色,在继续巩固提升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一批专项旅游产品,优化提升南京旅游产品结构,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推动南京旅游从观光型向观光度假休闲复合型转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4.3文旅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南京多元文化交融,包括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科教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突出。但总体来看,南京文旅融合不深,文化资源优势彰显不足。文旅融合战略,就是要加强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拓宽合作领域,理顺合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一方面,彰显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借助旅游繁荣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弘扬中华文化。

4.4城旅互动

旅游与城市化建设互动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雅典提出,城市具有工作、居住、游憩、交通四大功能。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凸显游憩功能,不能就建设谈建设,就环境综合整治谈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而言,南京城市化建设与旅游发展仍是两张皮,联系不够紧密。实施城旅互动战略,实质就是将城市化与旅游发展融为一体,树立大旅游观念,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把整个南京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南京“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实施城旅互动战略,一是规划的有效衔接。在城市规划修编和“十二五”规划中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求,使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文化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有效衔接,保证旅游发展在用地、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与城乡发展共享空间。二是项目的互动。城建项目要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保证城建项目与旅游发展良性互动,实现城市环境建设功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化。如新秦淮河-土城头百里风光带建设、南京南站建设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配套,城市基础设施要按照景观的水平建设。三是旅游服务配套。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化旅游交通条件,美化旅游环境,完善旅游标志,改善旅游厕所和停车场,完善旅游咨询、旅游集散、旅游急救等服务网络。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结合。

4.5区域合作

随着区域一体化和长三角地区同城化效应的凸显,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是提升南京旅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互惠互利、互促共赢的有效形式,也是推进旅游大市场建设的重要途径。南京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就是要强化开放意识,突出竞合发展,积极参与区域间的分工协作,从城乡互游合作、南京都市圈旅游合作、长三角/泛长三角城市旅游合作、沿江29个城市旅游合作,沿高铁城市旅游合作等层次,尤其是京沪高铁和沪汉蓉高铁的建设,将大大提高南京旅游的辐射能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动、景区组合、联合营销、信息联动”的区域合作格局,积极打造“无障碍旅游区”。

4.6国际合作

旅游不仅是天然的国际化产业,还是友好产业。旅游产业的开放程度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开放水平。要把南京建成“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在发展理念、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环境质量、服务标准、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方面,必须按照国际化标准推进产业发展,全方位加快与国际接轨。在旅游产品国际化方面,要充分利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资源、人物、事件,如大报恩寺(佛顶舍利骨)、郑和七下西洋、明城墙、中山陵、青奥会等,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产品。在旅游设施国际化方面,应结合南京山水城林特色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体现国际时尚的旅游设施、生态观光设施和会议展览设施;在旅游营销国际化方面,要加快构建国际市场网络,创新营销机制,树立品牌理念;引进国际知名旅游品牌,提高南京旅游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充分利用青奥契机,做好宣传南京旅游的高规格营销方案;在旅游管理国际化方面,应积极推动南京旅游产业更多地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打造一支有国际旅游城市水准的从业队伍,使全市的酒店、旅行社、旅游接待设施和娱乐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标准能与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相媲美。在旅游服务国际化方面,要营造国际旅游城市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善城市的国际化接待环境,使国际游客拥有较高的出游无障碍化便利;通过鼓励入境游、实施入境便利政策等有效措施,提升城市接待游客中入境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的比重。

4.7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旅游的基础,可持续是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南京“十二五”期间旅游将处于大开发、大发展阶段,尤其应注重旅游可持续战略的实施。可持续旅游是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出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实施有效措施,保证旅游开发既应满足当代人(含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多种需求(经济、社会、生态等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的能力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南京“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实施旅游可持续战略,一是要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对南京具有旅游景观价值的山体、河流、湖泊和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开发时,要以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并重为前提,不破坏其脆弱的平衡关系;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二是要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鼓励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经营单位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建“绿色饭店”、“绿色景区”。三是要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市民和游客树立环保意识,倡导游客文明旅游、绿色消费;四是要鼓励开发绿色旅游产品。

5南京旅游产业在“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

根据初步规划,“十二五”期间南京围绕旅游产业建设的重点项目至少有十多项:一是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央公园;二是秦淮河旅游带项目;三是金陵大报恩寺重建项目;四是土城头百里风光带;五是民国文化旅游项目;六是长江国际旅游项目;七是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等。

5.1城市中央公园项目

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央公园是以紫金山、玄武湖为主体整合该片区旅游资源,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用交通路网使各个景区点串联起来,并赋予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题,科学合理配置高品质的休闲、观光功能和相应载体,打造休闲观光为主、具有世界级震撼力的“城市中央公园”。随着南京“一主三副”即一个主城,仙林、东山和江北三个副城城市格局的形成,“紫金山―玄武湖”风景片区日益成为城市的中央。这一片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中山陵园风景区、玄武湖、白马公园、明城墙、九华山等,最能体现南京山、水、城、林的特色。从占地面积看,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也仅有843英亩,但纽约中央公园不只是纽约市民的休闲空间,更是全球人民所喜爱的旅游胜地。

5.2秦淮河旅游带项目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可分为内秦淮、外秦淮和秦淮新河,沿岸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极其丰富,是南京历史人文记忆的重要承载体。随着城市的不断成长和空间结构演变,外秦淮河历史上防卫与运输功能已经退化逝去,尤其是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环境综合整治,外秦淮河面目一新,两岸城墙巍巍,绿意浓浓,景色秀丽,已成为南京市民休闲娱乐活动新的空间。但整体来看,外秦淮河的旅游休闲功能、文化彰显功能、水岸经济功能不足,“十二五”期间应深度挖掘秦淮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对已经整治的16.5公里外秦淮河的旅游休闲功能的开发,“以线带面”,将沿河26个景点和公园面河开放。通过外秦淮河串联起沿岸的旅游资源,将外秦淮河打造成为展示金陵历史文化风貌和秦淮文脉的休闲景观带、创意产业带、水岸经济带。以钟山风景区为龙头,以秦淮河为纽带所展现的南京旅游文化是一张具有世界级水平城市旅游名片。

5.3金陵大报恩寺重建项目

南京有1780多年的佛教发展史,是我国佛教活动最早的城市之一,是古代江南地区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圣地,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复兴、传播、研究中心。目前,南京现存与佛教有关的旅游资源单体30余处,但这些资源比较分散,主要以景点观光的传统型开发为主。今年6月,七宝阿育王塔佛顶骨舍利在金陵盛世重光,从顶骨舍利的寓意来说,是级别最高的,是最智慧头脑的象征。这次重光意义极其重大,让世人重新认识南京在佛教界的地位,可以激活南京的佛教文化资源。“十二五”期间,南京应充分利用南京佛教文化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所具有不可替代地位,以金陵大报恩寺重建为契机,以“朝圣之旅”为思路,挖掘并整合众多佛教资源,结合佛教文化传播、学术等活动,使南京佛教文化资源得到多视角、高层次、全方位展示,进一步彰显南京佛都魅力。

5.4土城头百里风光带项目

土城头是明代南京四重城垣的最外城垣,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墙体以土墙为主,筑有城门18座。外郭全线原长60余公里,目前地面尚有遗存30公里。土城头段范围是从下关金川门至江宁夹岗门,全长约40公里。“十二五”期间,南京规划将土城头与秦淮新河连接起来,打造百里“绿色项链”,构建绿色生态长廊,应充分挖掘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实施规划建设,把保护人文历史印记、营造自然景观、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旅游系统、提高城市品质有机结合,将百里风光带打造成南京城市的人文长廊、绿色长廊、生态长廊、休闲长廊。重点任务包括:(1)秦淮新河段重点建设城市阳台―城市运动森林、秦淮文化休闲坊、休闲旅游基地、水下活动中心、城市影音中心、创意市集等六大核心休闲项目;(2)土城头段,根据资源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特色,重点建设18~20个公园;根据历史记载,土城头沿线共有18个城门,“十二五”期间,重点重建、修复3~5个城门。

5.5民国文化旅游项目。南京最有名的除了明朝文化,就数民国文化

“十二五”期间,为彰显民国文化,应进一步加大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这一方面市政府己有保护措施,现在关键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保护,做到科学保护、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创意利用,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相容性、统一性。我们设想可沿中山路打造一条民国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从下关码头开始,沿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至中山门到中山陵,将沿线近百座民国建筑分为几个组团,集中展示民国建筑和文化,包括名人居址、办公旧址等,让游客充分体验民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及生活方式。具体可以参照美国波士顿“自由之路”旅游路线的做法,设计旅游专线,用一条“红砖”线路串联起中山大道沿线的民国建筑景点,对沿线民国建筑进行维修和更新,民国建筑上用统一的指示标牌,打造南京开放式的民国建筑博物馆,结合2011辛亥革命100周年,加大对民国文化旅游带的宣传促销。

5.6长江国际旅游项目

南京的旅游应从秦淮河走向长江,打造长江国际旅游带应纳入“十二五”旅游规划。长江国际旅游带是以气势磅礴、烟波浩渺的长江为轴,以远近山峦为背景,展示古都山川形胜,构成江景、城景、港景、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相交融的沿江风貌带。旅游带北岸上起驻马河,下至与仪征交界处,全长88公里,南岸上自慈湖口、下至大刀河,全长98公里。旅游带的自然资源主要有长江、幕府山、栖霞山、狮子山、江滩湿地等。人文资源有八卦洲洲头森林公园、燕子矶公园、宝船遗址公园、浦口码头、阅江楼景区、南京长江大桥、二桥、三桥等。目前,沿江阅江楼景区、栖霞山景区、绿博园等发展较为成熟。但整体来看,多数旅游资源开发与长江联系不够紧密,旅游开发滞后,旅游景区多数难以到达滨江岸线,亲水效果不佳,仅以观景为主。“十二五”期间,南京应以大江风貌和两岸文化景观为主要特色,加快建设和整治提升相关景区景点,以长江为轴线使之串联,重点任务有:建设郑和航海文化主题公园;江心洲八卦洲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幕燕风景区应加快环境综合整治,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下关“南京外滩”,要高标准规划建设长江黄金岸线,打造滨江风光带;河西滨江风光带要加快贯通整个河西滨江风光带,展露长江雄姿;浦口新城未来将成为滨江历史文化生态之城。。长江国际旅游带可按历史滨江段、现代滨江段、人文滨江段、宜居滨江段、生态滨江段等五段打造文化特色各异的滨江景观带。

5.7休闲度假区建设

当前,旅游产品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型,己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南京在休闲度假区建设方面潜力还没有发掘出来。“十二五”期间,南京应顺应旅游产品转型趋势,加快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科学规划和布局旅游度假区,重点布局在江宁汤山、浦口一山三泉、六合金牛湖等地,打造旅游度假精品,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重点任务有江宁汤山国际温泉城建设;六合金牛湖部级度假区建设;浦口一山三泉建设,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突出生态养老、体育运动、科普观光特色,争创部级5A级景区;加快推进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珠江、汤泉特色旅游镇建设,建成以温泉度假、生态休闲为特色,观光与度假相结合,兼具商务、会议、科普旅游等功能的部级旅游度假区。

5.8国际青奥旅游城项目

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青奥会是使年轻人在运动、教育与文化方面均衡发展的体育盛事,在奥林匹克运动范围内,激发青年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文化教育,进而增进人际交流、社会融合和国际友谊。届时,南京将通过周密的赛会组织、广泛的志愿参与、完备的赛会设施、绿色平安便捷的城市环境四大支柱,呈现一届独具魅力的青奥会。国际经验表明,充分利用国际性赛事举办的经历和遗产,对提升举办地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旅游具有重大意义。青奥会结束后,如何让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还将持续下去,值得研究和重视。“十二五”期间,南京应借鉴新加坡、因斯布鲁克等城市经验,充分利用青奥会给南京留下宝贵而丰富的体育遗产、文化和教育遗产、无形遗产,规划建设国际青年奥林匹克旅游城,使之成为全世界青年交流的平台。同时要加大对青奥品牌和精神的包装宣传,策划定期和不定期的青年奥林匹克文化交流、体育竞赛、学术交流、青年峰会等活动,推广奥林匹克精神,鼓励青年参与,着力追溯和延展东方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的深厚内涵,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6做大做强南京旅游产业的举措

6.1加强对南京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旅游产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南京的旅游资源很多,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加以整合。通过旅游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就业。

6.2坚持旅游产业规划的引领

高度重视规划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全面科学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南京旅游规划体系。将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纳入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在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根据需要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加大相关专项研究,包括《南京市近期旅游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宗教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等。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指导相关规划实施,提高规划执行和监督的力度,有效发挥规划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6.3加大对旅游不动产的投入

旅游产业做大靠投资,做强靠创新、做优靠管理。应该在成立市级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负责对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旅游设施配套没有投资是不行的。但有时政府想做而没有钱做,或者仅有投入而没有产出同样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旅游产业发展,不仅是一般规划的问题,要按照全生命周期思路对项目策划、融资、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尤其是要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构造商业模式,使投资的外部收益内部化,实现项目的资金平衡,实现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6.4优化旅游产业政策

加快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进一步优化旅游政策环境。一是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政策支持。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产业发展用地,对纳入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旅游项目用地给予优先支持。积极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滩等开发旅游项目。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合理利用农用土地开发乡村旅游。二是金融政策支持。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尤其是中小旅游企业,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是旅游企业税费政策支持。针对旅游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营业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以及广告费、排污费、研发费相关费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四是在创新景区(点)建设、管理、运营模式,加快推进旅游景区(点)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旅游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方面给予加大政策支持。

6.5完善旅游法规体系

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快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旅游法规体系,进而保护游客的利益,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大旅游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旅游执法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旅游执法队伍体系,加大旅游执法监察力度,为依法治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快旅游综合立法工作。按照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相关法律要求,参照国际经验和标准,加快《南京市旅游条例》、《南京市城市公园管理条例》、《南京市景区管理条例》等立法工作,并制定实施细则,为旅游执法提供法定依据。

6.6实施人才强旅的举措

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推进南京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旅游教育。完善初中高级旅游人才教育体系,整合南京高校旅游教育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为本市提供持续的优质人才供给。二是加大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大力推行旅游职业技能鉴定,提高旅游服务技能人才的服务水平。支持、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尤其将应用外语教育作为重点和突破口,以适应南京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需求。为支撑南京乡村旅游发展,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投入。三是实施旅游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工程。加快培养和大力引进通晓国际旅游事务和经营管理的行政管理、职业经理、市场营销、旅游开发、特种服务等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加快培养和大力引进旅游规划、旅游活动策划、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纪念品设计、旅游会展、乡村旅游、旅游资金管理与运作等紧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四是重视导游队伍建设。开展导游人员等级评定,提高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从事导游工作,实行导游人员聘任薪酬与职业资格挂钩制度。

上一篇:浙江兰溪明清牌坊群研究 下一篇:大运河北京段遗产保护规划